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就是亡国之君(251)

作者: 吾谁与归 阅读记录

朱祁钰从兴安手里拿过了那本课题本,交给了杨洪,上面是一份儿极其详细的作战规划。

杨洪摇头说道:“无论是宣府还是抚顺,都不可能破,陛下这…臣不认同。”

“是呀,天下无敌的大明,重镇的宣府和抚顺怎么可能破呢。”朱祁钰笑着说道:“但是这就是我们的军将啊,他们已经走到了在廷文官的前面。”

“他们有更加大胆的假设,更加充足的准备,更加严密的计划,作战之时,也好做到心中有数。”

“他们敢于假定皇帝被俘,敢于假定雄关被破,敢于做出各种的规划。”

杨洪再次翻看着课业本,终于明白了陛下的意思,他俯首说道:“是臣先入为主了,虽然此事儿绝不会发生,但的确可培养将官。”

这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此时此刻的大明朝,没有人会想到,日后的大明会是如何的危如累卵。

这也是帝国的通病:「帝国如此的强大,没有人会认为帝国会变得弱小,但是走下坡路的时候,往往会一脚油门踩到底。」

接下来则是被朱祁钰非常看好的一名教习,罗通,兵部右侍郎,文武双才,擅营建。

他走到了台上行了一个稽首礼,振声说道:“我的课题是,播迁之祸!”

“若是彼时京师未曾守住,甚至稽王北狩之时,大明南迁,大明将何去何从!”

于谦当初说过言南迁者斩,朱祁钰也曾经下旨言南迁者斩,朱祁钰甚至还令锦衣卫逮捕了凤阳诗社的十四名笔正,战后,全都斩首示众。

当时京师之战已经打完了,朱祁钰依旧从诏狱里将十四人提出来,皆数斩首。

这也是他被朝臣诟病的最多的点,陈循一直念叨着仁善,就是陛下真的有亡国之君之相。

罗通此言一出,一片哗然,只有杨洪若有所思。

其实杨洪那时候也做好了皇室南迁,阖家殉国的准备。

当时杨洪都觉得京师守不住,而且迟早要播迁,既然播迁,宣府乃是孤城一座,不阖家殉国,难道为瓦剌人前驱?

杨洪戍边四十余载,他根本无法接受,自己成为西虏走狗的那一天,是何等的屈辱。

作为一个将士,死,也要死得像个将士。

杨洪忽然理解了这些似乎不切实际的课业本,真的有可能会发生!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参谋部

刚开始的时候,赵玫说宣府会攻破,因为缴获颇多,京师有播迁之祸。

杨洪一万个不信,他就在宣府,即便是没有大明的驰援,他也能够耗的瓦剌人弹尽粮绝。

作为戍边四十余年的大将,杨洪有这个信心。

之后,范广说大明对建州女直人进行扫庭犁穴,尤其是李满柱和董山,在不断扰边的情况下,大明可以大获全胜。

他已经有些相信了,因为董山和李满柱正在扰边,大明要是对建奴扫庭犁穴,范广的这个课题很有意义。

之后,范广话锋一转,就说到了抚顺丢失,抚顺怎么会丢掉呢,抚顺丢了,整个辽东都司无险可守,进退失据。

但是范广的意思很明显,非五十万大军征战,而不可剿灭。

因为拿下了抚顺,就代表着建州女直已经初步的完成实力上的积累,绝对不是二十万大军可以剿灭的。

因为他们将海西、野人、建州女直全都纳入了自己的麾下,甚至包括了部分的蒙古人后裔,科尔沁等部。

这代表着建奴将会有自金国以来,最高的组织度。

代表着大军进剿,他们就会推出关外,大军退,则再破抚顺。

他已经意识到了一些不妙。

当罗通拿着自己的课业本,说到了大明因为种种顾虑南迁应天府,这事儿真的差点就发生了。

当时很多官员的家眷都逃了!六师新丧,皇帝叫门叩关,如此种种…

“言南迁者斩,已经没有了吗?”杨洪低声问道。

朱祁钰点头,那是战时条例,战后自然作废了。

罗通非常言简意赅的说道:“我们假设,当时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南迁应天府,我们有理由怀疑,至南京城后,立刻就会陷入党争之祸。”

罗通十分确信的断言,若是瓦剌南下时,大明南迁之后,必然立刻陷入党争之中,主战和主和,立刻变成朝堂上的两股洪流,任何人都不可幸免。

罗通的语气是极其沉重的,他深吸一口气说道:“彼时,瓦剌必挟持稽王尊为伪帝,天下旧臣惶惶不安,一个大明,两个朝堂,三个声音。”

罗通指着堪舆图说道:“以最乐观的估计,在朝臣们及陛下的殚精极虑之下,三年到五年之内,平息党争之祸。”

“介时,淮河秦岭以南,皆沦为焦土,两京两帝,两道诏书,天下思动。”

“以陛下之宏图伟略,以十年之期,梳理朝政,再图北伐大事,攻襄阳、开封、济南等重镇,则天下大势稍成。”

“以太祖高皇帝之神武,自起兵至正十一年起,至洪武二十四年,方平定天下。”

“然而太祖高皇帝亦是历朝历代以来,唯一由南向北,定鼎天下。”

罗通的课业本很长很长,大约分为了几个阶段,除了最开始的南迁,再到后面的拔掉几个军事重镇,罗通的课业还讲的有些头绪。

到后面的北伐定鼎,就越讲越模糊,越讲越糊涂,甚至变得有些语无伦次了起来,声音都变得颤抖了起来。

大明是如何定鼎江山的?

除了洪武大帝的神武,一众武勋的拼死力战,还有刘福通三路军北伐,将整个元朝打了个稀巴烂!

上一篇: 春风吹[娱乐圈] 下一篇: 天价罪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