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就是亡国之君(536)

作者: 吾谁与归 阅读记录

时人时常讥讽他胡濙,说他媚上,说他无德,现在好了,他这个无德之人都有了奇功牌,那没有奇功牌还要骂他的人,又该怎么算呢?

胡濙站直了身子,看着月台之下众多御史,志得意满!

上次胡濙如此志得意满还是上次!

要推到他建文朝进士及第的时候了,那时候,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可是这官场上四十年沉沉浮浮,胡濙自问,其实总是在人云亦云,没做什么贡献。

现在不会了,他有奇功牌一枚傍身了。

众多御史如丧考妣,面如土灰,这个无德的家伙,到底做了什么事,让陛下放奇功牌?

那可是奇功牌!整个文官朝堂里,只有于谦有那么一块奇功牌!

而且于谦马上就是武勋,不是文官了!

胡濙看到那班御史的模样,更是笑开了花,这帮家伙,整天就知道咋咋呼呼,不想着什么叫做惓惓以生灵为念,为天下苍生谋福。

陆子才并未上月台,这本奇书乃是由胡濙一力完成,胡濙愿意把他们的名字写到上面,他们已经很是感激了。

朱祁钰又拿了一枚头功牌,示意陆子才上前来,他将头功牌挂着了陆子才的身上,满脸笑容的拍了拍陆子才的肩膀说道:“很好,辛苦陆院判了,欣院判那枚,会快马送至集宁府。”

“很好!”

这本书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卫生预防,另外一个是简易方。

卫生预防,方面共计四卷,衣食住行方面,面面俱到。

简易方八卷,主要是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病症的一些处理方法。

而且是用俗字俗语所写,十分通俗易懂。

“这书又要有人置喙说什么旁门左道了。”朱祁钰拿着第一卷爱不释手。

胡濙能活到八十多岁,七十有六而不衰,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胡濙俯首说道:“臣写的卫生之道句句都是离不开论语,他们如何置喙旁门左道乎?”

“比如《论语·季氏》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臣以此延伸谈论日常起居,生活秉性。”

“比如《论语·乡党》曰: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臣以此展开,讨论吃饭吃什么,他们又如何反驳呢?”

“臣开头就写了,子曰: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以此展开谈论如何预防疾病,他们如何喋喋不休呢?”

胡濙始终秉持的理念是:礼法岂是不便之物?那自然是因时而变。

胡濙是十分擅长变通的。

他要写疾病预防手册,然后用孔夫子打头阵堵一帮仕林的嘴,然后用岐黄之术,行生民之功。

朱祁钰拿着进表稿想了许久说道:“胡尚书以为这书,是卫生预防卷重要,还是主简易方卷重要?”

一个是卫生预防,一个是简易方治疗。

胡濙认真的思考了许久,虽然简易方有八卷,但他还是俯首说道:“还是卫生预防卷,更重要一些。万事,防患于未然。”

第三百零三章 再赏一块奇功牌

天明节大明京师会放夜七日,直到上元节结束,上元节有灯会,百姓们可以在这七日内,随意出入坊门,不设宵禁。

天明节,意思是天亮了,太阳再次升起了,大明建立了,不用再受元宽纵之祸。

宽纵之祸甚烈。

那些士大夫们总是在想方设法的忽悠皇帝,按着他们的规则行事,比如李代桃僵,将宽纵改为宽仁,比如从元季开始的止投献之风。

止投献,就是仕林的学子们,在衍圣公的带领下,不断的对抗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的征召,建立了牢不可破的联盟,最后形成了一股风力。

风力,在大明指的是风宪之力,舆论之力。

服从皇帝诏命,会被鄙视为阿谀小人;和皇帝对着干,是品格高洁刚正;提议增加赋税,固要被骂成狗彘。

这种风气一直到了明末,天启五年时候,依旧屡禁不止。

天启五年董应举,经理天津至山海关屯田事务。

董应举是个老实人,当时大明惨败,广宁丢失,无数辽东百姓逃入关内。

董应举以一年时间,安置东北流民一万三千户万户于顺天、永平、河间、保定一带。

他动用天启皇帝派的银子,买民田十二万余亩,连同闲地共十八万亩,广招流民耕种,并开水渠、修堤防。

连同住舍、仓库、坊圃、运输工具等设备,最后赚了两万两白银,五万五千万石粮食回朝复命。

次年,董应举就因为党争二字被罢官了。

那些帮助董应举安置辽民的百姓,所有卖田、租借仓库、坊圃、牛马、车的乡民,都被父母官打了三十大板。

罪名亦是投献。

董应举在奏疏中说:「乃不肖有司禁吓士民,以地予屯者目为投献,有意兴屯者诟以奉承。嗟嗟此国,何事而相梗若尔,以助屯为奉承,则必以抗屯为风力矣。以抗屯为风力,则必使国无屯,呼吸生变而可矣。」

帮助董应举屯田的乡民中,「陈文表被责几毙,向臣泣曰:县官谓我投献故耳,臣不胜惨然。」

陈文表最后被地方官员打死了。

另外一个蔡村的崔光壁就租赁了仓库,被打了三十大板,是所谓:「诟曰:汝奈何以房投献伊?」

这种止投献的风气,贯穿这个大明朝的史料之中。

但凡是朝廷想干点什么,都会被这种止投献的风气剎住车,仕林美名其曰清流,贞义直谏。

上一篇: 春风吹[娱乐圈] 下一篇: 天价罪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