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2048)
袁彬听闻之后,愣了片刻,他发现,自己的军事技能已经有些落后了,离开了大明这么些年,居然有了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陛下说的排队枪毙也好,综合命中率也罢,对袁彬而言,都是一种很新的东西。
“这是虎蹲炮?”袁彬看着一个像是虎蹲炮,不确信的问道。
朱祁钰也是满脸复杂的看着地上的炮说道:“兵仗局弄的,算是虎蹲炮吧,就是单兵用的,一个人就可以操作,威力上弱于传统虎蹲炮,但是便携性上超过了虎蹲炮,若是说它是一窝蜂,它可比虎蹲炮劲儿大。”
大抵就是虎蹲炮加一窝蜂搞出来的单兵炮,有点像迫击炮,又没有迫击炮那么的便捷,总之对朱祁钰而言,这玩意儿也很抽象,这虎蹲炮在缇骑中间小范围列装后,也得到了好评和很多的改进意见。
朱祁钰和袁彬聊了很久,袁彬在倭国还是没能在神宫里找到那个镜子,他详细的禀报了关于倭国三大银山的产量,还有倭国近来面对大明海商大量出海的新形势下,发生的种种改变,为了迎接大明海商的到港,也因为倭国的混乱,现在倭国游女、太夫、花魁的产业,已经对朝鲜高丽姬产业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而皮肉生意的蓬勃快速发展,也是倭国环濑户内海经济圈快速发展的一个剪影。
这种发展在袁彬看来,毫无疑问是畸形的,因为倭国大多数的百姓都在水深火热之中,而环濑户内海新兴的以满足大明利益为首要的大量买办,必然会成为倭国的毒瘤。
对此朱祁钰表示应该扶持买办,给予好处的同时,可以获得倭国的独特资源,苦一苦倭国的罪名自然要有人担,这些买办,就是最好的替罪羊。
同时朱祁钰也提醒袁彬,应该注意收拢难民,调节各阶级的矛盾的同时,稳定山野袁公方在倭国的超然地位。
管,但是只管一点点,管只是为了山野袁公方在倭国的地位。
“陛下,还有件事,舟师彭遂,带着六艘三桅大船,十二艘千料的武装商舶,向着大东洋而去。”袁彬在禀报了国事之后,说了一件小事。
在琉球彭遂观察到了漂流鸭回到了琉球,在多次标记再释放后,又捕获了带有标记的漂流鸭,彭遂判断,在大东洋,有沧溟流可环流通行,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准备后,由发现沧溟流的舟师彭遂,带领一只冒险团队,向着未知进发了。
大明人从来不缺乏具有冒险精神之人,因为大明人实在是太多了。
大明的海洋政策一直比较模糊,导致大明之前的海事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所以富有冒险精神的冒险家们的经验,并不能广为传播。
而现在,大明正在稳步步入航海探索阶段。
第九百五十六章 皇权特许,瓜蔓连坐
朱祁钰用的是什么火铳?
一把没有任何名字的火铳,总长一尺八寸六分,枪膛长一尺一寸四分,口径为三分四厘三毫,大约是长铳的三分之一,比手铳要长上一扎。
使用的是桐油浸泡实心红桃木枪托,而枪膛使用的是坡膛枪管,枪膛内拥有类似于膛线一样的斜坡,这些斜坡是圆柱+圆锥+台阶组成,作用和膛线相同,使铅弹实现边旋转边前进,增加气密性、铅弹初速度和增加精准度。
枪机才采用的是击发式枪机,内置击砧和燧石,更加精密复杂,也更容易坏,而非大明列装火器的外置火门燧发枪机。
这把手铳保养起来极为的麻烦,需要专门的枪盒盛放,而枪盒中包括了铅弹、制弹钳、融铅坩埚、火药盒、推弹杆、平口螺丝刀等等一共一十六件维护的道具,仅仅是使用数次之后,就要整体更换枪机,就注定这把坡膛手铳,无法大规模的列装。
大明工匠拥有足以让天地变色的强悍力量,而他们只会用这种力量,来推动生产力和满足皇帝陛下一系微不足道的奇怪需求。
比如这把击发迅速、换弹奇快、不受雨雪天气影响、精准度极高,却颇为娇贵需要专人保养的骑铳,就是工匠们按照大明皇帝的需求专门打造的火器,对于大明工匠而言,这并不是很困难,轻而易举的就可以满足了陛下的需求。
朱祁钰和袁彬说话的时候,一个小黄门匆匆的跑了进来,俯首说道:“陛下,皇后千岁诞下麒麟儿,六斤一两,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为陛下贺,为大明贺!”袁彬赶忙恭贺。
冉思娘是宁妃,不是皇后,她生产了便不能耽误国事,只能等皇帝散了盐铁会议之后,才能禀报,但是皇后生产,便是国事,片刻不能耽搁,因为那是嫡子。
朱祁钰站起身来说道:“袁彬,愈儿尚武,一直跟着卢忠学习武技,这几日袁彬你就麻烦一些,多教愈儿几手功夫,朕去看看孩子。”
“恭送陛下!”袁彬赶忙俯首说道,送别了皇帝。
朱愈,是朱祁钰的养子,一个墩台远侯牺牲在了迤北后,母亲又因为难产去世,孩子出身就有了胆黄疸,若非太医院太医搭救,朱愈自己福大命大,怕是早就一命呜呼了,现在是朱祁钰的养子,给朱愈赐名的时候,礼部非常不满意,钰、愈,同音应当避讳一二。
奈何这是皇帝的家事,礼部再反对,而无可奈何,皇帝拿出皇明祖训说二字同用避讳,而不是单字避讳,礼部也吵不赢陛下。
朱愈在汪皇后的膝下,养了十数年,早就当亲儿子看待了。
“兴安,看赏。”朱祁钰匆匆来到了后院,简单的沐浴了一番换了新的行头,才走进了产房之内,房间内早就打扫干净,冉思娘晃动着摇篮哄孩子睡觉,汪皇后躺在床上,看起来精神倒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