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就是亡国之君(85)

作者: 吾谁与归 阅读记录

而此时的郕王府内,朱祁钰正在认真的比对着堪舆图,理解着于谦的布置。

于谦对于如何追击瓦剌撤退,在瓦剌人撤退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击毙伤敌人,做出了一连串的安排。

石亨将前往清风店,清风店乃是从西直门外通往紫荆关的必经之路,他将在此处设伏,最大程度上击伤瓦剌军。

而范广将带兵前往固安,刘安带兵前往霸州,这两处,乃是瓦剌人南下的必经之路,如果瓦剌不甘失败,孤注一掷南下,这两地,互为犄角,可防备瓦剌人继续南下劫掠。

而都督孙镗,则带人前往延庆卫,延庆卫就是居庸关,孙镗前往居庸关。

孙镗是为了接应杨洪,防止瓦剌人盘踞内三关,切断大明与山外九州之联系,谋求山外九州的图谋。

打通京师、居庸关、宣府,则代表着京营可随时由居庸关进入山外九州,驱赶瓦剌。

这种种的安排,可谓是面面俱到,诸多将领,莫不是心服口服。

“怪不得王直要说面对这样的残局,就是一百个王直也不如一个于谦啊。”朱祁钰放下了手中的奏疏,看着堪舆图上的标记,颇为感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国也是如此。

于谦已经在写新的奏疏了。

关于如何重建山外九州防务的诸多事宜提出了他的意见,而这些意见,要当杨洪进京之后,才会具体讨论。

尤其是于谦提出了恢复山外九州军屯之事,让朱祁钰颇为意动。

“陛下让臣查的事,臣查清楚了。”兴安低声说道:“前段时间散播传言,最开始起与燕兴楼,燕兴楼是皇庄,隶属于乾清宫,背后的人,是之前的内相王振。”

“但是王振已经被樊建军锤死在了土木堡。”

“所以散播传言的是能够调动这燕兴楼的人吗?”朱祁钰敏锐发现了事情不对。

兴安俯首说道:“是喜宁,之前的内官监太监。”

“又是这个喜宁!”朱祁钰声音里带着愤怒。

喜宁带路杀掉了大明在紫荆关的守将,才致使紫荆关在混乱中失守。

他认真的想了想说道:“告诉于尚书,通传三军,斩喜宁者,赏金五千金,秩晋千户!”

“朕只要他的项上头颅!”

“臣领旨。”兴安俯首称是,犹豫了下才说道:“那这燕兴楼还开不开了?”

“酒楼狎妓,三教九流混杂之所,也是消息最灵通的地方,若是不开了,着实有点可惜。”

“开着吧。”朱祁钰倒是没犹豫,既然兴安有意,想要接手,那是最好不过的事了。

他看兴安的脸色依旧有些犹豫,疑惑的问道:“还有什么事吗?”

兴安犹犹豫豫的说道:“皇太后差人说,陛下得空进宫一趟,说是有要事相商,臣以军情如火,并未答应,只说了通禀。”

“哦?”朱祁钰一愣,眉头紧蹙的看着阴影中,偌大的皇宫。

“什么事?皇太后说了吗?”

兴安低声说道:“宫里的宫人说,是太上皇后想要让皇太子认太上皇后为嫡母,这样太子就是嫡子了。”

兴安说的非常小心。

他继续说道:“但是太上皇后钱氏最近没什么异常,坤宁宫太监说,这是孙太后的主意。”

于谦告诉兴安,作为陛下的近侍,说话要有分寸,陛下不问就不说自己的意见,最重要的是把事情说清楚,让陛下圣裁。

兴安就把事情说得很清楚。

皇太子是朱见深,他的母亲是宫里之前的周贵妃,认钱氏为嫡母,这件事不简单啊。

朱见深作为庶出本身无继承权,但如果认了钱太后为嫡母,那就可视作嫡出。

这代表什么?

眼瞅着大明新皇帝的威势越来越重,看来宫里也有了点动作。

“陛下,该怎么办?”兴安俯首问道。

第六十六章 南下!南下!南下!

朱祁钰重重的吸了口气,平复了下自己的心情,平静的说道:“此事战后再议,此时瓦剌围城,徒惹纷扰。”

“征南大将军陈懋好像还兼宗人府事吧,就以宗人府事不在京师为由,先推回去。”

他晃了晃身子,站了起来,来到了堪舆图面前,这些问题的症结,其实就是朱叫门。

朱叫门死了,天下太平。

于谦的军事部署,非常的得当。

于谦提出的迎杨洪勤王军入京,防守固安、霸州一带,防止也先狗急了跳墙,深入大明腹地,石亨跑去清风店设伏。

这些部署,都很好。

美中不足的是,于谦绝口不提,也先跑到塞外后,如何追剿之事。

于谦除了顾虑朱祁镇这个太上皇在敌营之中外,他还建议朱祁钰任命石亨和杨洪分领镇朔大将军印,一人至宣府,一人至大同,互为犄角,防止也先再度南下。

在所有的部署中,唯独没有主动出击的规划,一眼望去,全是防守。

北京三大营建立至今,京营每次出战,考虑的都不是赢不赢的问题,而是考虑如何才能够赢得漂亮!

如何展现大明军队超越时代的军事力量,宣扬大明国威。

但是土木堡一战,精锐尽丧,从永乐朝攒下来的武将皆殉国死难。

怎么主动出击?

虽然京师一役,大明依托有利地形和火器之威,连续打下了胜仗,但是预备役战斗力疲弱也是事实。

在德胜门之战,有大明马队为了抢攻,带人冲进敌阵,却被打得人仰马翻,差点被败退的也先精骑给反扑回来。

比如在西直门外,都督孙镗带领的军队就被卯那孩打到了城门下。

上一篇: 春风吹[娱乐圈] 下一篇: 天价罪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