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反派病美人被男主看上了(301)
“……”
萧弋不置可否地垂眸, 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瞧你样子, 又听你总在咳嗽, 只怕患病不轻。天气渐冷, 望你多加保重。”
沈夜又道。
“多谢太子殿下关心,我一年半载还死不了。”萧弋浅淡地弯了弯嘴角,仍是那副瞧不出太多悲欢的姿态。
片晌过后,只见他提溜起大包袱,眼瞅着已脚底板抹油:“太子殿下,那我就先告辞了。”
“等等。”
仅仅几盏茶的功夫,沈夜竟第二次没法儿矜持。
“从今天起,你我就算正式相识,我当你是朋友。”
“朋友?”
萧弋闻言回眸,小虎牙不着调地龇出来。
“我萧弋一个无名小卒,何德何能得太子殿下垂青。”
“往生楼在江湖上呼风唤雨,其门人又岂会是无名小卒。”
“太子殿下……”
“我再说一次,我当你是朋友。”
“……好,那就容我得寸进尺,当太子殿下是我的——好兄弟。”
“……”沈夜又是一愣。
“好兄弟”这三个字,他着实没想到。
萧弋转回头去,也自个儿讥笑起自个儿。
也许,下次再同沈夜见面时,他就能真正下定决心,把俩人是堂兄弟的真相和盘托出了吧……
然而走到小院篱笆墙外时,这家伙又似想起了什么,往院里探回个脑袋。
“好兄弟,燕京地处北方,秋冬之交,天干物燥。你出入五府六部还是小心些,要是发生诸如二十多年前亲军都尉府那样的火情,可就不妙了。”
沈夜注视萧弋远去,心下莫名寂落,脑海里不断打转的,却无外乎萧弋最后抛下的那几句话。
二十年前的亲军都尉府……直觉告诉他,这家伙是想提醒他什么。
那场大火,的确蹊跷。
被圈禁的先帝三子、吴王萧晟,便是因此而亡。
可锦衣卫案牍库的卷宗上记载,死于火势的尸首皆尽面目全非,并没有实质性地证据能证明,当中的某具骸骨必是萧晟。
沈夜一边思量着如何深入探查当年火灾隐情,一边在萧弋离开后重回那片枫林。
围剿萧弋不成的那几人,也都是奉命行事,曝尸荒野,当真很悲哀。
亲手埋葬了这几人,沈夜才连夜返回燕京城中。
次日碧空如洗,大邺皇都喧嚣依旧。
沈夜前脚刚进宫,后脚就被萧晃宣入宣政殿。
而在这庄严大殿里,他不止见到了大邺天子萧晃,还见到了翊国公徐飐及馨宁长公主萧晼。
在滇地的那些天,徐飐和萧晼两人只不过是去了趟陵沧侯府,怎知再回到营地,就已唐赟萧弋两号大活人都找不见。
唐赟还算好的,起码留书一封告知俩人,自己已携外公遗骨返回蜀中。
萧弋的不辞而别,则是要把徐飐的肺都气炸。可惜追悔莫及也已无用,徐飐只得在征得萧晼同意后,与这位长公主殿下一同返回京城。
萧晼尚且不知萧弋儋州黎王的那重身份,一路上都还纳闷,徐飐堂堂国之重臣,怎会对个江湖小辈如此上心。
长公主回京,自要进宫面圣,萧晃遂也不再瞒着自家姊妹,将沈夜召来与这位小姑姑相见。
却奈何,萧晼识得沈夜,可沈夜对萧晼已没太多印象。
“本宫这新冒出来的小侄儿,原来是你呀。啧啧,果然世事难料,与你那被发配到儋州去的短命兄弟比,你父皇喜欢你,当真不出奇。”
萧晼上下打量着沈夜,讳莫如深地笑笑,再一欠身,就向萧晃告了退。
“大皇兄,老二要来,就让这孩子去陪陪他呗。皇妹我在外奔波那么久,实在是想歇两天。”
这个老二,指的自然是豫王萧显。
萧晃万寿诞在即,准了萧显上京贺寿的折子。这位豫王爷的车马,不日就到。
教沈夜担起接迎二皇叔的任务,也正是萧晃的打算。
沈夜却顾不上什么二叔不二叔的,嘴上应承了萧晃,可当前心下所系,仍是昨日萧弋暗指的二十年前亲尉府的火情。
他认定,萧弋的话必有深意。一定有什么事情,是那家伙希望他去查证的。
转眼数月,太庙工期已近尾声。
而与此同时,京畿之内还有另一项大工程也在加班加点地营建,那就是位于北城的太子府。
沈夜没过片刻便又出宫去,孰料刚到御街前的千步廊附近,就见瘸腿老大爷王宣屁颠颠地凑近,请他前去视察太子府工事。
太子出宫开府的消息一经传开,文武百官皆送来贺帖,王宣早替沈夜收了一箩筐还多。
这会儿他便对沈夜道,届时豫王爷来京,也可安排他下榻太子府,说着又把随身带来的几张贺帖呈给了沈夜。
从前沈夜在朝为官,就不喜与同僚逢迎客套,而今成了太子之身,除去政务必要,也未曾和各位大人走动联络。
但在看到王宣递来了这迭贺信后,他忽然就又变了心思,让王宣代为传话,七日后太子府的竣工仪式,诚邀各位大人前来参加。
自家殿下破天荒地愿意与朝臣亲近,王宣也是开了眼。
他却不知,沈夜改变态度,皆是因为锦衣卫指挥使刘潜的信件,好巧不巧就摆在那摞贺帖的最上层,想不醒目都不行。
亲军都尉府的衙署,二十年前就已焚毁于那场大火,彼时任职亲尉府的官员也都死的死、走的走,直接调查,难度太大。
可是六扇门不一样。当年萧晟发动宫变之时,六扇门联合亲尉府护卫皇城、抵御叛军,但后来并没成为关押萧晟及其手下叛军的场所,能捞到的参与过当年行动的老将,应该还是有几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