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799)
朱祁钰点头说道:“朕躬安,坐,胡尚书看一看,琉球来的奏疏。”
胡濙带上了老花镜,看了许久说道:“陛下,岳谦等三人厉害。”
“琉球国请官请兵,这件事胡尚书怎么看?”朱祁钰有点拿不定主意的说道。
“开疆之功,琉球国王所请,乃是为琉球百姓所请,臣以为善。”胡濙先对这件事发表了他的看法,话锋一转说道:“但是不能操之过急。”
“臣以为先派吏员前往,然后给官给兵,最后再郡县琉球,正如当初郡县交趾一样。”
朱祁钰不住的点头说道:“朕也是这么想的,先派使臣前往,了解周详详情之后,再做打算。”
“胡尚书真是老成谋国。”
胡濙赶忙俯首说道:“陛下谬赞,臣惶恐。”
“当初永乐年间郡县交趾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臣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一切皆可祖宗之法,胡濙的意思很明确,什么不征之国?
安南不是不征之国吗?后来不是照样征了吗?还把交趾郡县化了。
时代在变,祖宗之法不是墨守成规,而是领悟其精神,适应当下的情况,对政策进行调整。
多离谱的事儿,列祖列宗都干过了,陛下大胆做,礼部这边已经撒完水了,陛下一声令下,就可以开始洗地了。
朱祁钰又拿出了李宾言的奏疏递给了胡濙。
胡濙看到半截,脸色变得通红,吹胡子瞪眼愤怒的喊道:“三倍利,无法无天!简直是无法无天!陛下,他们简直是…无法无天啊!”
胡濙这张嘴多能说啊,能让胡濙词穷,可见这件事让他多么的愤怒。
能让胡濙如此愤怒,自然是他看到了大明军队在犒赏三军之时,使用腐烂猪肉,最终死了三百余人。
打完舟山海战还没死三百人呢!这吃了犒劳,结果一命呜呼,这已经过了胡濙能够忍耐的底线了。
“该死!该死!陛下,连坐吧!”
“不族诛几家,如何彰显天威!”
胡濙气的脸都红了,能让礼部说出连坐两个字,可见胡濙多么的愤怒。
胡濙拍着手中的奏疏,余怒未消的说道:“平江靖海,为了谁?还不是为了海贸民生?他们可倒好,不干活,还拖后腿?!简直是岂有此理!”
朱祁钰示意兴安去泡杯茶,无奈的说道:“朕之前就有预料到这种事,专门下旨让李宾言去教谕商总,莫要自误,莫要自误,他们是怎么做的?”
“唉。”
胡濙十分确信的说道:“陛下,这必需得杀,否则兵部都要连章上奏的,打了胜仗的庆功宴上死了三百人,这要是不处罚,日后谁还当兵?”
之前郝仁案,喜事丧办,这次庆功宴,又喜事丧办。
虽然这次涉及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一次就要斩上千人之多,但是不杀不行。
朱祁钰理所当然的说道:“朕没说不杀,查补清楚之后,不冤枉好人,但是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坏人。
“南衙风力,胡尚书以为李巡抚能抗得住吗?”朱祁钰还是很爱惜人的,李宾言那个憨直性子,别到时候事情闹得不可收拾。
胡濙认真的思索了一下,笑着说道:“臣以为李巡抚既然敢做,那肯定是有所准备,也已经经历了那么多事。”
“让他试试看呗,反正有陛下在,事情不会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朱祁钰忽然疑惑的对着兴安问道:“于少保最近在忙什么呢?”
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见
“臣也不太清楚。”兴安无奈的说道。
于谦的事,不在司礼监的职权范围之内,一直很有分寸的兴安,并没有过多的关注于谦的所作所为。
有些东西是兴安不太能碰的,比如监视于谦,或者打听于谦在做什么。
陛下并没有授予他这个权力,在当初安排九重堂的防卫的时候,陛下从京营中挑选了二百铁林军,而不是从锦衣卫。
陛下是一个很明确的人,并不需要猜度。
比如陛下就下令让他杀掉金英、曹吉祥这些内宦,完全换掉慈宁宫的内宦,上下监视稽王府等等。
陛下的命令总是十分明确的,比如治好稽王世子的疾病,不要让太医院误判。
陛下很少端着架子,玩圣心难度那一套。
所以,兴安并不监视于谦,无论是朱祁钰、兴安、卢忠,还是朝中的大臣,也决计不会相信,于谦会做出什么违背大明利益之事,比如谋反。
这一点上,没有人会怀疑。
“胡尚书知道于谦在做什么吗?”朱祁钰换了个人问。
胡濙是大明朝堂的常青树,耳目众多,若是于谦要办什么大事,那肯定会和胡濙沟通一番。
但是胡濙摇头说道:“臣也不清楚于少保最近在做什么。”
朱祁钰想了想说道:“那就让于少保来回答一下吧。”
这就是朱祁钰的做法,既然好奇,那直接叫来问问便是。
于谦人在讲武堂,虽然没有在聚贤阁,但是他是祭酒,最近他除了讲武堂诸事以外,的确做了不少的事儿。
兴安疑惑的说道:“于少保,最近很少和陛下下棋,是在忙些什么?不是咱家要问的,是陛下要问的。”
于谦笑着说道:“既然如此,就跟着大珰走一趟吧。”
他站起身来,从柜子里拿出了几卷画,笑着说道:“走吧。”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于谦俯首行礼,满是笑意。
朱祁钰点头说道:“朕躬安,坐。”
于谦也没等朱祁钰发问,而是将手中几卷画递给了陛下,笑着说道:“臣最近在研究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