朕就是亡国之君(1355)
他站在了院外候着,卢忠负责陛下的安保,尽职尽责的巡查着,不放过任何一点蛛丝马迹,甚至还埋了个缸,防止有人挖地道。
此日清晨,大明皇帝没有在济南府久留,离开了济南府,向着徐州而去。
“京师还没消息吗?皇叔招架的住吗?”朱祁钰骑着黑马和于谦说起了京师襄王之事。
襄王这次钓鱼,没钓到锦衣卫右都督骆胜,倒是钓到了朝中的清流。
清流言官连章上书,可谓是不厌其烦,不看他们的奏疏,皇帝疏于朝政,是昏君;看他们的奏疏,都是车轱辘话,车轱辘说,极为无聊。
“襄王殿下,口齿伶俐,清流向来是讨不了好处,陛下这是三经厂送来的邸报,前日刚刊,襄王殿下的《论私德》可谓是字字珠玑啊。”于谦的袖子抖了抖,一份邸报便出现在了于谦的手边。
朱祁钰对论私德也颇为喜爱,虽然不能默写全文,但也是诵读了好多遍,他满是感慨的说道:“皇叔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啊。”
或许,朱瞻墡从头到尾的目标,就不是钓骆胜,而是要钓朝中清流。
而此时的京师城内,正是狂风呼啸,漫天飞沙,天空一片灰蒙蒙,一到春天,这沙尘就是遮天蔽日,与于谦同款的口罩,倒成了京师流行之物。
朱瞻墡一大早就离开了襄王府,和群臣一样等在承天门外,等待着承天门开。
今天又是朝会的日子。
锦衣卫一直等到了时辰,才会开启承天门。
忠诚的锦衣卫忠诚于陛下,陛下到的时候,就是时辰到的时候,朱瞻墡可没这待遇。
忠诚的锦衣卫忠诚于陛下,朱瞻墡虽然不确定骆胜到底会怎么做,但是他有八成的把握,骆胜还是会选择忠诚。
作为资深钓鱼佬,朱瞻墡这个把握还是有的。
正如大明皇帝想的那样,他的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一饵两钓。
群臣在承天门外窃窃私语,而朱瞻墡心思却不在朝臣们议论的话题之上。
朝臣们在讨论养济院大案,在讨论骆胜违反了三纲五常,在讨论襄王的论公德和论私德。
襄王却在思考陛下。
在陛下心里,陛下到底把这皇宫当成了什么?
想明白了这个问题,襄王只能说,陛下始终英明。
第六百五十六章 到底是谁把鱼给惊了?
襄王猜到了陛下对皇宫的看法。
首先,皇宫在陛下眼里,和六部衙门没什么区别,就是个每到朝会、廷议的时候,办公的地方。
其次,这里对陛下而言是龙潭虎穴,这里是别人的主场,这里的主人不止一个。
更确切的讲,这皇宫里面形形色色的人,只听陛下的话的人太少了。
在这偌大的皇宫里,有很多人,甚至是双面、甚至是多面人。
这对起居在这里的皇帝而言,实在是太过于危险了。
这不是带清洗,杀一批就能解决的问题,这里的宫人来源和成分实在是太复杂了。
朱瞻墡也不敢住这里,还不如住在襄王府里逍遥自在。
而泰安宫是何处?
是陛下的寝宫,是陛下起居之地,宫人数量有限,要想做到滴水不漏就简单太多了。
这就是陛下的公私分明。
从陛下还是郕王的时候,已经开始为公私分明做打算。
朱瞻墡看着台下的户部尚书沈翼,再次感慨,陛下真的是公私分明的践行者。
内帑和国帑过去含混不清,你拆借我,我拆借你,糊里糊涂,于国不利,对皇帝亦不利。
天下的钱究竟是谁的钱?
一笔糊涂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无论国帑和内帑一起运作何等项目,一分一毫都是划分的一清二楚。
这就是陛下的公私分明!
襄王看着手中的论公德和论私德邸报,就是感慨,陛下明明什么都知道,明明什么都懂,甚至已经在做了。
胡濙奏对的时候,时常说陛下睿哲天成,英明天授,襄王还以为是马屁。
现在看来,胡濙还是有些保守了。
骆胜握着净鞭三响,一脸凶狠的盯着入朝的朝臣,他是缇骑,他是锦衣卫的右都督,他还是奉天殿的纠仪官!
这帮朝臣,昨日弹劾他不顾亲亲之谊,无三纲五常,亲自抄了岳父的家。
他做的,明明是等同于包拯的大义灭亲,得不到称赞,还要被骂的狗血淋头,而且公务之事,他能如何?
谁让岳父他自己犯了错,不该伸手的地方,胡乱伸手?
今天以后,这帮朝臣在朝中,但凡是打瞌睡的,都要严格执行禁令,廷杖应当严格执行,狠狠的伺候。
入殿的臣工忍不住打了个哆嗦,他们终于想起了被锦衣卫支配的恐惧!
这些年,自宣德年后,锦衣卫手中权柄渐少,大多数人已经忘记了过去的锦衣卫是何等模样。
那是酷吏啊!
襄王站在百官之首的位置,率先跪下,面对空荡荡的宝座,大声喊道:“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胡濙、江渊、王文、沈翼等大明师爷们,看到这一幕那是目瞪口呆!
对着空荡荡的宝座行礼,行如此大礼!
这襄王殿下,果真擅长保命…
果真是有恭敬之心!
“臣等拜见陛下!”群臣没办法,只好跪下行礼。
胡濙和陈懋已过古稀之年,依照耆老之礼,他们见到皇帝不用行跪礼,朝中也就他们两个站着,莫名有些尴尬。
“拜见襄王殿下,襄王千岁。”臣子俯首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