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就是亡国之君(437)

作者: 吾谁与归 阅读记录

走在街上,身前、身后俱是一张张百姓脸庞,车马粼粼,人流如织。

不远处隐隐传来商贩响亮的的吆喝声在揽客或者兜售货物、偶尔还有一声马嘶长鸣那是驿卒或者马鞍上插着军旗的掌令官、路边显然因为讨价还价出现了争执,街头小吃的香气扑鼻而来。

现在十二团营出动,朱祁钰每天操阅军马之事,迫不得已的停了。他只能乔装一番,带着缇骑上街来。

操阅军马而不得,那就操阅一下京师好了。

上次这么乔装打扮,还是上次。

人间烟火,自然有朦胧的诗意,也会有色彩斑斓的画卷。

朱祁钰停下了脚步,眉头紧皱的说道:“那是什么人?”

“穷民苦力。”兴安赶忙低声说道。

兴安不懂,明明是繁华盛景,陛下为何一眼就看见了那个穿着破烂草鞋,背着孩子,吃力的推着一辆独轮木车的穷民苦力。

明明街道如此繁华,明明街上人流涌动,可是陛下一样,就看见了那个已经渐行渐远的身影。

“穷民苦力?”朱祁钰的声音变得森然了几分。

辇毂之下,首善之地!

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机

兴安眉头紧皱,他经常能看到这些人的身影。

但是陛下如临九霄,自然是看不到,但是这些人真实的活着,就在这京师,就在天子脚下。

兴安低声说道:“谓曰穷民苦力,营无生计,惟于行贾辏集之区,百货灌输之地,肩挑背负,走进脚推车,日觅数钱以资衣食、父母妻子。”

“多为外乡人。”

乡在大明特指乡野之人,他们进城务工为生,在商贾、货物聚集的地方,肩挑背负,好一点的,还有个手推车。

朱祁钰深吸一口气,又吐了口浊气说道:“他们在家乡难道没有田吗?”

兴安眉头紧皱的说道:“怎么会有呢?他们在乡间无田无亩,也不住城里,多数都在城外民舍,仅租得陋舍蔽体,勉强能遮风挡雨,黧瘦疾苦。”

“若是丰年尚好,毕竟坊主商贾需要劳力做工。但是一旦到了灾年,便是出不得城,城外跟无依仗之所,城内亦不需劳工,几多苦楚。”

朱祁钰点了点头说道:“跟上去看看。”

朱祁钰一行有七个人,除了兴安和卢忠,还跟着四名跨刀的缇骑,也是普通打扮。

但是再普通,百姓们一看朱祁钰的样子,就知道大户人家,多是躲得远远的。

京师别的不多,唯独这势要豪右之家,遍地都是。

朱祁钰跟随着那名穷民苦力,来到了米行。

显然这穷民苦力,无处安置孩子,就把孩子的襁褓放到了门前,开始搬运车架上的米粱麻袋,一共七袋。

朱祁钰一直站在不远处,让一缇骑靠在孩童不远处的墙边。

这年月里,有的是偷孩子的人,若是有人伸手,在陛下面前犯罪,那必然是刀出鞘,人头落地的份儿。

街上可是有不少顺天府的巡捕在转悠,倒是没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偷孩子。

这劳力搬完了麻袋,坐在了角落里休息,朱祁钰示意兴安去买点饴糖、果奶之物,便走了上去。

“这位郎君,冒昧打扰。”朱祁钰走了上前,想和这壮丁好好聊聊。

劳力壮丁抱起了孩子,站了起来,满是警惕的说道:“莫叫俺郎君,叫我柳七就好,担不起。你要做甚?俺不卖孩子。”

柳七显然以为朱祁钰打算买他的孩子,所以才过来搭讪。

朱祁钰往后退了一步说道:“并不是打算买你家孩子,就是想问问你这营生如何。”

“你有所不知,最近陛下复设了通政司,我们是通政司的人,专门体察民情。”

朱祁钰拿出了一块信牌,习惯性的递给了兴安,兴安将信牌递给了柳七。

柳七看了半天,还了回去说道:“俺不识字,但是看你的打扮,的确是官宦人家,你要问什么?”

朱祁钰上次宣谕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这个皇帝,身份一旦被百姓知晓,百姓们颤颤巍巍的反而说不出什么。

现在朱祁钰摇身一变,成了通政司参议通政,正七品的官员,隶属于通政使王文管理。

当然这个官压根没有,天下独一份。

朱祁钰和柳七聊了几句家常,然后问道:“这一日劳作,可得几何?比之以前如何?”

柳七接过了兴安买的东西,终于乐呵呵的说道:“现在好多了,大皇帝整日里捣鼓新政,捣鼓的东西,俺们也不懂。”

“倒是捣鼓了不少新奇玩意儿,宝源局现在不打铜钱打银币了,很多商贾运货至京师,换那银币,这活儿多了,营生好了许多。”

“现在做佣,给这家米行推货,月可得九钱四分银哩,倒是能养家糊口。”

柳七显然不知道银币具体哪里打的,他还以为是宝源局打的,因为民间银币,多数都从宝源局出,他并不知道是兵仗局压的。

月可得九钱多银子,一年差不多十多两银子,日子算不上不能过。

按照顺天府劳保局定的劳动报酬计算,显然不够所需二倍,但是相差不是很远了。

朱祁钰再次问道:“为何不去城外参加农庄呢,城里这报酬似乎不太多。”

柳七逗着孩子听到朱祁钰的问题,反问道:“陕西有农庄么得?”

朱祁钰摇头说道:“自然没有。”

柳七理所当然的说道:“那不就结咯,陕西又么得农庄,俺是陕西人,京畿农庄不收俺们的。”

朱祁钰点了点头,农庄法除了京畿直隶、山外九州、福建,并没有在陕西推行,而且是有户籍限制的。

上一篇: 春风吹[娱乐圈] 下一篇: 天价罪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