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2034)
朱祁钰亲征平叛的时候,在皇宫里住了几晚,陈婉娘等着侍寝,看到朱祁钰的身影,还以为闹鬼了。
实事求是,不仅仅是朱祁钰对朝臣们的要求,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不怪朝臣们不把皇宫当回事,工部报修乾清宫和坤宁宫的琉璃瓦,皇帝都没准过。
朱祁钰敲了敲桌子说道:“以小窥大,朕算是看明白了,但凡是有个缝儿,就往里面钻,总能弄出些银子来,咱大明的势要豪右衣冠禽兽们,尤其擅长见缝插针。”
“朕今天把这事说开了,这些散骑舍人、勋卫一道都要流放到旧港去戍边,这些司务都去哈拉和林,去找杨汉英,放三年羊再回来。”
御酒房的太监们如何处置?兴安把他们都沉井了。
太监是内官,内官是天子的家奴,家奴不担病,出了事就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死。
若是兴安不把他们沉井,泰安宫里的那些个太监们,也会有样学样。
“陛下宽仁。”于谦听闻了陛下的处置意见,赶忙俯首说道,这是非刑之正的范围,陛下要是按谋大逆论,那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陛下显然没有举起屠刀来。
和林苦,和林累,可是一众司务到和林放羊三年,还能回大明,散骑舍人、勋卫到了旧港,那就是人上人,爷上爷,旧港宣慰使李成武敢对这些勋贵之后趾高气昂?
“好了,开始盐铁会议吧。”朱祁钰拿起了茶杯喝了口水,开始回答之前朝臣们关于实业和虚业的问题,好些个问题,都是殊途同归,大明皇帝因为提前做了不少的功课,回答起来,游刃有余。
“陛下,宝源局那边的利息是不是可以降低一些,这白花花的银子,就这么凭白给了他们?”户部尚书沈翼提出了一个议题,关于宝源局存款利息问题。
宝源局、宝钞局、兵仗局合并为大明银庄,归户部和计省共同管理,计省负责审计,户部和内帑负责日常管理,而宝源局和兵仗局又归工部管辖,这种交叉管理,是一种常态,人为牺牲效率制造僵化,是为了保障监察。
宝源局的存款利息,为了吸储当年定的是年息三厘,这个利息看似不高,只有3%,可是大明的经济状况一直处于钱荒的状态,导致大明新经济政策一揽子计划实施以来,在大量发行御制银币和景泰通宝的前提下,依旧没有出现通货膨胀,反而因为生产力的提高,分配制度固有的滞后性,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通货紧缩。
沈翼看着手中的题本说道:“陛下当初在讲到利润的时候,就说过,存款利息,不仅仅要看存款利息,实际利率大约同于存款利息减通货膨胀率,才是实际利率,所以大明银庄的实际利率应该在年息四厘到四点五厘之间。”
“这个利率再折合民间借贷的坏账率去看,某些时候,会超过了黄稻钱的收益。”
放黄稻钱不是稳赚不赔的,虽然利息高达年息一分,但是坏账后利息就要打折扣,在计省海专精的计算下,发现把钱存在大明银庄里,比放黄稻钱收益还要高。
这大明银庄的存款利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就这样给了势要豪右,太作孽了!
内帑太监林绣也是颇为认可的说道:“宝源局吸储,本来是在倭银入明数量不足的情况下,为了吸引民间存银,保障大明御制银币的压印,现在倭银入明在袁公方的威逼利诱之下,倭国战国大名守护代们,已经稳定而充足的供应白银。”
朱祁钰听闻了户部和内帑的意见,点头说道:“可以降一些了,年息二点五厘,每年定息。”
“感谢倭国大名们用尽手段向下朘剥,提供白银,来保证大明财经事务的健康运转。感谢倭国大名们用尽手段向下朘剥,提供倭女,让大明数以百万计的光棍讨到了媳妇。”
“如果降息之后,出现了白银赤字,那就再苦一苦倭国。”
于谦立刻俯首说道:“陛下圣明。”
本来还想说什么的群臣,只好俯首说道:“陛下圣明。”
朝中皆是儒学士,少不得有些朝臣们,抱着酸儒崇古那一套,柔远人的说辞来谏言,至于是为了柔远人,还是为了白银?还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这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大明朝堂的政治正确,为倭国说话,等于通倭,在大明骂人通倭,是一种不死不休的恶毒咒骂。
朱祁钰敲着桌子说道:“降息会增加货币的流通,刺激经济,保障实业的发展,但是我们要警惕货币流向朝廷和百姓们不愿意流向的地方。”
“哪些地方呢?”于谦顺势问道。
推荐几本书
第一本书名为:《我儿曹昂有大帝之姿》
简介:
曹操:“劝董卓收义子,此为忠厚;
请袁术登帝位,这是老实;
收留天下美丽女子,可称善良;
时常帮助刘备搬家,乐于助人;
替天子管理国家,处理一切大事,免其劳累,这是忠心耿耿。
这么多美好的品质,我儿实有大帝之姿!”
汉天子:“?”
曹昂搂着何太后摇头叹息。
“大汉朝的两京一十三州,都在我肩上担着,而你甚至不愿叫我一声君父。”
作者说:这本书我看完了,还不错,喜欢三国曹魏天下的可以去看看。
……………………………………………………
第二本书名为:《三国:孙策》
简介:
让我们把镜头转向:
孙武后人、大汉新生代、严白虎的克星、挟死一将喝死一将、天下第二猛将、智勇双全第一人、江东小猛虎、号称江东小霸王、谥号长沙桓王的孙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