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敌国昏君俘虏后(106)
老夫人上前扶起他,眼中盈着泪。
袁沃瑾抓着她上下查看了一番:“母亲可有哪里不适?”
中年妇人身着朴素,却大方雅致,她笑着摇摇头:“为娘无碍。”
袁沃瑾又探问:“王上他——有没有为难您?”
妇人宽慰:“他虽有野心,但只是利用了你,并未伤害为娘。”
袁沃瑾点着头,许久不见,仿佛不知道再说些什么。
从识字到练武,母亲陪伴的时间并不多,大多时间是同兄弟们一起,乃至他虽心系母亲,可当真见了母亲,又无法同寻常百姓家一般与母亲说着贴心的话。
妇人心知他性情,主动打开话题:“你在楚国的事,我也听说了,虽说王上利用了你,但到底为你解了围。”
袁沃瑾在案前坐下:“这话是王上说的么?”
妇人摇头:“娘知道你心寒,也不劝你死忠于君王,娘唯一的诉求,就是你平安。”
袁沃瑾抬头看向她:“娘……”
妇人握过他的手:“娘听闻你从楚国带回来一名女子。”
袁沃瑾别开视线:“不是,他……”
“娘不介怀她是楚国人,”妇人截断他的话,“娘只想问你一句,是否中意于她?”
袁沃瑾哑了哑口,这几日他精神紧绷,脑子里时刻都是小皇帝的生死,也没在意下人如何猜测,更别提坊间传闻。
他本想告知真相,可见母亲期盼已久的并非是他带回来一名质子,倒是一个心仪的人。
这对母亲来说,很重要吗?
袁沃瑾回道:“孩儿并不中意他。”
妇人有些诧异:“那你千里迢迢带她回来……”
妇人有些捉摸不定。
袁沃瑾如实道:“他只是一个质子。”
“质子?”妇人闻言惊讶,“一个女子为质,莫非是楚国皇室之人?”
想否认的话到嘴边,最终他还是点了头,在来郑国的路上,郑王并未发布挟持楚国皇帝的消息,他在磨,磨到能取到那一碗心头血为止。
妇人却有些不懂:“质子为何不随郑王回宫,却在将军府,还在……你房中?”
袁沃瑾再次哑了口。
想起坊间传闻,妇人又笑了出来,靠近他些低声问:“可是琼儿有意于她?”
这一次,袁沃瑾没有再否认,而是在思考要如何同母亲解释。
妇人正回坐姿:“娘在王宫时,与皇后待得久,她念着她那表妹妹,一心想介绍于你,补偿王上利用你一事,我没直接应下此事,左右想问你意见,听那坊间传闻,只当你已有所属,改日去宫中与皇后说一声,可你既然无意,娘也不好回拒。”
话说完,她侧眸暗瞥袁沃瑾一眼。
袁沃瑾蹙了一下眉,膝间担搁的手蜷握住衣裙:“不瞒母亲,孩儿确实……有意于她。”
听完这话,妇人笑意又起:“你不曾欺骗为娘?”
袁沃瑾点了一下头:“嗯。”
妇人喜上眉梢:“那带为娘去见见她。”
袁沃瑾及时起身:“母亲……”
见母亲看着自己,他不自然地说着谎话:“她初来郑国,生疏得很,怕是不敢见娘,娘……”
儿子的窘迫,妇人看在眼里,笑着接话:“无妨,娘不着急,等她熟悉了此处,你再带她见娘就是。”
二人正说着话,屋外跑来一人,他身着铠甲,腰间还夹着一副头盔,见到袁沃瑾,饱经沙场的眼中盈出泪光来:“袁将军。”
说着跨进门内一把抱住他。
此人常与袁沃瑾并肩作战,封号长随将军,名宋闲。
宋闲松开袁沃瑾,背过人抬袖擦去眼泪,转身又对老夫人行了一礼:“老夫人安好。”
妇人起身笑道:“老身且不耽搁你们,我去叫下人备点酒菜。”
宋闲忙回:“老夫人莫废那心思,我与袁将军去书房中说点话便走。”
书房中,宋闲面色认真:“大将军此计,叫兄弟们好担忧。”
提到当日偷盗仙草被楚军所擒、郑王“釜底抽薪”一事,在他口中成了袁沃瑾主动献身、郑王将计就计。
听完他的话,袁沃瑾不重不轻道:“他是这么跟你们说的?”
宋闲未答反问:“大将军另有隐情?”
事情真假到此处,连他自己都辨不清,但比起让欣然接受的兄弟们军心溃散,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他摇着头:“那些将士们呢?”
宋闲一五一十交代:“袁兄去楚国那日,王上带兵带回战死的兄弟们遗体,厚葬国土,更是戒斋十日为兄弟们哀悼,有家属的兄弟们都得了丰厚犒劳,下半辈子吃穿不愁,没有家属的兄弟也是得了军功,记在祖上的籍谱里,得此厚待,哪一个还有怨言。”
听完他的话,袁沃瑾陷入沉思。
乍听起来倒是不错的封赏,可封赏之后再无人追问当日的真相,而早已失去军帅的将士们也渐渐偏离了主心,这样即使没有另外半块虎符,也会听任调遣。
王上做的这一出,到底是真情流露,还是赎买人心?
见他心思沉重,宋闲猜测:“袁兄愁眉不展,莫非为的是那楚国质子?”
袁沃瑾解眉:“不是。”
宋闲轻撞了他一下,低笑:“还说不是,整个郑国都传遍了你的佳话。”
袁沃瑾还想再否认什么,宋闲直接道:“况且方才进门之时,你与老夫人的话我都听见了,你中意她。”
袁沃瑾:“……”
第54章 不是质子
说出去的话又怎好收回,况且袁沃瑾不愿在此事上过多解释。
宋闲见他不说话,也没再追问,很快转换话题:“袁兄何时得空,与兄弟们聚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