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1556)
正如朱见济和朱见深两个小鬼讨论的那样,朝中有太多的人,暗地里等待着大明皇帝在安南碰的头破血流,再也不能说一不二的时候。
安南的地形,真的好打吗?
美利坚有话要说。
“陛下,明天就是天明节了,这是明日的大阅、祭奠、礼乐、大宴赐席等事,南衙皇宫年久失修,就定在了南湖别苑。”兴安呈上了一份奏疏,这是明天的行程。
天明节,是当年于谦、胡濙两个人建议而设立,设立的原因是陛下不庆祝万寿节,不过生日。
于谦和胡濙折中,以大明建立之日,配合上元节,一共凑了七天的假期,为大明国朝开辟贺,取意日月江山比天长,大明社稷无限期,普天同庆。
“在这里再加上去祭祀英烈祠,这么重要的日子,必然要去。”朱祁钰又给行程增加了参加英烈祠祭祀事。
兴安俯首说道:“臣领旨。”
“诶?孙权的墓地,在孝陵的门前,这是何等道理?”朱祁钰看着行程,满是奇怪的问道。
兴安翻了翻袖子,掏出了厚重的备忘录,翻看了片刻说道:“当初修孝陵的时候,礼部就问太祖高皇帝,这孙权的墓也在钟阜龙蟠,要不要给他迁坟?太祖高皇帝说不用,就让他守门便是,这就定下来了。”
朱祁钰笑着说道:“原来如此,太祖高皇帝也是妙人,倒是便宜孙权了。”
孙权在这件事上,绝对是占了便宜的。
孙吴早就没有了后人祭祀,也吃不到香火,无人问津,但是大明皇帝因为孙权的坟埋在那儿,让他看门,每次祭祀太祖高皇帝,都得给守门神带一份香火。修缮太祖陵寝的时候,总要给他这个守门神修一修。
这不是孙权占了便宜?
至于吴太祖高皇帝孙权给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看门这件事是否合理,反正洪武年间,并没有人敢反对此事。
大宴赐席的位置并没有定在大明南京皇宫,而是定在了南湖别苑,大明南京皇宫年久失修,杂草丛生,朱祁钰上一次住南京皇宫,差点被陈婉娘当成鬼怪。
南湖别苑占地大约八百多亩,是北京皇宫的八成左右,要做什么都是可行的。
高婕妤听闻南湖别苑又进了两个新人,颇为慌张的找到了冉思娘询问如何应对。
冉思娘倒是颇为淡定的说道:“不过是两个宫人罢了,又不是嫔妃,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冉思娘太了解陛下料敌从宽的性子了。
让郑氏女和阮氏女暂留南湖别苑,并不是陛下对那两名女子见色起意,要女子艳丽,大明的漂亮女子海了去了,轮得到这两人?
第七百四十章 自生火铳和开花弹
冉思娘就觉得高婕妤在杞人忧天,但是高婕妤却是如临大敌一样,喋喋不休的诉说着如何讨好皇帝。
在冉思娘看来,其实做自己,就可以讨好陛下了。
陛下并不是很难相处的人,至少冉思娘如此认为。
天明节开始,五更天的时候,朱祁钰就起来了,用了早膳,这顿饭朱祁钰吃的很多,根据他过往的经验,这顿饭不吃饱,下一顿大约在晚上大宴赐席之时。
锣鼓喧天之中,朱祁钰坐上了大驾玉辂,向着洪武门而去,洪武门是南京大阅必然要走的门。
朱祁钰站在洪武门的五凤楼上,总觉得有些怪异,因为这个百姓能直接见到的洪武门光鲜亮丽,但是在洪武门之后的地砖,早已经坑坑洼洼,年久失修的三大殿,甚至还塌了一根梁。
皇宫里只有乾清宫仍然能用,正统年间一场大火烧了不少的殿,至今没有修缮,四处都是残垣断瓦。
出了玄武门就是大明的皇家园林,现在露天堆满了煤炭,江淮厂和马鞍厂的煤炭,到了冬天的时候,都会堆积在此。
皇宫里用的木料等物,规制太高,一个窗栏就要五千银币,朱祁钰到了南衙也不住,也就从来没修过,反倒是南湖别苑的宅子,富丽堂皇,尽善尽美。
皇宫是因为皇帝住在里面,才是皇宫。
在轰鸣的礼炮声中,天明节大阅开始了,这次的天明节大阅,比以往多了两个队列。
第一个队列名叫自生火铳。
自生火铳,具有照门、照星、铳托、铳机,还拥有燧发手铳才有的自生火装置。
传统的鸟铳,遇到风雨不便,朱祁钰就记得一次鸟铳操演中,大明的军士就在逆风的情况下,被火门大开的火药眯了眼睛。
传统的鸟铳是火绳枪,往往有被风雨飘湿而不能一发者,亦有未及照星而误发者,自生火铳的优势就在于风雨不及飘湿,缓急可应手。
铳机由火绳铳机改为了燧石铳机,这完全得益于大明簧钢质量和产量的稳步提升。
这是大明第一批量产的、有战斗力的自生火铳队,朱祁钰亲手开启了排队枪毙的火药时代。
而五尺余长的火铳,配有不到半尺的插管式的铳刀,寒光闪闪。
铳刀在兵部各大军器监开发的时候,充分的考虑到了战场使用环境,和多方走访了前线战士,最终定型为了半开刃,或者假开刃。
也就是说铳刀,并不锋利,其主要作用就是刺,而非砍劈。
当军队的火铳手有了铳刀之后,在百人为作战单元的大明团营中,原本充当保卫工作的三十三名长矛手,全部更换成为了火铳手。
这样一来,一个百人作战单元的火铳手就从原来的三十名,增加到了六十三名。
颇有精气神的大明军列走过洪武门的时候,朱祁钰的火力不足恐惧症,被治愈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