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月亮和蝉(662)

作者: 时不可兮 阅读记录

邓子衿见她听话地脱了拖鞋,赤足走到自己身边,“我可以坐在这里吗?”,语气中除了温柔的请求还有害怕冒昧打扰的分寸感。

柔软,善良。

池边湿漉漉的,杭澈光着脚泡在水里,水温有些温热,最近的气温渐渐升高,双脚轻轻柔柔地裹着,很是舒适。

难以想象邓子衿当时面对的局面,父母知道后直接被气得住院,所有认识的亲戚朋友都和她断交,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遭受奚落和意味深长不怀好意的打量。

媒体上,网络上更不用细说,她的身体被一群人聚在一起分食,名字一次次在别人口中咀嚼。

血肉模糊。

“后悔吗?”杭澈小心翼翼地问。

“其实是有过的吧,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当时觉得天都塌了,活着也没什么意思。”

毕竟,猎奇过后,伪善的人们只留下了一句:简直丢人现眼。

“我把自己关在几平米的出租房里不吃不喝,那时候,我没有家人,没有朋友,没有爱人。”

一个妆容艳丽粗糙的女人挽着一个手提包,拿着一串钥匙肆无忌惮地打开了她的房门,紧接着易拉罐被踢得叮当作响,不耐烦的咒骂声传来,“你要死也别死在我这里啊!”

她直接走到窗前拉开帘布,昏睡在床上蓬头垢面的邓子衿被刺眼的光芒照得紧紧皱着眉头。

女人瞥了一眼乱七八糟的床,这哪里还是之前签约那个干干净净的小姑娘,“年纪轻轻好胳膊好腿的,好吃懒做,你要睡不如去大街上去睡,高低还能要碗饭吃。”

她不停地碎碎念,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一会拽了椅子,一会踢了垃圾桶,总之,弄出大的动静,宣示着这个房屋的主权。

“我真是倒了霉摊上你个死丫头,房租都拖了两个月了,你信不信我找阿sir把你丢出去!”

……

女孩捂着耳朵蒙着被子,房东大妈口吐芬芳犹如机关枪,最后女孩竟是在这数落声中又睡了过去。

睁开眼已是黄昏,房间里竟然被打扫过,不能说一尘不染,至少整洁清爽。

邓子衿坐在床头愣神,回头发现床头柜上放了一个皱巴巴的袋子,她伸手拿了过来,袋子被随意打了结,怎么也解不开。

越是解不开越是着急。

这几个月难以宣泄的情绪在这一刻爆发,她拼命地撕扯着这个白色超市塑料袋,用牙咬,用手拽,不知道是袋子质量太好,还是她情绪失控,最后竟把自己累得气喘吁吁。

终于,七八个铜锣烧掉在被子上。

她傻傻地看着,用手拿起一个,松软,里面的豆沙简直要溢出来。

一边狼吞虎咽一边抬头看着窗外的夕阳,从来没有一刻,她觉得落日也能美得让人心动。

眼泪伴着豆沙,有咸有甜。

不能吃得太饱,吃饱了就想活,不能吃甜食,吃了甜的就忘了苦。

吃了别人的东西,总要还的吧。

“那一刻我突然知觉我还活着,即便要做一些毫无价值的事,也应当是为了取悦自己,我没什么可失去的,以后的每一天都是在收获。”她忽然笑了起来,“至少那些照片拍得还挺好的不是吗?”

层层水珠从她发梢滚落,走过身体的每一道曲线。

“年少轻狂年少轻狂,我不趁着年轻多试错,难道等老了?”

世人常常道轻狂,但汝本就恰年少!

“老了拍了可没人看~”她说得轻松,听的人却有些难受。

杭澈抿着嘴角,不知道在思考些什么,“想通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吗?”

很多品质里面,漂亮,善良,聪明,很少有人会去赞扬勇敢,而在邓子衿看来,勇敢是最值得被称颂的品格。

“每个人都会犯错,一直憎恶自己并不能改变什么。”她潇洒地把浴巾往肩上一披,双手撑在身后,身体微微后仰,“那时候知道周瑟在筹拍一部新电影,我想抓住机会,所以她来香港做宣传的时候,我就直接在地下车库把她给堵了。”

说到这里她侧头看着那个目瞪口呆的小朋友,想到当时那个画面心里一阵痛快。

“那确实,挺勇敢的,”杭澈点头,想起了什么,“是《许愿魔方》女二号房凌吗?”

一个戏份不多但人设饱满的站街女,一部让她从花瓶逆袭到演技派的作品。

邓子衿很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饿着肚子用身上最后的余额买了很多碟片学习研究,模仿那些有名的演员的表情和习惯,背下每一句台词,熟练精准到每个眼神和动作。

然而,这些努力在进组后的第一个镜头下前功尽弃。

不远处救生员爬下椅子,已经到了下班的时间,邓子衿转头问,“你还记得房凌把自己孩子送给别人的镜头吗?”

杭澈脱口而出,“当然记得,很经典。”这也是她第一次通过银幕了解邓子衿,这段戏邓子衿全程没有一句台词,但是通过肢体语言和微表情,将一个母亲的不甘和不舍还有坚决表达得淋漓尽致,情绪层层递进,观众每每看到这里都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

尽管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但当时片场的每句话邓子衿都记忆犹新。

她自嘲地笑了笑,“我当时拍了十几条她都不满意。”

周瑟一把把邓子衿拉到一边说,“你怎么回事啊,一看就是在演戏。”

邓子衿连续被NG也有些躁,而且她自尊心极强顶嘴道,“我不就是在演戏吗?”

周瑟被气得胃疼,叉着腰对不服气的邓子衿说,“我不要这些套路,这些早就设计好的动作和眼泪,我要你是你,你自己怎么想的,作为一个年轻又无力抚养,把送掉的孩子抢回来的母亲,你到底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