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HP同人)德哈:古灵阁特约合作项目(114)+番外

作者: 圣诞蛋糕刀 阅读记录

“好像是个主编。”德拉科还在仔细听着他们的对话,点点头。“我想起来了,我买的《巫师风尚》的主编手记上有艾德这个名字,怪不得我会觉得很熟悉。”

“丽塔·斯基特好像在问兰斯洛特是谁。看来病房里的人不多了。”德拉科抬了抬下巴,示意哈利继续听下去。

哈利把伸缩耳放回了耳朵。

“我好像不认识你。”哈利只听见了丽塔的后半句话。

“我——”兰斯洛特刚开口,就被艾德打断了。

“他是我的朋友。”艾德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对着兰斯洛特开始说话。“不过现在不太方便留你在这里,或许你去帮我找点晚饭可以吗?我有些饿了。”

“行吧,你还疼吗老兄?”兰斯洛特似乎是被病房里几轮对话惊讶到,有些手足无措。

“疼,呼吸疼说话也疼,坐着也疼。咳嗽也能牵动肋骨。”艾德没什么情绪地回答道,“我饿了。”

兰斯洛特跑出了病房,向六楼走去。

伸缩耳那边已经变成了一片寂静。看来病房里只剩下了丽塔·斯基特和艾德两个人。

“我还是很好奇,你怎么会在凌晨三点被麻瓜混混打成这样,巫师打不过麻瓜?”

“麻瓜醉鬼,你看到我病历了,上面没有魔法伤害。”艾德显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你还有什么要吩咐的吗?”

“你的阿尼马格斯证书下来之后,我之前告诉你可以找几个人练练手。以后获取信息是很重要的手段,动物不会引起人的警觉。”

“嗯。”

“你做了吗?”丽塔追问道。

“练手目标刚刚出去——你看到了。”艾德简短地回答道。

“这种看起来破破烂烂的人有什么好接近的。”丽塔·斯基特踩着高跟鞋挪动了几步,“看起来一点价值都没有,之前哈利·波特和德拉科·马尔福的报道呢,你不如直接想办法接近他们。”

“我不知道你过程还要干涉这么多?”艾德语气中透露出一丝烦躁。“之前你要的那些消息和其他要求我哪次没有完成?”

“也是,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你。你也知道不听话的后果。”丽塔·斯基特的语气也冷漠起来。“我也可以无视你浪费时间和钱和这些下等人交朋友的癖好。当好人干不了大事,收好你泛滥的同情心。”

高跟鞋的声音急促地响了起来,听起来丽塔·斯基特在向门口走去。

“我看你也伤得不重,建议提前出院复工。”丽塔·斯基特砰得一声关上了病房门。

“我从来没说过我是好人。”艾德很轻地说道,“我只不过是一件趁手的高级工具罢了。”

丽塔走出病房挥了挥手,把蹲在门口一大堆花花绿绿的经纪人和其他寻求合作的人都带走了。

兰斯洛特手里举着袋子又出现了,不过他偏过身注意到了正在收拾伸缩耳的哈利和德拉科两人。

“嘿——抱歉,我刚刚买晚饭好像忘记买你们的份了——”兰斯洛特看到两个鬼鬼祟祟的墨镜男才想起来。“你们原来站在墙角等吗——我不知道他吞咽是不是也痛……”

哈利和德拉科表情复杂地对视一眼,显然还没从刚刚的偷听的一大堆谈话里缓过来。

第98章 被仰望的

德拉科拉着哈利向九号病房走去。但是哈利在门口停住了脚步。

“怎么了?”德拉科回头问道。

“像这样的人,我们是不是应该远离?”哈利皱着眉回答。“如果他也像丽塔·斯基特一样,把其他人的隐私论斤卖。永远都在贪婪地寻找别人的生活里有什么可供大众消遣的东西,我为什么还要自己送上门去。”

德拉科安静地听着哈利的不满。“看得出来,丽塔这个疯子之前胡乱编派的新闻报道给你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每天活在别人的目光下很累。”

哈利感觉到德拉科的手臂搭上了自己的肩膀。他点点头。

作为一出生就背负着“大难不死的男孩”这个称号的哈利,他在魔法世界生活的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被周围人的目光包围。那些目光总是先盯着他额头的伤疤停留几秒,然后发出恍然大悟或者惊喜的感叹。但幸运的是,哈利之前遇到的这些目光绝大部分都是善意的。

唯独丽塔·斯基特每次借着采访或者偷听写出来的新闻,总是极尽夸张之能事,还把哈利周围的朋友都牵连在其中,甚至一度让韦斯莱一家对赫敏十分冷淡。

“我理解你,哈利。”德拉科安抚道。“但是我们还是有必要和这个人好好相处。”

哈利脸上露出一丝不解。

“从刚刚他跟丽塔之间的对话可以听出来。他来找兰斯洛特其实是为了丽塔交给他的这篇文章,所以无论我们是不是躲避着他,后续都会有一篇关于我们的文章。”

“那就让他编吧。”哈利冷冷地回答道。“反正关于我的各种谣言和假新闻也不止这一条。”

“这次你可以相信我。”德拉科眨了眨眼睛,“或许你会好奇为什么根本没有马尔福家的负面新闻?这么多年来。”

“嗯——他们不敢。”哈利很快得出了结论。

“可是记者连伏地魔和魔法部长都骂。”德拉科笑了笑,“有些东西写了也是死,不写也是死,所以记者还是会写。”

“或许他们被马尔福家的糖衣炮弹收买了。”哈利戳了戳德拉科的肩膀,继续猜测道。“瞎编我的故事不用付出什么代价,但不编也不会得到什么补偿。”

“嗯——也不像这样简单。”德拉科看着有些愤愤不平的哈利说着,“人们对别人的故事总是很好奇,而且新闻里的故事总是二次加工之后的内容,方便易读,价格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