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就是亡国之君(1765)

作者: 吾谁与归 阅读记录

陛下的料敌从宽,给了大明军更多的从容和进退的空间,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朝堂上,都是如此。

所以于谦从来不觉得陛下对大明军不重要,恰恰相反,正因为有了陛下,有了陛下在华丽战绩背后那些默默的付出,才有了今日战无不胜的大明军。

没有提前发饷,军卒们如何从下而上的反抗被吸血?没有讲武堂,没有掌令官、庶弁将,又如何保证大明军军队指挥如臂指使?没有火铳、火药、钢铁火羽、官厂,又如何保证甲胄、火器等充足供应?

这些难道不应该算是陛下的功劳吗?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朱祁钰笑了笑,左右看了看,他每天都要操阅军马雷打不动;对于发饷之事,缇骑十年如一日的走访,他也会每月闻讯;他每天都在处置塘报,查阅堪舆图,甚至每七天还要给掌令官们上一天的课,这些他早已习以为常的事儿,看起来,也不是那么没有意义。

他不讲军事,只讲政治,让掌令官们,在大明军取得军事胜利后,取得进一步的政治胜利,朱祁钰倒是很擅长这个。

兴安和小黄门耳语了几句,急匆匆的将一份塘报放在桌上说道:“陛下,陕西行都司指挥使李文,在来京的路上,遭遇袭杀…”

朱祁钰怒极,厉声说道:“狗胆包天!居然胆敢谋害朝廷边方大将!”

陕西行都司李文,被景泰二年状元郎、检阅边方兵科给事中柯潜弹劾,在廷议中,石亨放弃了这位好朋友,因为这位好朋友是世官,挡住了大明改土归流的路,最终廷议形成了让李文回京述职的决定。

这个处置,是朱祁钰的偏袒。

只要朱祁钰还没有罢免李文,他就仍然是边方大将的身份,居然干出袭杀这种下三滥的事儿来!

兴安赶忙说道:“陛下,人没死,这些马匪偷袭李指挥,哪里是李指挥等一众的对手,将袭击的人击杀大半,抓了十几个俘虏,已经到了居庸关,明日可至京师。”

朱祁钰这才打开了塘报,看了片刻,直接看乐了,说到底李文还是戎马一生的军将,虽然有五百马匪袭杀,但最后还是李文赢了。

李文是朝廷册封的高阳伯,有两百铁册军作为护卫,想要袭杀大明的正规军,五百马匪还是太少了。

“于少保也看看。”朱祁钰将塘报递给了于谦。

于谦看完之后满是疑虑的说道:“陛下,此事蹊跷,这马匪求的是财,都是些欺软怕硬之徒,李指挥带着两百骑铁册军,那马匪们但凡是长着眼睛,也不能把主意打到李指挥的头上,这里面,有问题。”

“当然有问题。”朱祁钰笑着说道:“没问题才怪,这些年振武,终究是让一些人,坐不住了。”

请假条

今天朋友过来,出门去了,今天应该是没有了。

第八百三十四章 时过境迁,景泰年间与正统年间大不同

陕西行都司都指挥使李文,成为了博弈的筹码。

而此时的他正在打马向着大明的京师而去,他在正统三年的时候,曾经来过一次京师,在之后,李文就一直在陕西行都司留任地方,因为是世官,连进京述职都未曾有过。

作为世官,他的存在阻碍的大明改土归流的步伐,也变相阻拦了大明改陕西行都司为甘肃,设立三司郡县流官管理,也阻拦了大明皇帝的海陆并举。

李文勒住了马匹,站在高岗上,看着京师外连绵的民舍,松了一口气。

他被马匪袭扰的过程,并不像塘报上那么的轻松写意,在进京之前,他还是对陛下有些怨怼,本来他这个世官做的好好的,陛下非要折腾,弄的他世官都没得做。

但是一路走来,李文清楚的知道,什么是大势所趋,更加知道了,是陛下保护了他。

而不是因为陛下的折腾导致了他的世官丢了。

陛下经略河套之地已经数年,河套之地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勃勃之后,丝绸之路已经变得比往昔更加繁华,那些香料、牲畜、宝石等等西域的特产,就注定了陕西行都司有着无法用数字衡量的利益。

这么庞大的利益,就是陛下不让他回京述职,他也拿不稳,若非陛下护着,他早就被眼红的文官给吃干抹净了。

李文环视了一圈自己的铁册军,这两百铁册军,仍然按照大明的惯例,由朝廷派遣,说是护卫,也是监视。

其实在永乐之后,大明开始了兴文匽武,自那之后,铁册军制度已经名存实亡了,因为没人。

京营都长期缺员,更遑论给大明武勋们的铁册军了,顶多派出一两个人,做做样子,像高阳伯李文这种名不见经传的伯爵,朝廷更是把他忘得干净。

但是当今陛下为了安置一些退役老兵,便又把这个制度拾掇拾掇重新捡了起来,打了半辈子仗的老兵们,除了打仗什么都不会,所以作为铁册军安置,变成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就连李文都被安排了两百骑,而这两百骑大多数都是当年京师之战后退役军卒,无以为生,陛下都统统安排给了各大武勋作为护卫。

“大明京营十二团营,二十四万人,景泰四年时选锋清汰,有六万零五百锐卒,周百户,当年也是锐卒之一?”李文对着身边的一位铁册军询问道。

周百户名叫周忠毅,乃是山东济南府人士,在正统十四年作为备操军被征召入京,参加了京师之战,而后在景泰四年成为了锐卒。

选锋锐卒,是大明优中选优的一次清汰,是庶弁将、掌令官、锦衣卫、墩台远侯的重要来源。

上一篇: 春风吹[娱乐圈] 下一篇: 天价罪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