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敌国昏君俘虏后(125)
直到回到将军府,大将军心情也没好起来,甚至让小皇帝自己下了马车。
小皇帝抱着一颗颗纸包的糖葫芦下了马车,望着他疾步的背影有些无措,恰与此时正堂内走出一位妇人,袁元见着妇人行礼问好:“见过夫人。”
妇人颔首回应,目光落在小皇帝身上,小皇帝带着面纱,恰叫微风扫落,露出那一张脸来,直叫妇人惊诧不已。
这世间倾国貌美之人,她只见过一人,可那人早已不再人世。
她突然明白自己忠厚愚笨的儿子为何会金屋藏娇甚至转了性。
毕竟当年楚国那位先帝也曾为了那位谪仙似的女子弃江山不顾。
袁沃瑾一转头见着母亲直直地盯着小皇帝,又疾步折回身抓过小皇帝的手往自己院子里拖。
“你这是什么脾气?”老夫人上前捉过楚怀瑜另一只手腕,面对袁沃瑾斥道,“翅膀硬了娘就管不得了?”
袁沃瑾有些无奈:“母亲……”
“好了,”老夫人打断他的话,“今日玉姑娘定要留下来陪我用膳,你发脾气也没有用。”
袁沃瑾回头看向小皇帝,却不见小皇帝眼中烦厌,而是乖巧地点了一下头。
膳食备齐之后,老夫人往小皇帝碗里夹菜,喜欢得不行:“这些都是照着琼儿的嘱咐让府上最好的厨子做的,我也不知道你平日里都喜欢吃些什么,若是做的不合你胃口,姑娘别嫌弃。”
楚怀瑜轻抿出一个笑,夹菜用膳。
小皇帝生性优雅,一举一动都赏心悦目,老夫人慈眉善目地与他说着话:“屋中缺些什么,都让琼儿去置办,要是琼儿欺负你了,尽管和我说,你与琼儿在一处,往后都是一家人。”
看着妇人眼中流露出的欢喜,小皇帝讷讷:“一……家人?”
在儿时的记忆里,每一次家宴母后都是冷着一张脸,目光不是落在父皇身上就是姨娘身上,好像从来不关注她身边的亲儿子,甚至父皇仙逝后,母后也不曾对自己露过笑脸,只有无尽的苛责和斥诉,好像他做什么母后都不会欢喜。
“姑娘可是想家了?”老夫人又问了一句,以为是牵动他的念国情绪,好生安慰一番,又道:“老身是过来人,明白姑娘的心思,往后你与琼儿成家后,让琼儿带着你多回家探望探望,怎么都好,将来你们有个一儿半女,日子就好了。”
一二半女?
楚怀瑜看向袁沃瑾,只见他没什么表情地看自己一眼又继续去吃饭。
只怕自己不能如老夫人所愿,给他一儿半女,大将军将来是要娶妻生子的,这样占着他正妻的名头得这一份好算什么?
自己堂堂一国之君,竟像个窃贼一样偷窃着本属于旁人的幸福和欢愉。
老夫人见他面露不喜,以为是看不起将军府,微微扭头看向自己的儿子,自己儿子的面色也不好,莫非二人争闹的原因正是如此?
老夫人放下夹菜的筷子敛了几分笑意:“老身多言,姑娘若不喜欢,不做一家人……也无妨。”
晚膳在微妙的氛围中结束,回到房中,大将军又摆回先前那般不愉快的样貌,独自取了一本书坐在榻上看,可他哪里能看得进书中的一个字。
小皇帝倾倒出盛装珠宝的匣子,将墟市上买来的糖葫芦纷纷往匣子里放。
袁沃瑾瞥他一眼,越想越气,走近抢走他装糖葫芦的匣子,没好气道:“陛下非要惹臣生气不可吗?”
小皇帝垂下眼,有些愧色,自己的出现似乎妨碍了他的母慈子孝,连一顿晚饭也吃得不尽兴。
想到这里,他又提起前几日的事情:“偏房都为朕准备好了吗?”
袁沃瑾气不打一处来:“你好好的又提这个做什么?”
楚怀瑜兴致不高:“朕和你说正经事。”
“正经事?什么是正经事?”袁沃瑾将匣子往他面前一掷,“你独自一人出马车去买糖葫芦就是正经事了?倘若像在楚国皇城那日……”
说到这里他顿住口,二人都心照不宣,清楚地知道当日的计划谁也有份。
楚怀瑜不提当日事,只就事论事:“今日的事,朕有错,朕同你致歉。”
为自己的莽撞致歉,也为自己扰了他阖家欢乐而致歉。
致歉?小皇帝只有真的生气和毫不在乎的时候才会正经地说理亦或致歉。
可袁沃瑾不明白:“臣还没说什么,陛下倒先先发制人了?”
小皇帝看着散落桌案上的纸包糖葫芦,不否认他的话。
看着他不欲反驳的模样,袁沃瑾气得不行,却又要压下脾气,好像遇见小皇帝后,自己的情绪就越发不稳定,不知道哪一日他就惹得自己担惊受怕。
他稳下情绪,坐到案前,给自己到倒了一口茶,就着他的话说:“好,臣知道了,臣一定会给陛下安置得妥帖。”
第63章 沈府密谋
迎娶阮府三小姐的婚期定在五月中旬,日辰很紧凑。
距楚怀瑜移居至将军府偏房转眼已过两月,期间袁沃瑾照例每日上朝回府,二人碰面的次数屈指可数,虽是如此,但府上最好的侍卫和家仆也都在偏院伺候,吃穿用度从不少了房里那位。
阮府三小姐嫁进镇国将军府已成既定的事实,纯阳百姓家喻户晓,却暗中只道不相匹配,也暗中为镇国将军府那位楚国姑娘惋惜。
阮苕香自然也听到过些流言,不过在王后的劝阻下,她安分了两个月,在府中待嫁,只要进了大将军府,往后的日子自然还长。
五月初二的镇国将军府已经张灯结彩,置换一新,四处喜气盈盈,可将军府换了新面貌,府中家仆却没有一个开心的,阮家三小姐的脾气是出了名的不好,大家心中都清楚,府中多了这样的女主人,只怕往后众人夕惕若厉,再不如将军一人在府中时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