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就是亡国之君(684)

作者: 吾谁与归 阅读记录

“不错。”

朱祁钰拍了拍魏国公徐承宗的胳膊,打掉了他身上的一些雪花,满是笑着说道:“小道终究是小道,能用一时,用不得一世,魏国公,日后还是需要多多学习大道之行。”

“三倍利,则无法无天,他们已经被利益蒙蔽了双眼了。”

徐承宗俯首说道:“臣谨遵教诲。”

日后财经事务的邸报每天都要看看,陛下的财经事务果然是大道之行。

朱祁钰满是笑意的说道:“这么大的雪,天赐的发财良机啊!”

到底是他们的发财良机,还是朱祁钰的发财良机呢?

这就涉及到了财经事务谁更懂的问题。

朱祁钰笑着说道:“你回吧,接下来的事儿,朕来做便是。”

“臣告退。”徐承宗俯首离开。

朱祁钰则入了城,先去紫禁城的后山,看了看煤山,南京城没有万岁山,但是此时的煤炭已经堆积如山了。

在十五日左右的时间内,陆续会有十五万吨左右的煤在这里集散。

卢忠面露凶狠的问道:“陛下,要不要现在动手?抄家灭户?”

朱祁钰摇头说道:“不用,你知道人这一生最大的悲剧是什么吗?是人没了,钱没花掉吗?”

“不,是人还在,钱没了。”

朱祁钰的眼神中闪过了凶狠。

这次他们如此猖狂囤积,其原因就是几乎所有的商贾都参与到了其中。

这种集体行为,法律无法惩戒,因为法不责众。

但是朱祁钰可以让他们破产,比死了还难受!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活在世间的每一天,都是挣扎。

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宾客

朱祁钰回到了乾清宫里,开始处理考成之事,累计了两天的考成,十分的繁琐。

案牍堆积成山,陈婉娘在掖庭之内,只能深深的叹息。

大明摊上这样勤勉,而有办法的君主,是大明之福,但是却是苦了她这相思意,趵突泉再美,陛下看都不看一眼,又有何用。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寒蝉凄切。

天更冷了。

正阳门外,山川坛下,秦淮河畔,有一处,名叫神乐仙都。

此处原先是真武大帝行宫,洪武十二年,太祖高皇帝敕谕改建为神乐观,设了一澧泉井,乃是洪武、建文、永乐三朝到天坛祭天时所用之净水出处。

神乐观,原为郊庙习乐之所,但是随着迁都诸事,南京诸多祭祀停罢,这神乐观,便慢慢被废弃了。

但是此处在秦淮河畔,又是南京教坊、习乐所在,而且水流缓慢,慢慢的聚集了起来一个小小的妓馆,便形成了百多妓馆环绕之地。

来自天南海北的商贾,若是南衙待不得,就会出京,至这神乐仙都取乐。

当真是神仙去处!

即便是夜色,即便是大雪,一众妓馆却是人满为患,摩肩擦踵。

京郊无宵禁,自然是彻夜狂欢。

无数的风流韵事在这神乐仙都,一次次的上演人间悲喜。

神乐仙都,有数十楼阁,上所有六,中所十六,小所五十,娼妓数千人。

而这秦金楼是上所,就是这神乐仙都最豪奢之所,有金陵销金窝,动掷千万镒的别称。

而此时的秦金楼的包厢之内,一片火热,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这天大雪,砚冰坚,煤炸价格翻上天,这陛下即便是知道我等在此发财,还能如何?”

“这么多人!法不责众!”

说话的人来自两淮,乃是两淮盐商扛鼎之人,两淮总商胡玮铭。

两淮的盐商根据家财不同,却是等级分明。

比如小商贾的窝商,就是租赁或开办盐窝,被称之为窝主,他们雇用盐丁,日夜煎盐,颇为辛苦,却赚不到几个钱。

再之后便是运商,他们掌握着窝价和盐价,手里握着盐引,四处奔走租取引窝,凭盐引到指定盐窝取盐,在贩往指定的“引岸”贩售。

而且常常携带大量私盐,更多叫他们私盐贩子。

窝主常常自己煎盐,是个苦差事,运商也需要四处奔走。

但是场主们,场商们,则完全不必了,他们在各个钞关码头设置引岸,向盐丁灶户收购食盐,转卖给运商的中间商人。

场商具有收购盐场全部产盐的垄断特权,这个特权怎么来的?自然是官商勾结而来。

场商往往两头低买高卖,赚的盆满钵满,残酷朘剥食盐生产者而攫取利益。

而场商之上,才是总商,又叫商总,乃是场商们每年选出一人,报给朝廷,乃是盐商中实力最为雄厚之人。

总商胡玮铭,却不是扬州商贾,而是来自陕西。

晋商、陕商、徽商,在这边地头上,从西汉争利争到了明初。

胡玮铭执掌盐商牛耳。

如果按照朘剥和朘剥式积累的财经事务运作方式,去定义,他们的这种运作方式,难道不算是资本主义吗?

必然算作是。

胡玮铭继续说道:“陛下说允许发财对吧,那我们这只是倒买倒卖,这价格飞涨,是供需导致。”

“陛下无论如何也不能治我们的罪,否则陛下哪还是金口玉言!”

吴炳建点头说道:“皇帝食言,就是失道,这几日下大雪,不几日化雪了,天气就变的极为寒冷。”

“马上就过年了,陛下难道舍得南京城百万之众,无煤可用,处处都有冻骨?”

“到时候,天下皆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

吴炳建乃是宁波海商总商。

上一篇: 春风吹[娱乐圈] 下一篇: 天价罪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