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559)
赛因不花听懂了这个意思,李代桃僵,但是他满是疑惑的问道:“为什么这么麻烦,我们直接过去救人就好了,反正看守一天才会去一次。”
王复反问道:“这么做很困难吗?我的意思是将渠家人打死,李代桃僵这件事很困难吗?”
赛因不花摇头说道:“不是困难,是我们没必要那么麻烦,直接救出来不就好了?”
王复听到没有困难,才知道是赛因不花嫌麻烦,而不是困难。
他笑着说道:“若是直接救出来,瓦剌人就会更换羁押的地方,以后就没法营救墩台远侯了。”
“麻烦就麻烦一点吧,若是不难办,就尽快办吧。”
“我得去应付下心急的大石了。”
王复要去龙庭中帐复命,也先面对大皇帝的步步紧逼,非常的迫切,这种迫切的心态,是为人主最要不得的事儿。
但瓦剌得想办法守住龙庭,否则就只能西进了。
西进说得好听,不过是逃跑罢了。
王复在瓦剌的待遇极好,他甚至有雨伞,可以撑着伞去龙庭中帐。
道路已经变得略微有些泥泞,但是一些孩子还在外面疯跑,这种天气里,还要疯跑,是要伤风感冒的,以和林的条件,决计是得不到好的照顾,最后一命呜呼。
二十个孩子只有一个可能成年,不是笑话,而是事实。
他们的父母终日忙碌,但是收获寥寥,根本无暇照顾这些孩童,放任他们如同野草一样生长着。
仅有的劳动报酬,那些牲畜,还会被奴酋们卖去宣府,换取那些象征着财富的银币。
王复在这一刻,深刻的认识到了,为何大皇帝对势要豪右之家常常怀有警惕。
瓦剌的这些台吉、奴酋们,和大明的那些势要豪右之家,做的事一模一样。
王复思考了很多,走进了龙庭中帐之中。
也先在烤火,在春天里,也先依旧裹着大氅,烤着火盆,他看到了王复,眼神终于明亮了几分说道:“王资政,近些日也内外观察了一番,可有良策?”
王复笑着说道:“自然有。”
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门迷醉权贵喜,囹圄沧桑生民怨
王复已经遍查和林的内外情况,写成一分手札,他准备按照约定的方式,送去了大明。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要去查一查北海的夜不收的亡魂几何,以送去京师,哪怕是衣冠冢,也是冢,也算是交待。
北海的夜不收都是硬骨头,很多人死在了北海,王复想想办法,把这些人的名册送入京师。
当然,只有一天,对瓦剌犁庭扫穴,方能让英魂方能安眠。
对于如何颠覆瓦剌,王复有着自己的一套想法。
相比较大明,瓦剌有位更加心急的大石也先。
瓦剌的情况并不太好,自从宣府之战失败后,瓦剌人不得不进入了防守的姿态,这种防守的姿态,导致瓦剌在草原的威望大减。
之前,瓦剌在土木堡之战的大胜特胜所积累的威望,已经被消耗殆尽,如果再没有新的大胜,那也先的可汗梦,将会破碎一地。
所以,瓦剌需要大胜、瓦剌需要可汗之位、瓦剌更需要重整旗鼓。
王复笑着说道:“大石,某有上中下三策,可振兴瓦剌大势。”
也先深吸了口气,上中下三策,瓦剌的局势已经颓废至此,居然有三策可救吗?
王复没有多卖关子,笑着说道:“首先这上策。”
“大明军队大军撤出了河套地区,只有四威团营驻守河套地区,瓦剌大军等到秋高马肥,从夏盘营向集宁河套地区进攻,一举收复丢失之地,瓦剌何愁大皇帝兴兵呢?”
也先愣愣的看着火盆,叹息的说道:“我知道这的确是上策,但是因为阿剌知院和渠家人在集宁和河套搞得那些事,已经再无攻伐之可能了。”
也先生出了王复也不过如此的想法。
他不知道打集宁、打河套是上策吗?
现在别说打了,派出去的奸细都是石沉大海,现在这两个地方的人心向背,岂止是用大军征伐可以攻打的吗?
最主要的问题,打不过。
也先也承认,这是上策,但是他执行不了。
韩政在东胜卫炸毁火药库趁乱袭击东胜卫,是不是上策?
也是上策,而且因为渠家人的关系,真的炸毁了东胜卫的火药库,但是打不赢,能怎么办呢?
王复笑而不语,他笑着说道:“某还有中策,或征伐、或联盟,将鞑靼和兀良哈部,再拉拢到我瓦剌帐下,比如这拉拢,或许可以暂且答应鞑靼人立小王子为太子之事。”
“得先拉拢,要不然等皇帝出兵讨伐我们的时候,他们就是皇帝的鹰犬。”
也先再次叹息,这策也是好策,但是他做不到。
且不说他自己的野心,就是瓦剌的各部台吉,他也先不称可汗,各部台吉也肯不答应。
但是这可汗之位,乃是鞑靼人最后的脸面,人家鞑靼人就靠着这个黄金家族的后裔这几个字,趁着最后的面子,依靠着草原无不怀念元昭宗活到了现在。
唯有征伐,将脱脱不花擒杀,这件事才能又解决的办法。
王复不动声色,这两策要是好用的话,他就不会说出来了,换句话说,他就是在讲很有道理的废话罢了。
读书人最擅长什么?看起来很有道理的废话。
王复脸色变得无奈的起来,颇为感慨的说道:“某依稀记得当初大石在京师之地,何其意气风发,这短短三年时间,瓦剌局势已经糜烂如斯。”
“那我还有下策,就是寒碜了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