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就是亡国之君(419)

作者: 吾谁与归 阅读记录

“还有什么问题吗?”朱祁钰打断了关于京营待遇的问题,把盐铁会议的内容拉回到了正事上来。

就像是商品价格由谷租、劳动报酬、利润构成的一样。

大明京营军士的家庭收入,由京畿农庄、太仓给粮、皇帝封赏三部分构成。

这其中,皇帝封赏可不算小数目。

京营军士但凡是有人头赏,最少捞一块镇宅的头功牌和赏银;没有人头赏,也至少是三倍每丁所需的劳动报酬了。

正如林绣所言,大皇帝财务状况良好,才会如此封赏。

度支部王祜才发现偏题了,赶忙俯首说道:“我们计省在计算劳动报酬的时候,总共发现了五个问题,比如我们发现刽子手的报酬比庖丁的报酬要高,但是他们的劳动强度完全不同。”

朱祁钰重重的点了点头,开始深入和计省沟通关于劳动报酬的细节。

比如因为分工不同、劳动难易、工作是否稳定、负担责任大小、劳动风险五个方面,展开了行之有效的沟通。

比如军伍、放牧、营建都有风险;比如刽子手不稳定而且不体面,当然最近刽子手的业务的确很繁忙;

比如各种金石行当业务也不稳定;比如一些书记、算账等就是劳动难易;医者、金银匠、珠宝匠、军器匠责任重大。

“你这些问题,朕的第二册《国民财富论》已经写得差不多了,回头整理成册,制版试印之后,计省对于劳动报酬,就没有那么多的疑惑了。”朱祁钰笑着说道。

他当然不会让度支部、劳保局没有任何指导性的意见,就去肆意生长,抱着一个二倍、四倍、六倍,不分青红皂白定劳动报酬也是恶政。

王祜深吸了口气,面露轻松说道:“陛下圣明。”

吏部尚书王直一直在记录,终于谈完了劳动报酬正事,他俯首说道:“陛下,马上就要科举了,是不是可以增加一门算学,当然臣以为不计成绩,只是为计省遴选擅长度数之人。”

朱祁钰不住的点头说道:“善。”

大明的吏部终于在为国选仕这件事上,迈出了一小步。

“胡尚书,科举礼部那边有压力吗?”朱祁钰转过头来问道。

他一转头,就看到了胡濙又在奋笔疾书,好奇的问道:“胡尚书,又在写什么呢?”

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则无法无天

胡濙是个礼部尚书,他参加盐铁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提醒大明皇帝在新法制定的过程中,不和礼法起冲突。

第一次发言,他只是在提醒金银之禁、凿山伐石之禁。

之后,就开始了他极其专业的洗地过程,时至今日,他也算不清给陛下洗地了多少次。

总体而言,表现了礼部洗地的专业性。

胡濙岁数大了,他要培养新人刘吉,刘吉就是个洗地能手,哪怕他只是个礼科给事中,大明皇帝即便是做了什么,刘吉也能圆回来,比胡濙更能洗。

这一点胡濙丝毫不怀疑刘吉的专业性。

他要记录下来盐铁会议的内容,再写成陈条,留给刘吉,万一哪一天刘吉洗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也能拿出来抄一抄。

「景泰二年四月癸巳,上于讲武堂聚贤阁与群臣议劳酬计利,总论劳酬与计利得失也。」

胡濙写到这里停笔,思忖了片刻继续写道:「上言:国进,酬利并进;国平,酬利皆平;国退,酬利悉退,是谓国、酬、利总论。」

「上再言:利一成,则青黄可分;利二成,则垂涎三尺,利五成,则火中取栗。」

朱祁钰问他在写什么的时候,胡濙听到了,但是似乎又完全没听到。

他走神什么?

是什么让专业的礼部尚书胡濙,在御前失神呢?

胡濙在思考衍圣公的案子。

整个案子他也有参与,为陛下、群臣、天下仕林、学子们扯一块遮羞布,是一件极难的事儿。

他参与极深,感触则更深。

他的眉头越皱越深,衍圣公的利是几分?五成?

仅仅只有五成吗?绝非如此!

海贸获利之后,胡濙也有所耳闻,户部山东清吏司核算孔府之物,岂止是倍利,少说十倍利润了。

他给大明裱糊了一辈子,这些年有多少事儿,都是他裱糊的?

他的经历极为丰富,当陛下谈了利润之后,他想了许多许多。

他看着自己写的几行字,这些都是陛下所言,他仿若是茅塞顿开。

胡濙沾了沾水墨,继续写道:「倍利,则目无法纪,三倍利,则无法无天!」

胡濙写完之后,继续写道:「创业固难,守成匪易,方上履极,日夜忧勤,既无土木之壮、亦无声色之娱,文事则经史在御,武备则车驾待边,揆文奋武。」

「虽曰守成,实同开辟,而久道化成,风移俗易,必天下和乐,克致太平盛世。」

朱祁钰看到了胡濙写的内容,是越写越离谱,他敲了敲桌子说道:“胡尚书。”

“臣马上写完了。”胡濙赶忙回了一句,他终于把最后几个字补上,哪怕是知道后面的话,陛下不喜,他也要写出来。

朱祁钰拿过写的内容摇头说道:“又是这等美誉之言,删减便是。”

“前面还是用俗文俗语较为合适,省的读着就读混淆了。”

“今天的盐铁会议就到这里,市舶司和贡市皆以银币结算,不要那么小家子气,这些钱,终会回到我们手中,不是?”

“好了,散了吧。”

朱祁钰看着自己手中的盐铁会议本,今天想议论的话题,一个没议论,他本来想好好聊聊铸币税的事儿,但是只能等下次了。

上一篇: 春风吹[娱乐圈] 下一篇: 天价罪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