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逼王的自我修养(236)
另一边,阿修罗尊者在中原武林人人喊打,辗转多地都无处容身,玄冥二老奉汝阳王之命接应他,却被他毫不留情面轰走了。
若非当日玄冥二老坏他计划,今日明教哪可能有这般势力。
他回到西域,凭一己之力建立起神秘的西方魔教,与昆仑光明顶针锋相对。他一生都视明教为心腹大患,执念入魔,纠结至深,已至癫狂地步。
因他智计无双,汝阳王大为器重,甚至后来让爱女认他为师,诺以重金高位。玄冥二老见他不可同日而语,百般讨好,他因怨恨这二人,始终与他们有芥蒂,不屑与之同流。
然而明教起义势力如燎原之火,元廷渐渐不支,阿修罗尊者到手的地位和权利逐渐在明教的攻势下化为泡影。
洪武元年,明教坛主朱元璋建立明朝,元室衰微,阿修罗尊者吸纳其残余势力,远遁西域,养精蓄锐,意图暂时潜伏,伺机推翻大明。
立国后的朱元璋深惧杨逍武功,不敢妄动明教功臣,但明教的威力使他深深忌惮有朝一日会有人如法炮制,遂下令将明教所有兵力收归国有,架空明教实际权力。
明教只余宗教信仰,身为立国之教,天下万千信众,一时兴盛非常。
波斯总教深感中土传教得今日之势,圣子功不可没,大肆宣扬神化萧昊的形象,西域“日天”之传说远播千里,举国上下皆以供奉明尊为荣,甚至将其当做庇佑宅院、趋吉避凶的保护神。
只是波斯人传来的名字晦涩难记,最后中土统一口径,皆称明尊“日天”。
时光轮转,明教高手接连老去,明教没有新辈高手支撑,终于在江湖没落。
明帝深受魔教困扰,下令全国禁教,明教余党不得不远迁西行。
但每个明教教徒心中,都还有一个念想。
他们深信,有朝一日,会有一个红衣白袍的人,从大漠深处归来,带着与烈日同辉的灼灼光明和明尊的净世指引,带他们去朝见那大漠中的圣物三生树,去重燃光明顶上的耀耀圣火。
于我巅峰时叱咤千里,于我沉沦时掩帽拭刀。
苦又何妨,难又何妨?
尝得了一时血意刀光,耐得了一世大漠孤月。
我明教,终有复兴日![注]
且待吾等归来,手执圣火,镇魔无极,荡涤世间,万法朝尊。
作者有话要说: 这里是加更君二号~
注:来自明教门派诗。
==========
第132章 折戟沉沙新埋骨·一
青分豫楚压嵩衡,峻岭连襟扼三江。
雄关百死埋枯骨, 碎裂肝胆与封疆。
武胜关口, 峰峦耸峙, 林木荫翳,怪石嶙峋, 乃天下九塞之一,古往今来兵家必争之地。
此地山峦交错,群峰环结, 险要至极, 车不能方轨, 马不能并骑,是豫南天然之屏障, 更是北扼淮水、南控襄樊的交通咽喉。
萧昊是在一阵震耳欲聋的拼杀喊声中醒来的。
他把石之轩诓进了帮会领地, 舒舒坦坦调整好自己的精神状态才开始传送, 料想这回精神饱满, 无论下个世界是怎样的一番景象,自己都能从容应对。
然而他果然还是低估了系统这个坑货。
利刃穿破血肉的声音在耳侧响起, 萧昊脸上猝不及防地被溅上一丛温热液体, 他条件反射地眯起了眼睛。
天光暗淡, 初秋的暑气还未散尽, 大地从地心散发出炙烤的热度, 萧昊不适应地一侧头,眼前一个逆光的身影高高举起了手中的环刀,他下意识地一个侧翻, 迅速躲开了这要命的一刀。
双手都沉甸甸的,他一低头,就瞧见那对熟悉的555盾刀。
那人一刀落空,很快又重新改变刀势,向萧昊劈来。
萧昊来不及思考,一个盾猛冲上去就把这红名砸得晕了过去。
他这才得出空档观察周围的情况。
这里似乎是一处军塞,周遭尸横遍野,密密麻麻的红名在己方阵营中横冲直撞,飞射的弓箭几乎没有一箭落空,每射出一道弧线就会带走一人甚至两人的生命。
战场嘈杂不已,却都是敌军兴奋的吶喊声,他身边的友军安静如死,几乎全丧失了求生反击的意志。
身后的关城以山为障,凿山成隘,城墙坚固,但那城墙之上空无一人。
萧昊迅速判断出了己方的形式。
监控插件显示他们这一方只有几百人。
——他们是……弃子。
萧昊心中莫名,对面用不了多久就能将他们斩尽杀绝,他得活下去!
萧昊刚刚站在这里砸晕了一个蒙古士兵,已经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十几个红名快速向他围了过来,他握紧手中盾刀,猛地向斜前方高高跳起,陌刀带着撼地朝红名堆狠狠砸了过去。
离他最近的几个人被这沉重的当头一砸撞得头晕眼花,萧昊不做停歇,一面盾墙在身前升起,盾舞一开,数面金色的大盾开始围绕他周身八尺狂飞乱砸。
那些金色的大盾看似毫无章法地乱飞,实则极为精准地砸在敌人身上,而离萧昊很近的宋军却没有一个被他的大盾砸到。
萧昊推着盾墙一路冲锋推进,那些围上来的蒙古人被砸的七荤八素、连连后退,竟被他生生在蒙军阵营中推出一条坦途。
周围的宋军目瞪口呆地看着他,不知这沉默寡言的新兵蛋子怎么突然变得这么生猛。
萧昊听得有人在背后喊道:“好兄弟!将军已弃关逃了,我们这些人不过是拖延时间的弃卒,你若有余力,便不要管我们了,自己保命去罢!”
萧昊听得此言,转身盾猛砸晕了离自己最近的那个蒙古兵,目标秒切到了喊话那人身边的红名身上,盾飞接斩刀,干净利落把那红名一刀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