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就是亡国之君(1757)

作者: 吾谁与归 阅读记录

轻易远征是对大明军士的极度不负责任。

一旦作战失利、失败,则大明好不容易重新振武的风力,立刻就会重新变成了兴文匽武。

处于种种考虑,大明的军事行动一直局限于大明领土,有着详细的堪舆图、有着周详的计划、所行之处都有着民心支持,但是远征和林,是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的征战,需要强横的军力以及充分的准备。

而现在,由阿剌知院带领的瓦剌、鞑靼、兀良哈抵抗势力,准备对大明王化进行武力对抗,这便是师出有名。

“孤当年前往和林与瓦剌阿剌知院和议,其实一直担心陛下心中拧出对孤的疙瘩来。”

“但是今日今时,已经不同以往,既然阿剌知院想要战争,那就给他战争。”襄王朱瞻墡同意了杨俊的提议,对和林进行扫穴犁庭,并且会联名上书,请旨北伐。

朱瞻墡为何担心他的行为会让陛下心里拧出疙瘩来?

其实他和阿剌知院的和谈,某种意义上达成了一种和解,对土木堡之战、京师之围,做了一个了结。

陛下的被围之耻,他一个臣子怎么能说了结就了结呢?

可是为了王化鞑靼的顺利推行,朱瞻墡把这个雷扛到了自己的头上。

这里面就涉及到了一个很有趣的怪圈。

要想对和林扫穴犁庭,就要王化鞑靼,可是要顺利王化鞑靼,就得和和林的阿剌知院和解,可是和阿剌知院和解,就是对过往做一个了结,做一个交待,揭过那一页。

襄王做出的艰难决定,是当年情况的无奈决定,但是他依旧担心自己是不是做的不对。

现在好了,阿剌知院自己跳反了,把当年达成的和议亲手撕毁,打算对大明军展开偷袭。

这简直就是瞌睡了送枕头,恰到时候。

“殿下,你说怪不怪,这阿剌知院这都六七年了,一直老老实实,大明进他就退,他自己带着一群老弱妇孺,怎么有胆子做这种事儿?”罗炳忠倒是眉头紧锁的说道。

朱瞻墡听闻,愣了片刻说道:“这个问题问得好!他哪来的胆子?”

罗炳忠低声说道:“我想到了贺章的那条胳膊,当年阿噶多尔济和杨善联合起来,泄露了接脱脱不花的大明军,最终导致了贺章的胳膊掉了,上千军卒埋骨塞外。”

“这次会不会是得到了什么承诺,才敢如此的造次?”

朱瞻墡看了看罗炳忠,无奈的说道:“中国某人给了阿剌知院什么承诺,现在来看,这个嫌疑最大的就是孤了。”

“孤打算造反,自然要养寇自重,你看这不寇也来了吗?再加上陛下身世的风力传闻,啧啧,这套儿,孤不死也得退层皮。”

连环套,计中计。

朱瞻墡越发的发现,他掉入了一个陷阱里面,但是他完全不知道,是谁在给他下这个套儿,阴险至极。

在政斗之中,能做到明哲保身已经是人中龙凤了,稍微运气差点,就得经历牢狱之灾,强如于少保都进过诏狱。

朱瞻墡能够依靠的只有陛下的圣眷了。

“这谁呀,这么阴损的招数,就不怕断子绝孙吗?”罗炳忠低声骂了一句。

一时间大宁卫宁王府的承运殿内,有些安静。

朱瞻墡则是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不管他,交给陛下便是,我们做好我们的事儿。”

“和林前两天遣使过来,殿下还见吗?”罗炳忠低声询问道。

朱瞻墡稍加思忖点头说道:“见一见吧。”

彼此为了和平,都进行了最后一次尝试和沟通,当然这次的见面,并没有谈出个所以然来。

大明的诉求是对鞑靼和兀良哈完全王化,而和林瓦剌的诉求则是希望可以有一个缓冲带,作为缓冲带来缓和彼此之间摩擦。

这种根本利益诉求,直接导致了和谈的失败,双方交换了意见后发现完全是驴唇不对马嘴,没有任何结果。

而杨俊也写好了请战的奏疏,朱瞻墡落金印后,将奏疏送往了京师,交给京师廷议。

朱祁钰看完了奏疏,对着兴安说道:“阿剌知院预计谋反,准备偷袭我大明军,朝廷自然要应对,这个时候京营调动,京师守备空虚,而后襄王殿下从大宁卫五日赶至古北口,十五日就可围困京师!”

“朕手中无一兵一卒,只能开城投降,恭迎襄王殿下上位,不对,甚至都用不到朕开城投降,想来襄王殿下等这一天很久了,肯定早就买通了守将。”

“到时候,襄王殿下宽仁,给朕留下一个全尸,郕王府满门族诛,兴安,你说是不是这样啊?”

兴安吓得面如土色,这好好的一封奏疏,怎么就成了这么模样?陛下和襄王这对叔侄,为了大明殚精竭虑,襄王三让而不就,天下至德,青史佳话,怎么变了陛下说的要兵戎相见的地步呢?

兴安急切的说道:“不是的,不是的!襄王殿下不至于这般…陛下…襄王殿下从无意大位,为大明殚精极虑,鞠躬尽瘁,有恭顺之心,更有亲亲之谊。”

朱祁钰看着兴安手忙脚乱的模样,也是一乐,继续问道:“你说襄王无意大位?朕这个位子,天下哪个人不想坐?为了这个位子,自古至今,又流了多少血,掉了多少脑袋。”

“你也说了,襄王殿下为了大明殚精极虑,鞠躬尽瘁,他要是不谋大位,为何要如此奔波呢?”

兴安急的满脑门的汗,着急忙慌的说道:“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陛下,臣以为…臣以为,可以趁着过年,召襄王殿下回京来,对对对,召殿下回来便是。”

上一篇: 春风吹[娱乐圈] 下一篇: 天价罪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