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81)
也先看出了这支精骑,也到了式微的时候,带着万余骑兵,便向朱祁钰冲去。
朱祁钰一看,立刻调转马头,对着卢忠说道:“狗急了要咬人了,快撤!”
“驾!”
卢忠双手松开了缰绳,立刻取下腰间两侧钲和小锤,开始用力的敲着。
鸣金收兵,锦衣卫闻风而动,向着德胜门的方向,快速撤退,但是并未乱了阵脚,且战且退,偶尔还会向身后射箭,阻拦追兵的步伐。
朱祁钰等十三人的甲胄最重,跑得最慢,他们也落在了最后。
当最后一个锦衣卫冲进了民舍之中,朱祁钰才带着十三骑撤到了民舍之中。
锦衣卫忙于作战,他们听到了鸣钲之声,就开始撤退,等到下马的时候,他们突然意识到,大明的皇帝,在为他们殿后!
缇骑们反应过来之后,瞬间就惊出了一声的冷汗。
朱祁钰翻身下马,将缰绳递给身边人的时候,才注意到锦衣卫们,本来都在地上蹲着。
人累极了就想要蹲下,甚至坐下,因为朱祁钰就这个想法。缇骑们看到了朱祁钰归营,齐刷刷的跪在地上。
锦衣卫门看到了朱祁钰安然无恙,才松了口气,一个军士带着哭腔,大声的喊道:“臣等万死!”
“臣等万死!”
“这不是打赢了吗?怎么还万死了?这是做什么?”朱祁钰打开了板甲上的面罩,这玩意儿的视线,真的太差了。
四十多斤的甲胄,在开始的时候,还不觉得有什么,但是越打到后面,越觉得沉重。
卢忠认真的想了想说道:“陛下殿后了。”
“大明军令,精骑殿后,我们穿着板甲,比他们抗揍,我们殿后不是应该的吗?”朱祁钰喘了几口大气,看着远处追来的瓦剌人。
“站起来!不许跪!”
锦衣卫的人群中左看看右看看,却是没人敢起身。
他想了想大声的喊道:“起来,仗还没打完!瓦剌人已经追到了民舍外了!”
也先亲自率领的怯薛军,一步步的接近了德胜门外的民舍。
怯薛军曾经是蒙古最强的军队,意思为班直戍卫,大约等同于大明的锦衣卫。
城头的子母炮再次咆哮着,对瓦剌人的军阵再次展开了新一轮的轰炸。但是瓦剌人这次都是骑兵,机动性极强,杀伤力极为有限。
在漫天的铅弹落在了瓦剌阵中和民舍之后,轰出了一片的废墟。
也先率领的马队,终于接近了德胜门外的民舍,他高举手中的弯刀,大声的喊着:“杀一人得五十两,牛三头!受封百户!世袭罔替!”
为何有人愿意做先登军?
因为先登军会获得世袭罔替的爵位。
比如清朝大贪官和珅的祖上,就是一个先登军,家中世袭的是三等轻车都尉。
也先的怒吼,让军队的军心大振!
瓦剌人的军队,嘶吼着踩着废墟,准备夺下德胜门外的民舍。
而迎接瓦剌人的则是大明的火器齐发!火箭弓弩多如飞蝗般地射向瓦剌大军!
“砰!砰!砰!”的射击声在战场上传了老远老远,而都督孙镗从西直门外赶到战场,前后夹击!
战场形势不妙,也先立刻鸣金收兵,瓦剌精骑,四散而逃!
朱祁钰找到了指挥作战的于谦,摘掉了沉重的笼手,不屑一顾的说道:“瓦剌人,不过如此。”
不过他用撑着身子,扶着凭栏,双手不停的颤抖着,整个人都在抖动,他的胸口剧痛无比,挥舞钩镰枪的时候不觉得,下了阵反而生疼。
疼的他满头是汗,但是他是皇帝,不能失了仪态,那么多锦衣卫、京营、老营的军士都在看着他,他只能硬撑着。
好想蹲下,好想坐下,好想躺下啊!朱祁钰额头沁出了汗,他死死的盯着前方的战局。
可惜,大明军士未能咬住也先的怯薛军,只能看着狼头大纛越来越远。
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为
“什么不过如此!太危险了!”
于谦已经出离的愤怒了!
这么冷的天,他已经出了一身的汗,朱祁钰在前面兴风作浪,他在后面看的,比朱祁钰还要紧张万分。
那十三骑板甲骑卒,冲向瓦剌步战的时候,他的心都快跳出嗓子眼了。
这么大年纪了,谁能受得了这种刺激?!
幸好,十三骑踩踏之后,立刻转向,而之后,于谦的视线一直没有离开过大明皇帝。
于谦的声音颇为严厉,他极其愤怒的拍着凭栏,大声的喊道:“陛下乃是万金之躯,大明江山社稷系于一身!”
“如此儿戏的在战场上驰骋,万一出点什么事儿!就是大明江山社稷之动摇!”
“上皇被俘,天下震荡,陛下可曾想过,若是被勾枪拖拽下马,又会怎样!”
“陛下岂可如此草率行事,至大明家国于何处!”
这是真急了。
他看着远处四散而逃的瓦剌精骑,看着那在风中张狂的狼头大纛,十分平静的说道:“太上皇的龙旗大纛就竖在阵前,你让我大明将士怎么办?”
“家门不幸,只能朕亲自上了,除了朕,还有合适的人选吗?”
于谦大声的说道:“臣已与石总兵商议好了,开炮的命令臣来下,阻拦骚扰之事,由石总兵来做。”
“不妥啊。”朱祁钰连连摇头说道:“满朝文武非议汤汤,天下悠悠之口,于尚书,又如何行于世间?”
“打退了瓦剌人,东南福建依旧有百姓起于义,西南麓川依旧是多事之秋。”
喊两句社稷为重,君为轻,天下读书人读过《孟子》的读书人都会说,但是做出来,那就是天天悠悠之口,口诛笔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