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就是亡国之君(174)

作者: 吾谁与归 阅读记录

“全仰来于少保料事如神,处置得当啊。”朱祁钰颇为感慨的说道。

于谦俯首说道:“全仰陛下之英武决绝,臣只是奉君命行事罢了。”

朱祁钰这才确信了于谦这番话的意思,就是将这些功劳都堆到皇帝的身上。

于谦是知道朱祁钰要动手干掉朱祁镇的,所以,于谦要给他的君王的威严,层层加码。

于谦也是在自保,京师保卫战的首功到底是谁?这种事他需要告诉所有人,是陛下!

朱祁钰的皇位越是稳固,大明的江山就会越稳固!

这一轮互相的吹捧,颇为有趣,朝臣们只是隐隐觉得不安,似是有大事要发生。

“新营到了。”朱祁钰感觉到了车驾停了,边走了下去。

呜咽的角声混着风沙,在京师外大营轰然响起,擂鼓震天。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朱祁钰忽然想起了这首诗,颇为感触。

京师之战开打前,他天天泡在京师大营里,不断的训练的日子,虽然苦了点,但是的确是最有趣的日子。

大明百姓是含蓄的,但是大明的军士是无比狂热的,当朱祁钰走出辂车的时候,整齐划一的声响,突然传来。

等在校场之上的军士猛地转过头来,猛击了一下前胸的甲胄,发出了砰砰砰的响声。

甲胄的甲片反射着朝阳的金黄,明晃晃的洒在了地上。

京营二十二万军士,整整齐齐的单膝跪下,齐声、高声呼和着:“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二十万人高呼万岁,便是山呼海喝,震耳发聩!

朱祁钰看了一眼扛着龙旗大纛,跪在最前面的石亨。

不用说,这定然是石亨,早就演练好的。

石亨的马屁,不像文人的马屁那样,于谦那样,有那么多的拐弯抹角的词藻,平平仄仄的押韵。

石亨总是直接,简单而粗暴。

朱祁钰平静的伸出手来,喊道:“平身。”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大明京营现在,真的可谓是赤胆忠心。

朱祁钰走过了京营的军士们,在所有人渴望的眼神中,走上了讲武台。

讲武台下是掌令官,他们负责将陛下的每句话,分毫不差的传递给所有的人听。

掌令官的传递速度越快,代表军队的组织度越好,作战指挥,更加快捷方便。

当然朱祁钰是不会让掌令官去做那种机枪挪十米的事。

他从来不负责具体的作战指挥,他是皇帝,只需要告诉臣子们,他的目的是什么,就够了。

德胜门外是朱祁镇的龙旗大纛竖了起来,他不得不亲自上前线。

“将士们!”朱祁钰清了清嗓子,高声的喊道。

掌令官如同鱼龙一样在军阵之间穿梭着。

之前朱祁钰打算把自己的手伸到京营里去,让缇骑们每旬走访京营,来应对私役军士和克扣军饷之事。

他当时就留下了一个后手。

但是于谦大呼陛下英主也,就让缇骑去了,而且积极配合,这后手就没用上。

朱祁钰的后手就是这些掌令官,把这些掌令官组织起来,大有可为。

适当的时侯,可以赐下飞鱼服,让掌令官们挂锦衣卫的职…把锦衣卫建在百人队上。

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挂(均订加更)

“我们胜利了。”朱祁钰首先确定了瓦剌人溃逃,大明京师保卫战的胜利,这一肯定的事实。

这种宣布,让大明军士为之一振。

但是朱祁钰话锋一转,再次大声的说道:“但是瓦剌人杀了我们二十万精锐,五十万民夫,京畿、山西、山东、河南,几乎人人戴孝,家家披麻。”

朱祁钰的神情是极度悲哀的,他为大明如此多的好儿郎,凭白无辜的死在了土木堡之战中,感觉到了悲痛。

“朕在京师之战前,就曾经跟于少保讲,终有一日,朕必将手提三尺长剑,将瓦剌人挫骨扬灰!”

朱祁钰永远记得京师满城缟素的那一天,那是大明的耻辱的烙印,这种烙印,只有血债血偿,才能够洗刷。

大明以武立国,摧枯拉朽的摧毁了元朝暴政,但是现在,大明被瓦剌人骑在脖子拉屎。

只有将其彻底的物理意义上的毁灭掉,便不会有人记得这份耻辱了。

“杀!杀!杀!”

大明的将士在听到了大明皇帝的话,便有一小部分人,大声的怒吼了起来,随着怒吼声越来越大,便汇聚成了一股海啸般的声浪,在整个京师的上空盘旋。

京师之战,大明军大获全胜!他们现在的确有信心,未来有一天,跟随他们的皇帝陛下,驱长车,征伐塞外!

灭掉瓦剌!扫庭犁穴!

声浪一波接着一波,喊杀声震天动地,朱祁钰却是岿然不动的站在了点将台前,看着怒吼的京营军士们,面目变得狰狞。

这是耻辱,每一个大明人都深切的知道。

大明的好儿郎!

朱祁钰看着面前的军士们,略微有些感慨,大明现在上下一心,对瓦剌之恨,刻骨铭心,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在原来的历史线上,于谦不止一次的上书,请求北伐,比如景泰三年的时候,瓦剌人和鞑靼人,终于连表面的和平都无法维持了,在草原上展开了决战。

大明收到消息,于谦立刻要求北伐,但是他的想法,遭到了激烈的反对。

这种反对,除了是忌惮土木堡惊变的重演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朱祁镇在那时候回到了京师。

上一篇: 春风吹[娱乐圈] 下一篇: 天价罪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