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1367)
这两笔费用是极为昂贵的,所以内帑必须要生财有道。
“陛下,今天下午安排的是钓鱼,还去吗?”兴安还记得上次来徐州的时候,要训练几个宫人潜水,为陛下的鱼钩挂鱼的事儿。
毕竟整日里钓不到朝臣,总不能钓不到鱼吧。
“于少保,同去同去。”朱祁钰对钓鱼这件事颇有兴趣,无论是在朝堂上,还是在物理上,平日里实在是太过忙碌了。
作为皇帝,尤其是大明皇帝,怎么能没有一点自己的小爱好呢?
朱祁钰笑着说道:“看下思娘起来了没?叫她一起去,终日昏昏醉梦间,偷得浮生半日闲。”
“好不容易得了空,都好好休息一番。”
朱祁钰没了案牍劳形,于谦同样没有,真是偷出来的空闲时间。
徐州行宫云龙山下,有一静水潭,潭边有牡丹亭,算是行宫泛舟娱乐的地方,但是因为大明皇帝溶于水的特性,朱祁钰只能在牡丹亭钓鱼,不能泛舟湖上了。
冉思娘来的稍晚了一些,把榻挪了挪,挪到了夫君的身边,靠在朱祁钰的怀里,缩了缩,左右打量了下,没有大明湖畔那般上赶着的女子,才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朱祁钰还专门让人拿来了遮阳用的油纸伞,挡住了已经有了几分热意的骄阳。
孙太后专门来了一趟,算是见个面,也没有不识趣的过多久留,来一下表示一下亲亲之谊,维持下表面的体面便是。
只是孙太后看着慵懒的靠在朱祁钰怀里的冉思娘,脸色不是很好,但是也没开口,便离去了。
孙太后走远了一点,叹息的说道:“康大珰,这朝臣本来就对皇帝多有置喙,牡丹亭还有外臣在,冉贵人那般小女人的模样偎在皇帝的怀里,成何体统?”
“吴太后不管,是吴太后性情寡淡,这汪皇后可是六宫之主,也不管管她!”
康大珰是慈宁宫的太监,是兴安的人,他笑着解释了下泰安宫统一战线的存在,冉思娘那般缠闹,不过是汪皇后的任务罢了。
“哦,原来如此,想来于少保也不是多嘴的人,哀家也管不了,且随他们去吧。”孙太后并没太纠缠,她也管不着了。
孙太后有没有想过在南巡的路上动手,为会昌伯府满门报仇,为自己的亲儿子报仇?
毕竟南巡路上,皇帝的确不如在京师那般安全。
杀了皇帝,襄王登基,看似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这人心隔肚皮,没人知道孙太后想过没有,但是孙太后没有做。
这很合理。
这皇帝太喜欢钓鱼了,谁知道这是不是饵?
再说了,皇帝只要还拿着稽王府一家,孙太后的亲孙子们在皇帝的手里,孙太后就只能投鼠忌器。
“濡儿走到那里了?”孙太后询问着身边的康太监。
康太监俯首说道:“禀太后,稽王殿下已经到了开封府,和崇王殿下一到去了开封府河堤,查看黄河疏浚之事,还亲自动手堆了半天的河堤。”
“崇王和稽王殿下,对黄河疏浚之事有些想法,都已经呈给陛下了。”
尤其是朱见深作为稽王,居然是一个视事亲王,孙太后就更不敢如何了。
阴谋之所以是阴谋,就是它见不得光。
朱祁钰看着孙太后离去的背影,眼神中颇为失望,这倒春寒的天气,在静水潭湖边,朱祁钰在孙太后来的时候,还专门往湖边挪了挪。
这天时地利人和,这多好的机会!
孙太后为什么就不肯试一试呢?
朱祁钰捏了捏袖子里崇王和稽王的奏疏,他们二人的观点出奇的一致:治黄必先治河套。
否则下游无论做什么,都是事倍功半,甚至无济于事。
第六百六十一章 本地帮会很没有礼貌
朱祁钰的车驾在徐州行宫驻跸三天,再次开始南下。
大驾玉辂在官道驿路上,缓缓前进着。
“陛下,原来北斗有九星吗?”冉思娘翻动着《景泰历书》颇为惊讶的说道。
朱祁钰歪着头看了一眼,点头说道:“按照许敦、贝琳等人的考证,在先秦时,北斗有九星,分别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和左辅洞明、右弼隐元。”
“先秦之后,左辅、右弼隐而不见,故北斗九星,七见二隐。”
长期观测不到的左辅洞明星和右弼隐元星,渐渐被人遗忘。
在很多先秦的古籍以及金石文物上,北斗七星都是北斗九星的模样。
比如胡濙家就有一个来自夏朝时的陶器,上面就是北斗九星。
在大明,北斗七星旗,乃是大明南下西洋的官船必备的旌旗之一。
旗子是三角形的纯黑色旗,边上镶白色牙边,七星是白色用白色线连成。
这个旗帜在中原王朝的历史久远,在汉朝时主要是用来祭祀黑帝,也就是真武大帝。
在大明,这个旗帜,也就代表着真武大帝转世的大明皇帝出巡。
在鞑清三百年,层出不穷的反清复明的活动中,七星旗也常常被用来秘密结社。
“原来如此。”冉思娘继续翻动着《景泰历书》简易本,她忽然颇为惊讶的说道:“按照贝琳他们的说法,我们脚下的大地,是一个球吗?”
朱祁钰摸了摸冉思娘的头发,笑着说道:“是的。”
“的确是个球,虽然这很难让人接受,但如果是这种解释的话,很多想象就可以解决了。”
“比如天狗食月这种天文现象中,月偏食是一个圆弧,而月全食是一个完整的圆,这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亮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