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就是亡国之君(29)

作者: 吾谁与归 阅读记录

朱祁钰看着于谦一脸严肃的模样,十分确信的说道:“朕继皇帝位,朕自然是皇帝!朕是君,他是臣!”

于谦默默的不说话,只是俯首,意思已经很明确了。

朱祁钰拿起了桌上的茶喝了一口,虽然有点烫,但他还是咽了下去。

他甩了甩袖子,离开了于家的正厅,点头说道:“朕走了,京师防务全仰来于尚书了。”

朱祁钰在夜上柳梢头的时候,策马二十余里跑到了一个臣子家中,得到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之后,又催马返回。

在路上,朱祁钰反复咂着于谦的那句话,终于想明白了于谦表达的含义。

这不是于谦在打哑谜,是他作为臣子,不能开口说的一些道理。

他的意思,全都在这句「谁是君,谁是臣」之中。

而且朱祁钰显然注意到了,于谦家里很是破败,很穷,很小。连个侍卫都没有。

朱祁钰回到了家中让成敬找到了朱元璋写的皇明祖训,挑亮了油灯,才终于将于谦未说完的话讲完。

皇明祖训里,朱元璋说:【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

这段话的含义就是:如果皇帝没孩子,就必须是兄终弟及,而且必须是立嫡母所生的孩子,庶母生的,即便是长子,也不能立。

朱祁钰的母亲是罪臣女眷吴氏,吴贤妃。

当年汉王朱高煦搞造反,被朱瞻基平定的时候,吴氏作为汉王宫女眷,被送进了后宫为奴。

明宣宗朱瞻基赦免了吴氏的罪,把她放在了宦官家中,生下了朱祁钰。

朱祁钰其实一直住在宫外,其实就是一个私生子,直到朱瞻基病重的宣德十年,朱瞻基才将吴氏确立为了贤妃。

大明有个很不好的习俗,那就是殉葬,皇帝死了,没有孩子的嫔妃,都要殉葬。

若是不承认吴氏和朱祁钰的存在,吴氏就会被殉葬。

朱祁钰靠在座椅之上,他的权力看起来很大,但其实很小很小,他乃是庶出,天生没什么法统正名,母亲还是罪臣女眷。

朱祁镇是嫡出,嫡子在宗族礼法之中,拥有绝对的继承权,尤其是朱元璋还明文规定了这一点,甚至用行动维护这一点。

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死后,朱元璋还因此不惜发动了蓝玉案,也要确定嫡孙朱允炆的皇位稳固。

朱棣的一生,五征漠北,七下西洋,他其实就一直在证明一件事,那就是他做皇帝比朱允炆强,或者是“爹,你选错人了。”

但是临到走的时候,他依旧让朱高炽,也就是嫡长子继承了皇位,而不是让更像自己的朱高煦继位。

朱瞻基同样是嫡长子,朱祁镇同样是嫡长子,朱祁镇的年号都是正统。

朱祁钰认真的捋了捋脑海中的记忆,群臣们起哄让他当皇帝,只是临时的代班皇帝。

此时的大明朝,有资格真正继承皇位的是襄王朱瞻墡,因为襄王朱瞻墡是朱瞻基的胞弟,人家是嫡子。

按照大明的规矩,朱瞻墡才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孙太后也在朱祁镇被俘之后,第一时间派人去襄阳去了朱瞻墡的金印。

朱祁钰终于明白了自己登基之后的第一要务,正名位。

而他最大的敌人,就是宗族礼法。

在宗族礼法中,朱祁钰明明是皇帝,但朱祁镇回来,朱祁镇才是君,而他朱祁钰是臣子。

因为朱祁钰若是突然暴毙,甭管朱祁镇回来不回来,这皇位还要还给朱祁镇一脉,也就是朱祁镇的庶长子朱见深。

这种事居然是合理的。

合理个屁!

朱祁钰越琢磨越是憋闷,他没有继承权,之所以当皇帝,其实就是临时看个家,等到朱祁镇回来的时候,这鸟位还是朱祁镇的!

朱祁镇回不来了!他连关都入不了!只能死在迤北,谁都留不住他!

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

宗室藩王不会支持他、因为他是次子;

公侯勋贵不会支持他,因为他这个皇帝就是个代班,太子还是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

朝臣们不会支持他,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朱祁镇的臣子。

其实朱祁钰的面前,还有个办法,可以轻而易举的【正名位】。

现在、立刻、马上跑到宫里,叫孙太后一声嫡母亲娘,他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名位。

但是孙太后的亲儿子是朱祁镇。

他叫孙太后亲娘,孙太后还不带答应呢。

以道德为约束力量的君君臣臣的束缚和框架,儒家礼法,出现在了朱祁钰的面前,他现在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也只能一条路走到底。

那就是彻底打破这种束缚和框架!他才会有一条生路。

这皇帝,难做呀!

不过朱祁钰却是打开了桌上的几张宣纸,开始认真的写写画画。

他熬了一夜,才在鸡叫之前,昏昏沉沉睡去。

兴安一直守在门外,拦住了任何想要见到朱祁钰的人,此时的陛下需要休息。

朱祁钰一直在郕王府,若无早朝,他连皇宫都不去,就在郕王府的书房里批阅奏疏。

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只是个看门儿的庶子,就有任何的懈怠。

“兴安啊,郕王府有多少可用之人?”朱祁钰放下了手中的奏疏,看着侍候在旁的兴安,有些疑惑的问道。

兴安掰了掰指头算了算说道:“府上算上审理、伴读、良医、校卫大约有二十三人。”

一个完全没有继承权的皇子,在郕王府,也就是专门为还未之藩的藩王们准备的宅子里,住二十年,能有什么班底?

上一篇: 春风吹[娱乐圈] 下一篇: 天价罪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