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319)
胡濙沉吟了片刻,俯首说道:“陛下此一念,天地鬼神实临之,太宗文皇帝在天之灵实临之,尧、舜存心不过如此。”
“太宗文皇帝时常沉吟,亲亲之意,实所不忍,但国朝动荡,人心思动,不得不无辜淹禁。”
胡濙直接两地一洗,先给朱祁钰洗了地,又给太宗文皇帝洗了地,堪称洗地界的扛鼎人物!
“陛下,其实还有吴庶人一系,是不是可以一并赦免?”胡濙再次提醒着陛下,关在南京高墙里的,不仅有建庶人,还有吴庶人。
吴庶人还有吴王朱允熥,吴王是正儿八经的嫡子,朱标太子的太子妃,孝康皇后的儿子。
论正统,那是比朱允炆更加血脉更加正统。
朱允炆甚至连嫡子都算不上。
所以,大明天天讲嫡庶之分,但是到底怎么分嫡庶?
那是有着非常灵活的道德标准。
全看皇帝怎么区分嫡庶了,这东西的解释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一并赦免了吧。”朱祁钰点头说道。
当年朱棣把建庶人、吴庶人圈禁起来,也是怕有人借他们的名义生事儿,这都过了四五十年了,再借着这两杆大旗生事,那不是一个蠢字可以形容了。
胡濙松了口气,这张牌打出去,宗亲再想生事,那就是造反了,陛下这事事儿做在前面,就先把大义给占了。
他俯首说道:“臣请所司支与食米二十五石,柴三十斤,木炭三百斤,听于军民之家自择婚配,其亲戚许相往来,其余闲杂之人并各王府不许往来交通,若因衣服饮食之类,许出街市交易买卖差令其安分守法,亦宜以礼优待。”
朱祁钰发现自己真的是满手的牌,随便打出去一张,就可以立刻获得大义,他点头说道:“礼部拟诏吧,送于文渊阁和司礼监,一并下印送于南京,赦免建庶人、吴庶人余脉。”
胡濙和于谦双双告辞,南方隐忧,事情已经做在了前面,即便是有了什么大的动乱,大明也不会失了分寸。
襄王朱瞻墡会不会造反?
讲武堂的课题本关于襄王朱瞻墡的造反,也是个热门话题,大家对于如何平定叛乱,各抒己见,但凡是襄王朱瞻墡长点脑子,就不会扯起大旗跟的大明皇帝碰一碰。
于谦走的很快,胡濙的道德和于谦相比,就像是没有道德,于谦平日里,也很少和胡濙沟通。
在两袖清风,持节守正的于谦看来,胡濙这个人,太像奸臣了。
胡濙是奸臣吗?
但是有人说他是奸臣。
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国之君了?
次日五更天,又是早朝,天气变得越来越凉,之前还能看到天边的鱼肚白,照亮点路,现在五更天,都要打着灯笼了。
幸好,从官舍出来走两步路,就到了承天门,稍微等候片刻,也就进宫了。
待到锦衣卫的卢忠拿着长鞭摔了三下之后,群臣开始查检入殿。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群臣山呼海喝,一天的朝政又开始了。
朱祁钰坐直了身子说道:“朕躬安,平身。”
“兴安,宣旨吧。”
兴安往前走了一步,拿起了卷好的圣旨,阴阳顿挫的说道:“朕恭膺天命,复承祖宗大统,夙夜忧勤,欲使天下群生,咸德其所。”
“今况宗室至亲者哉,爰念建庶人、吴庶人等,自幼为前人所累,拘幽至今五十余年。”
“朕悯此遗孤,特从宽贷,用是厚加赏赉,遣人送至凤阳居住,月给廪饩,以安其生,仍听婚姻以续其后庶,附朕眷念亲亲之意。”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钦此!”
群臣再次俯首,山呼海喝,高声喊道:“陛下仁善,德被天下。”
朱祁钰赦免建庶人和吴庶人的敕谕诏书,是比较突然的,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是太庙杀人的善后手段之一。
至于天下宗室,十六亲王,到底买不买账,那就不是群臣和朱祁钰能够决定了。
人生,有很多的岔路口,如何抉择,就在他们的一念之间,生与死的距离,并不遥远。
藩王造反成功的几率实在是渺茫,自古至今,也只有燕府做到了。
鸿胪寺卿杨善站了出来,俯首说道:“陛下,朝鲜国王李祹,奏请赐世子冕服。”
朱祁钰眉头紧皱的说道:“朕四季常服,不过八套,赐世子冕服,用何物交换?”
朱祁钰可是知道一套世子冕服的价值,他一件常服近千两银子,这还不算汪皇后、杭贵妃们的女红的价值,那更是有价无市。
一套世子冕服,最少价值五百两银子,朝鲜王张口说求,大明就得给?
大明是他爹还是他妈?
“额…”杨善愣愣,这本来是件小事,他本来准备为朝议起个头,热热场子。
朱祁钰看着杨善愣神,立刻说道:“白拿?想甚美事!”
“不白拿,不白拿。”
杨善赶忙俯首说道:“有白纻布、麻布各二十匹,纻麻兼织布十匹,满花席、黄花席、彩花席各十张,帘席二张,人参五十斤、豹皮十张、獭皮二十张。”
“朝鲜国王李祹恭敬,进献少女七人,执馔婢十人,女使十六人,火者庖厨十人。”
这天下谁敢占陛下的便宜?
朱祁钰算了算账,他作为大明的户部尚书,对物价自然了解,但是连人都算上,价值也不过千两白银。
杨善想了想说道:“哦,对了,还有种马五十匹,贺陛下即位及尊皇太后,乃是地道的未曾阉割鞑靼四年矮马,就是陛下之前那匹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