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2118)
许多礁体在低潮时才会显露,有的形成沙洲,有的环绕岛屿或镶附大陆岸边,透过清澈的海水,能看到海底洁白的沙滩,随着水流不停的变化着形状,巨蛤、海星、对虾、扇贝、海龟、海豚、鲸鱼,见过的没见过的海洋生物在色彩斑斓的珊瑚中,不停的游弋着。
天空之上,数不清的海鸟在飞翔。
“这就需要唐指挥命名了。”范德行也是第一次见识到这样的奇景。
“珊瑚宫海(大堡礁的珊瑚海)。”唐兴稍微斟酌了下,看着水面下的珊瑚,确定了这里的名字,这里的风景极美,而唐兴最迫切的想要知道的是这片消亡地带的背后,有没有新的大陆。
这里显然已经临近了大陆架,这个发现让唐兴颇为兴奋,凝血丹千好万好,但就是不好吃,实在是太酸了,找到新鲜的水果,就不用整天啃药丸了,再啃下去,唐兴怀疑自己牙都要被酸倒了。
“东经45°北纬8°,距离大明京师一万四千二百三十里,距离松江府一万两千一百六十里,此处属于赤道的边缘,有信风,南驰道沧溟流稳定。”范德行计算着自己的位置,这是舟师每日的工作,他将每一天的记录都写在了纸上,而且都会塞入一个密封的桃心木匣之内。
即便是哪天沉了船,只要船舶被打捞起来的那一天,他的航海日志也会保留下来。
范德行将珊瑚宫海的位置标在了地球仪上,笑着说道:“快到家了,按照之前的航行速度而言,我们只需要走四个月就能到吕宋,再走两个月就可以到松江府了。”
唐兴看着范德行颇为疑惑的问道:“我非常好奇,你到底是怎么算出距离的,就这么一掐手指头就可以吗?”
范德行眉飞色舞的说道:“唐指挥要学吗?这个非常简单的,只是一个简单的球面几何的问题,只需要知道经纬度,就可以准确的计算距离,只需要将球面几何展开…”
“打住,打住!你会就行了。”唐兴立刻摆手,算学这玩意儿,他尝试过,真的不会。
唐兴的牵星过洋术极好,他判断方向和测定经纬的能力还是有的,他还观测洋流,但是让他算信风,算距离,还是太难为他了。
范德行颇为遗憾的说道:“只是一个简单的球面展开,还有勾股弦,顶多再有些开平方,这都很简单的…”
别说倭人了,大明水师的军士们,有时候看范德行这些舟师,就像是看道士一样,能掐会算的,着实厉害。
“范德行,我命你带三条船探索大陆,找到后就回来,我们应该抓紧时间返航了。”唐兴对范德行下了命令,大陆一定是要找到的,而且从消亡地带寻找大陆,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儿。
只要找到就好,找到就立刻返航,这一趟出来,已经四年之久,再不回去,大明还以为天生的航海家唐兴喂鱼了!
别说唐兴想家了,大明水师谁不想家?只有倭人不想家,他们都是足轻,并没有家,那些有家的武士已经被唐兴沉海了。
第九百八十六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环球航行
倭人足轻在倭国根本没有家,所以他们根本不想家。
当年袁彬、唐兴、季铎等人到倭国的时候,已经觉得自己朘剥的足够残忍了,吹银是个极其辛苦的事儿,而且银山需要入井,颇为危险。
下井干活,哪有不累的?
袁彬、唐兴、季铎、陈福寅等人一商量,倭人矿工,每个月给六斗米,一斤肉,半斤白酒,每月只给休息两到三天,然后倭人矿工们,见到贵人就下跪磕头,恨不得把头磕破,袁彬从山野银山出去讨伐的时候,倭人冲的比袁彬要快得多,当别的令制国前来讨伐的时候,倭人的抵抗意志,比袁彬还要高!
唐兴和今参局了解之后,才清楚,这六斗米给的不算少,而是太多了。
下窑开矿是个体力活中的体力活,给六斗米在唐兴看来格外吝啬。
但米是什么?米是细粮!
倭人奴役开矿,压根一口吃的都不给,全靠倭人矿工自己想办法,是奴役。
甚至那会儿倭人矿工吃着白米,总是犯嘀咕,袁指挥和唐指挥啥时候带着他们闯到神宫杀了天皇,夺了天皇鸟位,要不然这白米饭,吃的心里不踏实。
到了船上也是如此,倭人的武士们极力朘剥,朘剥到了唐兴都看不下去,砍了他们才算了结。
范德行带着船队去探索珊瑚宫海这个消亡地带背后的大陆去了,而唐兴寻找到了海岛,开始补给船上水食。
快要回家了,这是唐兴的感觉,因为他们已经回到了南洋地区。
在唐兴停泊之时,大明皇帝在看到了也先的脑袋挂在了德胜门,计划南巡之事,因为大军在征伐康国的缘故,皇帝只能在京师坐镇,而太子朱见澄作为皇帝的代表,正式开始了南下。
景泰十五年春,太子朱见澄至济南府,见了山东布政等地方官员,景泰十五年夏,太子朱见澄抵达了大明经济中心,松江府。
太子朱见澄在这里见到了刚刚回到大明的刘永诚,作为大明官船官贸的提督太监,刘永诚向太子简要汇报了南下西洋的概况后,向着京师疾驰而去,太子是太子,皇帝是皇帝。
景泰十五年七月初三,大明松江府新港驿站,一只鸽子落在了鸽笼之中,负责鸽路的驿卒,打着哈欠,抓住了鸽子,从鸽子的背上取下了信件,打开之后,面色大变,立刻摇动了鸽笼上的铜铃,铜铃开始顺着铜线,传遍了整个新港!
除非是十万火急之事,否则铜铃不会敲响,上一次敲响铜铃,还是景泰七年,大明皇帝莅临松江府,大明海宁号和庐江号下海之时,而这一次,驿卒疯狂的摇动着铜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