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283)
无力感充斥着全身,他歪歪斜斜的倒在了地上,瞪着眼睛看着朱祁钰,脚无意识的登了两下,失去了知觉。
血液染红了整个地毯。
兴安是个办事很周全的人,他知道陛下要在太庙杀人,专门准备了三道厚重的地毯,主要是朱祁镇的血很脏,流到太庙里,怕污了太庙。
兴安凑上前去探了探鼻息,有摸了摸颈部脉搏俯首说道:“陛下,稽王已然死透了。”
朱祁钰将永乐剑在朱祁镇身上擦了擦,插了回去。
他看着朱祁镇的尸体,良久无言,当然不是猫出耗子,假慈悲。
他没有把之前削太上皇帝号的那一套不孝、不悌、不仁、不义说辞再说一次,那是说给天下人看的。
他今天关起太庙的门来,就是为了关起门来说老朱家的话。
看看这太庙的庙庭,配享太庙的除了刘伯温之外,全是武勋!
大明对战败的惩罚,就只有死亡!
朱祁镇敢将大明京营二十万精锐一战打的全军覆没,还有脸回来,朱祁钰当然要杀他!
朱祁镇,这一死,做出的贡献,比他活着一辈子都大。
朱祁钰打开了太庙的大门,几个缇骑已经将朱祁镇的尸体卷了起来,再次抬了起来。
胡濙作为六部之首,带着群臣等在太庙殿外,看到宫门打开,缇骑们抬着人走了出来,面色一喜,但是很快,他的脸上是压抑不住的悲伤。
他带着群臣俯首说道:“陛下,稽王获罪于天,罪大恶极,谋反、谋逆、谋大逆,但是陛下,何至于大义灭亲啊!”
“陛下!”
胡濙是做什么的?专门为陛下补票的,陛下干了这件事,自然要有由头,这大义灭亲,就是天大的由头。
胡濙面色悲痛的说道:“陛下,这按亲王制下葬?”
朱祁钰摇头说道:“按民礼下葬吧。”
稽王,稽,察也。
那是观察朱见深的,和朱祁镇有什么关系呢?
“那谥号呢?”胡濙再问。
“戾吧,就叫稽戾王吧。”朱祁钰信步走向了太庙。
“臣领旨!”胡濙松了口气,拿出了一摞的圣旨,请朱祁钰用印,胡濙都给陛下准备好了,杀了人之后,善后的事儿,不是臣子们的本分吗?
难道洗地,还用陛下亲自洗?
这大义灭亲,就是胡濙开始为大明皇帝洗地…善后的定性了。
稽王伏诛,天公地道!
第一百八十三章 杀人必须诛心
礼部尚书胡濙,在宗族礼法里找到了三条,足以定稽王罪名的罪状,连稿子都写好了,就等着陛下杀人之后,胡濙找陛下戳个章,手续就完整了。
至于拦着陛下杀人?他不敢,陛下又不是拿不起刀的人。
谁想拦谁拦,反正他不拦。
这三个罪名,第一条,名为谋反,注解为:谋危社稷,谋反从来不单纯指的是反皇帝,谋反是企图危害君主或国家。
虽然稽王过去是皇帝,皇帝有谋反的吗?
也不是不可以,谁让稽王现在已经不是皇帝了呢?
第二条,名叫谋叛,指的是谋背国从伪,图谋叛国、投降敌对王朝。
而且稽王实实在在的在宣府、大同、京师德胜门外,做下了背国从伪之事。
这一条是结结实实的,而且还有条例注解,为谋叛上道。
上道即为已实施罪行,稽王叫门叩关,不是谋叛上道是什么?
第三条,名为谋大逆,谋毁宗庙、山陵、宫阙,这是一个很宽泛的罪名,可以理解为颠覆国家。稽王战败土木堡,大明岌岌可危,又三次叫门叩关。
这三条都是死罪不赦之罪。
陛下杀稽王,大义灭亲,天公地道!
胡濙作为礼部尚书,秉持着谁在台上支持谁的态度,自然要给陛下找齐了稽王的罪名,让陛下功业无垢。
陛下只需要下了印,赐下戾谥的圣旨,随着稽王的罪己诏,通过大明四通八达的驿站,传递四海。
胡濙长长的叹了口气,陛下真的是太刚强了。
若是稽王死在北镇抚司,或者路上,那这个说法就可以很是圆滑了。
会和当年南京的事儿一样成为无头公案。
朱棣当年,到底有没有烧死朱允炆?
胡濙是亲历者,但是他是不会说的,甚至不会在任何文书中,留下任何蛛丝马迹,影响太宗文皇帝的英名。
胡濙就是这样一个人,谁在皇位,他就支持谁。
但是陛下就这样明明白白的将朱祁镇杀死在了太庙之中。
但是胡濙突然想明白了,陛下这么做也是有道理的。
做皇帝何必遮遮掩掩呢?赵光义的斧声烛影,给大宋惹下了多大的祸根?
朱祁钰忽然愣愣的问道:“兴安啊,喜宁呢?小田儿朕见到了,喜宁去哪了?”
他还记得呢!要把喜宁千刀万剐的!
“小田儿现在在午门外,喜宁在宣府外就逃了,现在下海捕告示吗?”兴安赶忙回答道。
喜宁,跑了。
喜宁比朱祁镇还能活,在怀安城外,喜宁偷偷地溜走了。
“下海捕告示吧,把这个人的特征描绘清楚,生死都要。”朱祁钰点头。
跑?
只要他还在大明的地界里,他就跑不掉。
跑到天涯海角,也要将其拿了,明正典刑!
朱祁镇都死了,喜宁还能逃到哪里去?!
“孙太后诏礼部尚书胡濙问话,而且孙太后还想问小田儿话,陛下。”兴安低声说道。
“想问,就问清楚吧。胡尚书,去一趟吧。”朱祁钰深吸了口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