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月亮和蝉(83)

作者: 时不可兮 阅读记录

宋知手微微一顿,捏了捏果壳,终是落下。

“是。”

杭澈不再看她,看了看海面,又低头拨弄了袋子里的白色颗粒,“虽然我知道,我知道生命无法挽回。”

“但犯错的人,不应该接受应有的惩罚吗?”声音闷闷的,任谁都能听出她的不甘。

宋知停下动作,侧头看她,“你是觉得不公平,是吗?”

杭澈拨弄的手指微微蜷缩,委屈极了,“法律有法律的道理,我只是想不明白,这个道理。”

“想不明白太正常了。”作为一名法律从业者,她也有很多想不明白的地方,她也只是个不断探索在路上的学生。

“但是正义的核心不是道德正确,而是解决问题,不仅要解决昨天发生的事件,还要成为明天的路标。”

仅仅用这起交通肇事逃逸的案子来说,主动拨打救援电话,虽然成为对方辩护律师以此要求改变刑罚期限的救命稻草,但如果没有这个界定,会出现什么样的结局?

犯罪者会因为面临严重的刑罚,干脆做到恶的极致。

人性的善恶,没有底线。

法律的冷静在于对犯罪者的严苛,法律的温情在于给予受害者生的希望,哪怕渺茫。

“在泯灭人性中,激发罪犯那一点点的善,哪怕不是他们自愿,但就是这一点善,也许能挽回千千万万条生命。”

每一个案例对于当事人来说,无可厚非,都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痛苦经历,但对他们法律从业者来说,残忍一些,是课题,是研究,是例证,是方向,甚至,是艺术品。

公平正义,空洞的四个字,只有在一桩桩一件件案例中,才能得到印证。

案例才是检验正义的唯一标准。

“就像每次警察抓捕犯人,总是鸣笛,很多人就觉得很傻,这不是在提醒犯人吗?”

杭澈陷入沉思。

“可是,就是这样傻的行为,无数次威慑罪犯,制止了犯罪,比起罪犯跑不跑,警察更在意的是当下受害者的生命和安危。”

不得不承认,她说得很有道理,杭澈眼里泛起迷茫。

“也许我们现在的法律不是最完美的,但总是一点一点在进步,社会也不可能一步迈入理想国。”

法律总是一点一点健全的,哪怕一丁点的改变,都影响深远。

宋知莫名地笃定,未来,法律的健全和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我们那迷人的老祖宗不是说过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

杭澈终于开口,但皱着眉头,“吾将上下...而求索。”

脚边的图案终于汇成形状,一架天平,两端齐整。

正义,公平。

那微蹙的眉头里透出一股不甘,逐渐强烈,其实这样的情绪很少会从她身上出现。

宋知及时打断了它的蔓延,轻声问:“你会一直做演员吗?”

杭澈只是反问,“为什么不?”

“真好。”

“你不想一直做律师吗?”嗓音有些喑哑。

“以前很想。”现在,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资格。

没有等到下文,杭澈也不追问,只是清了清因为刚才流泪哭过后,有些干涩的嗓子。

“我想请你……帮忙。”

宋知转头继续撑着脑袋,眨巴着眼睛看着她,“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有办法的,你不需要顾虑太多。”

“我想起诉他。”

“好。”

“赔偿200万。”

“可以。”

“你来打。”

宋知放下手臂,夸张地双手交叉环抱,一副算账的模样,“难道你还要让别人把钱挣了去?”

杭澈只是笑,然后深深地和她对望,“谢谢你。”

宋知抿了抿唇,脸颊有些烧,错开那双炽热的眼眸,望着大海。

宋知在看海,杭澈在看她。

远处的灯塔浮光掠过女人姣好的脸庞,她朱唇轻启,语气轻盈,“但我有个条件。”

杭澈耐心地配合着,“请说。”

“拜托,替我照顾好我的好朋友,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宋知回眸,深吸一口气,然后吐出来,郑重其事地,凝视着眼前人,“有什么心事都可以和我说,不许一个人胡思乱想。”

心里的蝴蝶四处乱窜,撩得人浑身发热,杭澈手里的一颗坚果掉落袋中。

眼眶忽然又覆上了红,心跳不受控制,情绪随着海浪波涛不停翻滚,“你的朋友说,她可能不能和你说,你那么忙,有好多好多官司要打,有很多很多人要帮助。”

宋知立马双手比出一个大大的叉,一脸嫌弃,“别道德绑架我啊,我可不随便帮人。”随即朝杭澈招招手,拦在嘴边,神神秘秘地交代,“那可都是看在钱的面子上,哈哈!”

好像什么事,到了宋知这里,就像天上的云,总能飘散。

她双手往后撑,和杭澈换了姿势,双脚交叠,闭着眼睛,仰着头。

杭澈回头看她,月光轻轻洒落在她的脸上,睫羽轻扇。

如果可以一直待在一起,好像也很不错。

“下次,什么时候见?”

宋知睁开眼,黑暗中能捕捉到隐隐的期待。

她移开视线,语气很淡,“如果见到我是因为官司的话,不如不见。”

常常见到律师,是好事吗?宋知不确定。放下伪装的杭澈情绪流露得也十分明显,现在的她,微微前倾,低着头,手里那颗坚果在指尖转来转去。

她不开心,甚至开始难过。

忽然听见身后的人说:“杭澈,以后我做你的家人吧。”家人是可以常常见面的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