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1646)
“我都知道。”
“父亲。”柳承庆五味杂陈的饮了一杯酒后说道:“父亲,只要大明军进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陛下已经答应了若是父亲在郡县安南事中尽力,就宽宥母亲和弟弟们,陛下言而有信,从不食言,既然我们尽力,陛下一定会放了母亲和弟弟们。”
“父亲先是奉皇命保住了黎宜民这个昏主的命,而后又贡献谅山图志,今日又安排了升龙城投降之事,只要我们没有再叛之心,陛下胸怀若谷,容不下我等几条贱命?”
柳溥倒是露出了一个笑容,靠在椅背上,点了点桌子说道:“你说得对,陛下宽仁啊,即便是没有我,安南这些虾兵蟹将,能挡得住大明天军?”
柳承庆面色变了变摇头说道:“宣德二年,大明军如日中天之时,照样兵败在了安南,我倒是认为父亲没有功劳,也算是有一些苦劳,陛下向来赏罚分明,我信陛下。”
“我也信。”柳溥拍了拍柳承庆的肩膀说道:“若是这天底下有谁值得信,唯有陛下了,你要一直信下去,信陛下不会薄待有功之人,信陛下能带着大明繁荣昌盛!”
“有些事,不能让陛下难做,臣子让君主为难,就是没有恭顺之心,自古以来,古今中外,降将可纳,叛将不容。”
“我是乱臣贼子,伙同孙继宗悍叛,事实确凿,陛下看在我在郡县安南有微末之功的份上,看在你爷爷为大明战死交趾的份上,饶了我一命,这就是让陛下难做了,朝中文臣口诛笔伐不提,陛下岂不是要受委屈?”
“明日,带我人头跪迎王师,宁阳侯与我旧,文安侯于谦不是滥杀无辜之人,你带着我的人头去投降,陛下就不会为难了。”
柳承庆面色惊变,猛地站起身来,惊骇的说道:“父亲!”
柳溥笑了笑,闭上了眼睛,身体不停的抽搐着,嘴角流出了血迹,而后喷出了许多血沫,他用最后的一丝力气说道:“记得,要信陛下,陛下是对的,要…一直信下去。”
柳溥抓着儿子的手慢慢的松动,走的时候,却露出了一丝坦然和解脱的笑容。
在唐兴找到柳溥的时候,柳溥就说过事毕以死谢陛下天恩。
当时唐兴压根没当回事儿,谁的命不是命?好死不如赖活着。
柳溥这一死,就是解脱了,他一直活在当年悍然叛君的悔恨之中,临死之时,还能看到大明军再次郡县安南,也算是宽慰了父亲柳升在此战死的遗憾。
次日,在破晓时刻,升龙城的八道城门尽开,城中守军皆跪在道路两侧,迎接大明军入城。
陈懋骑着一头牛入城,他的年龄太大了,已经骑不动马了,牛足够的安稳,他的身后是大明各部军将英国公张懋、成国公朱仪、黔国公沐璘等人。
于谦留守大营,一旦事情有变,立刻带领后军驰援。
在陈懋入城之前,已经派了先锋先锋定西候蒋琬、指挥同知石彪接手升龙城防务。
黎宜民已经跑了,升龙城不战而降。
陈懋骑着牛来到了柳承庆面前,大家都是将门,以前在京师的时候,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陈懋认识柳承庆,这孩子小时候还抱过他。
“你爹呢?柳溥在哪儿?”
“他好大的胆子,居然敢当乱臣贼子,黎利当年抓了他爹柳升,把柳升的天灵盖都敲开了,往里面灌蜂蜜蚂蚁劝降,柳升都没投降,他倒好,觉得在两广,天高皇帝远,没人管的住他了是吧!”
“今天老夫就要替他爹,就要好好教训教训他。”陈懋握着牛鞭中气十足的说道,陈懋和柳升的私交极好,大家都是在文皇帝手中一起靖安封侯,柳升的死状何止凄惨?
陈懋替柳溥他老子教训一番,把柳溥打出一身伤来,也好到陛下面前讨个巧,求个情。
“在这,父亲说,不能让陛下为难。”柳承庆端起了一个木盒,泣不成声的说道。
这盒子里是柳溥的人头。
陈懋打开了木盒,看着柳溥的脸,久久无言,合上了木盒,无奈的说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今日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第七百八十章 真武大帝惩妖孽,诡浪海墙断巨舶!
于谦在第三日才选择入城,因为城中已经被安置妥当。
让于谦格外意外的是,升龙城的破败远超他的想象,甚至还不如谅山府来的繁华,如同一座鬼城一样,没有任何的人气,就连主街上也是杂草丛生。
安南国的都城的破败,完全是因为黎宜民的残酷朘剥,在大明军刚刚拿下谅山府后,黎宜民就下令,让禁卫们开始有序的收缴内城外城的粮食,理由是要据城以守,至少守一年的时间,直到大明军退兵。
在大明军三线齐头并进的时候,黎宜民再次下令收缴所有财物,这种收缴财物的做法,立刻引起了百姓的反抗,然而面对披甲带刀的禁卫,百姓们的反抗反而激化了禁卫们的收缴的力度,一场血腥而残忍的屠杀开始了。
在大明军攻占了多邦城之后,城中终于变成了无序的人间炼狱,所有人都惶惶不安,而坐在宝座上、升龙皇城的主人、安南的国王黎宜民,选择了五百挑夫带着细软,剃度为僧,乘船逃跑。
整个升龙城,唯独在翠玉殿、海池、讲武殿等地方,才有了些许的人气和些许的繁华,也成为了城中百姓逃难来地方,这里有粮食,有煤炭,只要干活,就给口吃的。
这里是柳溥的地盘,也是柳溥一直忽悠黎宜民的‘升龙军’驻地,而升龙军从组建之初,一直在营建海池和翠玉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