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633)
没过多久,内承运库送来了盐铁会议的记录,厚厚的一大摞,让朱瞻墡额头青筋直跳。
“陛下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朱瞻墡看着那厚重的盐铁会议记录,哀嚎了一声。
罗炳忠看着朱瞻墡,也知道这位殿下,清闲日子过惯了,这么忙碌,他还是第一次。
他眼神闪烁的说道:“殿下啊,有件事我得跟你说,最近京师谣传,陛下亲征前一日有流星,乃是不祥之兆。”
“殿下以为呢?”
罗炳忠的手又摸向了腰间。
朱瞻墡满脸怒气,厉声说道:“钦天监已经说了,寻常天象!就是寻常天象!”
“锦衣卫干什么吃的!五城兵马司的人干什么吃的?陛下前线征战,有人在后面嚼舌头根儿!就该把他们的舌头给拔了!”
“让顺天府立刻贴出告示,依大明律:凡造谶纬、妖书、妖言,及传用惑众者,皆斩!”
“你持孤的腰牌,前往锦衣卫衙门和五城兵马司!若明日还有这等风言风语,追查此事,一查到底,无论是谁,尽数抓捕入天牢!”
“好好的日子不想过,非要把水搅混了,浑水摸鱼!把大家的好日子都搅和了?!”
“蠢!愚不可及!”
朱瞻墡的愤怒是肉眼可见的,他本来就是如坐针毡,这等妖风一起,如果不加以制止,马上天人感应那一套了。
这种事,必须要出重拳!
要是陛下回京,听闻有什么襄王天命所归的谣言,他还活不活了?
罗炳忠的手离开了腰间,颇为失望的说道:“臣领命。”
“唐贵人的父亲唐兴唐指挥使回京了,在外面候着。”罗炳忠笑着说道。
朱瞻墡一听松了口气说道:“好,好,回来的好!请,快请,把查谣言之事,交给唐指挥使。”
“陛下终究是念及了亲亲之谊,没让孤为难啊,还派了一把刀回来,甚好,甚好。”
什么叫戚畹周亲同气,拳拳之心?
唐兴虽然不能和汗马功臣相提并论,但也是外戚,皇亲国戚,身份地位特殊,还是锦衣卫的指挥使,这回了京,他朱瞻墡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唐兴和朱瞻墡叙话之后,便回了小时雍坊,准备休息一夜就开始督办谣言之事。
但是唐兴真的去查的时候,这种风力却是消失的一干二净,根本无从查起。
京师是天子脚下,大明至善之地,有太医院岐圣门廷,锦衣卫办案,提供线索,还给银币。
顺天府都贴了告示,若是再有这等风力形成,那就太不给锦衣卫和太医院面子了。
唐兴颇为失望,这个襄王,实在是太擅长自保了!
而此时石亨领着兵马来到了黄河准备渡河。
他做好了叛军半渡而击的准备,但是大河的对岸,连个人影都看不到。
“石彪,你领五百人马做前锋,渡河之后,立刻摆开阵型。”石亨深吸了口气说道。
第三百四十四章 来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
石亨一直等到了石彪的五百人站稳了对方渡口的滩头之后,才令大军分批渡江。
“于少保在此,石某先行。”石亨散出去了不少的斥候,但是并未发现黄河北岸,有任何的设伏的迹象,这让石亨面色颇为古怪。
但是于谦在北岸坐镇,自然无碍。
他决定第一批渡河,即便是出现了半渡而击之事。他也坚信可以等到下一波的援军。
徐州之战,一触即发。
石亨带领万余人,乘坐两百多条大船,开始渡河,这些大船是从河南征调,自开封府至砀山渡。
石亨下了船之后,立刻开始整军备战,等待着敌人的出现。
可是他左等右等,始终不见人出现。
这让他疑窦丛生。
叛军在哪里?
驻扎在徐州的守将是宫聚,宫聚在宣德九年官至都指挥,协助总兵官方政、参将蒋贵镇压松潘番人三十余寨。
正统六年,宫聚以右参将从王骥、蒋贵攻麓川。
十四年,宫聚以都督同知,佩平蛮将军印,做王骥副官,第三次攻麓川,兵逾孟养。
而后任贵州总兵官至今,乃是王骥嫡系中的嫡系,而且多有战功,按理来说,也不是不知兵的人,大军渡河这么大的动静,居然到现在还没反应?
大军都已经渡河了,敌军人呢?
石亨派出了斥候,命令大军严阵以待,开始安营扎寨,六万余精锐,用了将近一天的时间,度过了黄河。
当营寨完全扎好的时候,叛军依旧未曾有身影。
砀山渡距离徐州不过两日路程,但是斥候始终看不到有任何敌军活动的迹象。
石亨和于谦坐在了中军大帐,对着堪舆图,琢磨着敌方可能在哪里设伏。
“咱们是不是想多了?他们压根就龟缩在城里,不肯出来,想要依城而守?”石亨想到了一种可能。
于谦频频点头,肯定了石亨的想法,但还是十分忌惮的说道:“我同意你的看法,但是我们也要多加小心,我们不能小瞧任何一个敌人。”
“即便是他们真的在徐州城内盘踞不出,我们也要小心谨慎,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石亨十分郑重的说道:“传令下去,夜不卸甲,加强巡防,防止敌军夜袭!”
夜袭这种事,虽然不大可能发生,但是还是需要防备。
石亨当初在京师保卫战中,就夜袭了瓦剌人,驱散了汉儿军,导致瓦剌人攻城的时候,没办法用汉儿军做炮灰。
他作为主帅,亲自巡夜到了子时,才去休息,于谦在军营里,点检了火药粮草等物,眉头紧皱的看着徐州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