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917)
朱祁钰笑着拿起了一把尺子说道:“你看,这每个旋转周期内是等距离外扩的,所以它也叫等距螺旋线。”
“如果圆周速度与直线速度同时增大一倍时,阿基米德螺旋的形状是不会发生变化,所以他也叫等速度比螺旋线。”
“正是因为等速度比螺旋,所以才可以做摆轮的游丝弹簧。”
“这就是数学的美啊。”
朱祁钰拿起一个卷好的簧片笑着说道:“你看,这就是朕做好的一个游丝摆轮,把它换到摆钟上,就可以计时了。”
朱祁钰演示了一下自己卷好的游丝摆轮笑着说道:“现在的摆轮钟表,只能做到笔筒大小,但是没关系,足够用了。”
汪皇后不是很明白朱祁钰所说的内容,此时的大明朝也没几个人能听明白,因为坐标轴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
朱祁钰立刻意识到了这点,笑着说道:“其实就是为了让李宾言不至于在大海上迷航罢了。”
其实到这里,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
那就是万一碰到了磁场不稳定的地方,游丝的钢材质,会导致其无法精准走时。
此时的游丝弹簧并不具备抗磁性,需要避免航行入让司南乱转的地方。
朱祁钰离开了御书房,来到了盥漱房。
老夫老妻依旧恩爱,其实老夫老妻配合的更好一些,花样更多,其中乐趣也会更多。
总之就是更舒服一些。
次日的清晨,朱祁钰在泰安宫宣见了胡濙和马欢。
马欢是郑和船队里唯一还活跃的大明通事,其他的通事要么逝世,要么不再谈起过往。
朱祁钰宣见马欢,是为了培养更多的通事,做人才储备。
开海,不是大皇帝一声令下,两万艘船就浩浩荡荡的奔着南洋和西洋而去了。
即便是大明太宗文皇帝,朱棣在开海之前也做了六年的准备,在南下西洋的过程中,舰队越发的庞大。
可惜,清理出的航路,在正统三年的水师被销毁之后,再次变得拥堵了起来。
胡濙有些疑惑的说道:“陛下,如何看待奥斯曼王国?”
朱祁钰十分郑重的说道:“如果不是瓦剌远征,我们该叫他奥斯曼帝国了,法提赫要去君士坦丁堡做皇帝的。”
不是有皇帝的国家,就可以称之为帝国。
比如神圣罗马帝国。
不仅仅是萝马(奥斯曼)想要取而代之,泰西的欧罗马众多族裔,也想要对罗马取而代之。
历史给东罗马帝国的代号是拜占庭,就是神圣罗马帝国搞的鬼。
伏尔泰说: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帝国。
帝国不仅仅是帝制,还有高度的集权制,它还代表着军事、政治、经济实力的强大。
第四百六十七章 泰安宫的经纬度
帝国,这个词汇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之后,出现的一个词汇,在狭义上讲,形容由皇帝统治的强大国家,在政治意义上讲,帝号也代表一种法统。
在西罗马帝国覆灭之后,拥有皇帝这一称号的君主,被视为罗马帝国的继承者。
所以在在同一时期内,理论上来讲,泰西文明中,至多只能有一个帝国存在。
即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者。
蛮族们的皇帝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
东罗马帝国感受到了羞辱,对此表示了强烈的反对,在军事、政治、文化和泰西诸多蛮族建立的国家,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征伐。
东罗马帝国如何称呼神圣罗马帝国?
阿勒曼尼亚联合大酋长国。
也不怪东罗马帝国,瞧不起西边蛮族建立的神圣罗马帝国,叫他们酋长国。
谁让神圣罗马帝国一共有七个酋长国,也就是着名的七大选帝侯呢?
一种以七大选帝侯为首,数百个小诸侯国,组成的松散的政治联盟,就如同春秋和战国一样,怎么好意思称帝国呢?
帝国,是东西方长期以来,最高的国家政治形态。
皇帝无疑是一言兴邦,一言乱邦的存在,才敢、也才能称之为帝国。
大明在永乐年间,当之无愧的可以称之为帝国。
谁把大明从帝国这一秩打落到王朝的呢?
自然是朱祁镇的兵败如山倒,彻底将大明朝的糜烂,用最猛烈的方式解开,随后的复辟,更是差点把大明带到深渊之中。
朱祁钰谈到了奥斯曼王国进攻君士坦丁堡的意义。
奥斯曼的法提赫,想要把奥斯曼王国变成奥斯曼帝国。
若非也先冒名顶替的远征军,奥斯曼已经完成了从王国到帝国的蜕变。
尼古劳兹对大明的心态,有着清楚的认识,他回答埃莱娜的问题说:大明和奥斯曼只会面和心不和。
在中原王朝的传统观念里,帝王只有一个。
洪武年间所有军事行动,都是在打掉北元帝号,将其打落到北元汗廷。
这就是洪武年间军事行动的政治意义。
“臣明白了。”胡濙领旨,有了最高指示,在和奥斯曼的接触中,礼部就有了分寸和底线。
胡濙认真梳理了许久脑海里最近关于奥斯曼的资料说道:“奥斯曼王国本身是依托于罗姆苏丹国艰难的生存着,蒙古人处死了罗姆苏丹国的最后一任苏丹,罗姆苏丹国灭亡,蒙古大军东归,奥斯曼趁机独立。”
“奥斯曼肯定不是突厥人。”
康成志没有撒谎,他自己本人的确是安西大都护府的果毅都尉康进德的后人,而且能把祖上的事儿说的很明白。
但是奥斯曼的主体,并非突厥人。
和帖木儿王国、白帐汗国、忽鲁谟斯国不同,奥斯曼人并非尽数都是突厥人,甚至主体也非突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