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就是亡国之君(192)

作者: 吾谁与归 阅读记录

于谦不由的有些感慨,人间的路走多了,有些人比妖魔鬼怪,还可怕。

“于少保!俺有个问题。”一个前排的农户低声的说道,他甚至有点害怕,但还是问了出来。

于谦接过了一碗茶水,喝过之后,才满是笑容的说道:“请讲。”

和百姓打交道,于谦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

在百姓眼里,朝廷命官,都是青天大老爷,那是不能得罪的,更遑论,这当朝少保了。

于谦的态度是很和善的,百姓才能放下心里的恐惧,说出他们最为关切的问题。

这农夫才鼓起了勇气,大声的文道:“这粮食都堆到了粮仓里,陛下拿走了一成半,那剩下的呢?就在里面堆着吗?”

“问得好!”

于谦听完了农夫的问题,不住的点头说道:“陛下说了,这粮食怎么分?那自然是要按劳分,多劳者多得,少劳者少得。”

“这是工分法的内容,我来给大家好好说道说道。”

“这一天每半个时辰,就算作是一分,一天最多就是十分。这里面有几个事儿要告诉大家。”

“这个分是死的,人是活的。”

“总不能说壮劳力干了一天活,拿了十分,那边好吃懒做不干活,混了一天,也给他十分吧,这不合适。”

“所以,每天下了工,就要大家凑到一起,对于这些不干活的,要提出批评酌情扣分,对于干活多的要进行鼓励加分。这就是死分活记。”

另外一个农夫高声的喊道:“那俺们也不会算啊,听起来就麻烦的很咧。”

于谦不由得感慨,陛下还真是什么都想到了。

他底气十足的说道:“陛下准备啊,让大家都学算术,至少几个月,陛下专门亲手写了算术,更准备请一些先生教大家怎么算术。”

这农夫一听了然,乐呵呵的说道:“干脆让西席先生直接算账得了,陛下派来的,咱们也放心。”

于谦摆了摆手说道:“这可不行,这算分的事,是头等大事,大家一起算,才能算的明白咧,让一个人算,那不就成,他说了算了吗?”

于谦又喝了口水,才继续宣讲陛下的政策。

直到日暮的时分,于谦才停下了宣讲之事,但是依旧被百姓们围得水泄不通,问东问西。

于谦却没有任何解释,而是推开了众人,回到了县衙。

不解释的原因很简单,有人会以讹传讹。

十九年的经年老吏,累积下来的经验,那岂止是三两句话,能够说得清的?

他红光满面的回到了县衙,才换了车驾,向京师而去,虽然已经很晚了,但是他还是得回京贺岁去。

这不是恭敬不恭敬的问题,这是礼制,于谦从来没有超脱千年来,君君臣臣的框架。

过年怎么能不去陛下那里贺岁呢?

那是大逆不道,那是不恭顺。

都察院那帮人,整天对着上司磕头,对着坐师磕头,都把脑袋磕肿了,陛下申斥他们不恭顺,申斥的没错。

别人不恭敬还好,于谦和金濂身上,还背着废立皇帝的大逆之恶,若是不恭敬,会被连章弹劾的。

第一百三十三章 飞在天上了

于谦很快的来到了郕王府,他和金濂是最后两个贺岁的人了。

“于少保、金尚书辛苦。”朱祁钰转头对兴安说道:“给两位爱卿沏茶,沏好茶。”

“陛下不用麻烦了。”于谦赶忙阻止,但是兴安已经把茶端上来了。

兴安猜到了两位忙完了国事,总是要来拜年的,他看着日头准备的,这点察言观色的能力都没有,他当什么皇帝近侍呢?

于谦坐在左面,金濂则是坐在了右侧,兴安立侍。

“于少保,最近的农庄法,推行的如何?”朱祁钰关心起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农庄法,是朱祁钰推出的一个大明时代抵抗土地兼并的重要手段,也是他登基以来,最大的良政。

于谦红光满面,精神焕发,比以前的模样不知道好了多少,他胜券在握一般的说道:“陛下容禀。”

他将自己在京畿推广农庄法的事,事无巨细的说了个清楚。

“为何有人对于少保射箭?”朱祁钰一听有人反对农庄法并不意外。

这是理所当然,会发生的事,也在朱祁钰的预期当中。按照经验,高生产力,也就掌握了较多生产资料的地主们,是不乐意集体农庄的。

因为是按劳分配,不是按资分配。

朱祁钰定了定心神,颇为认真的说道:“细细说来。”

于谦有点意外,其实陛下的性子有点急,他还以为陛下会怒而兴兵,前往捉拿,但是陛下却是非常耐心。

天之人,君子不怒自威,不喜于言表,不喜于形,怒于色,善恶皆所自取,然后诛赏随之,则功罪无不得其实。

陛下真的是越来越稳健了。

于谦早就打好了腹稿,赶忙说道:“陛下,其实臣刚开始推行农庄法,就发现了端倪,有人不满农庄法推行,大肆散播谣言惑众。”

朱祁钰点头说道:“这是必然,朕早有猜度。”

金濂无奈的说道:“这也是臣找到于少保的原因,臣无能,这农庄法推行看似简单,却是步步维艰。”

金濂并没有多少和百姓打交道的经验,他也在努力学习于谦的那些手段。

这些日子,多少有了点眉目。

带节奏这种事,朱祁钰见的很多,自然不会听风就是雨,为奸人所利用。

大明朝在万历年间,还有窑工跑到长安门前,跪拜求万历皇帝收回矿监。

上一篇: 春风吹[娱乐圈] 下一篇: 天价罪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