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就是亡国之君(378)

作者: 吾谁与归 阅读记录

难道自己在陛下眼中,就是如此的不堪入目吗?

朱祁钰摇头说道:“主要是天气冷了,朕怕你受了风寒,想些什么怪事?”

李惜儿这才了然,脸上的担忧和种种惊恐,才消失不见,反而莞尔一笑,乳燕投林一般扑入了朱祁钰的怀里,低声怯怯说道:“再穿上,再褪下,几多麻烦,早就铺好床了。”

“还请陛下怜惜。”

汪美麟热情,杭贤擅配合,唐云燕奔放,李惜儿则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可惜李惜儿毕竟是个完璧姑娘,自然是不堪攻伐。

朱祁钰,得胜乃还!

次日的清晨,朱祁钰带领大明的臣工奉祀的时候,福建的局势已经如同坐在了炸药桶上,一点就着。

正统十三年十二月,宁阳侯陈懋,七十二岁带领着京营四万,卫军六万,前来福建平叛,叶宗留-邓茂七起于阡陌,两年的时间,一场百万人的大动乱终于有了平息的趋势。

但是陈懋丝毫不敢回京,因为陛下让他在福建推行农庄法,这农庄法推进了一年有余,效果极佳,百姓积极组织生产,义勇团练驱赶野兽、消灭毒虫、进山剿匪、百姓安居乐业。

但是,陈懋更知道,陛下的农庄法一经推行,那些之前逃跑的缙绅必将想方设法回到了旧地,继续作威作福。

陛下下了对缙绅的杀令,弃地弃民,陛下未曾下令进剿,已经是天大的恩惠,但是这些缙绅可不这么认为。

他们要回乡,陈懋坐镇福建,老营四万将士把守各大关隘要路,阻止缙绅回乡。

正如于谦所言,食利者看似从不联合,其实他们都有一种天然的默契的联合,不需要奔走相告,互相呼应,声气相通。

看似松散一片,却是紧密的、紧紧的联合在一起!

反应到朝堂之上,就是不断有人弹劾陈懋,措辞越来越激烈,频率越来越高,而为陈懋请功进爵的亦有之,捧到天上,然后摔死他!

无数人,在等待着陈懋离开福建,大军班师回京。

陈懋最近收到了有人递的话。

前福建布政使宋彰押解回福建,明正典刑,陛下已经坐实、二次查补,确信这一干人等的确该杀,并且下了圣旨斩首示众。

但是有人,不想宋彰死。

何人?陛下的姑老太爷赵辉。

第二百三十二章 胆大包天

赵辉为何不想宋彰死呢?

因为宋彰乃是孙太后孙忠的表亲。

赵辉是驸马都尉,孙忠是太后亲族,外戚在整个正统年间,变成一门数封、兄弟并封,这种态势,在正统年间,就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非有社稷军功者不封,乃是大明祖制,这个祖制到底是何时破坏的?

自孙太后亲族孙忠被封为会昌伯起。

自此之后,大明的外戚们,不断的谋求封爵,比如一直跳来跳去的孙忠想要进一级,比如驸马都尉赵辉、驸马都尉焦敬谋爵。

宁阳侯陈懋,本身也是即是勋臣,也是外戚。

但是陈懋是永乐元年,以靖难功封伯,永乐六年以征西将军功封侯,他的女儿陈惠沅乃是永乐二十二年被选入宫册封为丽妃。

陈懋的确是外戚,但是他的爵位,完全来自战功。

所以在勋臣之中,陈懋是瞧不起这些个尚了个公主、嫁了个女儿到皇帝家中,就跳着做封伯进侯之人。

陈懋对于驸马都尉赵辉,递的话,并不放在心上。

福建布政司使宋彰,必死无疑,那是皇帝下的圣旨!

赵辉人在京师,却可以数千里之外,想陈懋递条子,可见其狷狂程度。

“董兴,宋彰一干人等已经验明正身了吗?”陈懋站了起来,问着自己的都督董兴。

董兴俯首说道:“今日午时三刻开斩!”

“让掌令官和建宁府附近的里长、甲首入场吧,某马上过去。”陈懋吐了口浊气,他已经七十有二了,乃是古来稀的岁数。

他这个年纪佩征南将军印,为国平叛,他已经没有什么好忌惮了。

既然陛下要斩,他就不会顾及任何的面子,将这一干人等,悉数斩首,让太阳,再次升起。

事实上此时的陈懋并不清楚,李宾言在朝堂上,在过年之前,对着这位皇姑太爷进行一顿狂喷,陛下已经下达旨意,要求查办。

陈懋深吸了一口气站了起来,走出了建宁府衙,来到了街上,向着建宁府的臬司衙门而去。

建宁府下辖,建安、瓯宁、建阳、崇安、浦城、松溪、政和七个县,这七个县大小不一,却是人口最为稠密的地方。

正统一十三年,叶宗留攻破了建宁府,城内四处都是战火的痕迹,未曾退散,但是已经慢慢的恢复了些许的生气,走卒商贩越来越多,叫卖声也是此起彼伏。

当初已经没落的书坊,现在也多了起来,不过这些书坊,都是陈懋为了陛下推行农庄法的基本教科书做准备。

董兴和边上的侍卫耳语了几句,匆匆跟上了陈懋的步伐说道:“大帅!昨日递条子的人又来了,说无论如何也要保住宋彰的脑袋,否则…”

陈懋略微有些浑浊的目光里,露出了一丝不屑,低声问道:“嘿,否则如何?”

“否则让大帅,吃不了,兜着走!”董兴颇为厌恶的说道。

陈懋闻言也是露出一些不屑的笑容说道:“哦?真的是,太客气。”

陈懋手下的这只军队,不仅仅有奉皇命的京营四万大军,还有来自地方的六万军,虽然都配合了陈懋作战,但并不完全是一个声音。

所以,一些人的话,还能递到陈懋的耳边来。

上一篇: 春风吹[娱乐圈] 下一篇: 天价罪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