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个皇子来种田(45)

作者: 不鸽 阅读记录

徐风来下意识去摸自己的耳后, 既而想起了什么似的, 又放下手:“你在,不必藏着。”

他以前用东西将花印遮掩起来是不想引起麻烦, 包括前几回与周行川去县城也一样,只是现在不同了,他们互相爱慕,周行川今后会是他的依靠。

徐风来说的平淡,却不知这句话在周行川心底引起了怎样的惊涛骇浪。

他一直都知道来宝是个很坚强的人,但就像世间所有的情人一样,他们互为软肋,也互为铠甲。

来宝肯依赖他,周行川打心底里高兴。

两人一前一后走着,手臂随着步伐摆动,只要他抬起手,就能碰到徐风来,他这么想也这么做了,吓得徐风来扭过头看他。

“你又做什么?”

周行川嘴角勾起:“想牵你。”

徐风来看了看脚下的路:“山路难行,牵着不好走,一会滚下山去。”

周行川还是没松开:“等到了那边我再放。”

徐风来见他坚持也就没再说话,周行川走快一步,两人并肩走着。

他说的那边是下坡那段,那段路窄,虽然还是能容下两个人,可为了安全,也不能并排走,毕竟另一边就是山崖。

周行川牵着还不罢休,手指挤进了指缝,掌心贴着掌心,十指相扣才甘愿。

他们出发那会时辰早,走着走着日头也爬了上来,两人又是年轻力壮,没一会相握的手掌便有了黏腻的感觉。

徐风来见他出汗了也不松开,不知他犯了哪样病,但不可否认他自己也不想放,他心下忽然很轻松地想,那就一块做个痴呆人吧。

*

溧水书院落于溧水县城内,依山而建,占地数亩,山脚至书院门前的石阶就有百数之多,象征求学不易。

两人拾阶而上,到书院门前,就见山门右边,有一大石,楷着溧水书院四字。

徐风来虽与柳如春有多年婚约,却是第一次来溧水书院。

不为其他,一是徐风来对他感情淡淡,与对方牵扯在一块无非是因娃娃亲,二是柳如春一直不希望他来溧水书院,徐风来也自觉,从不做这事。

其实有些时候,一些事情的发生是有预兆的。

比如柳家退亲这事,徐风来自小就觉得自己与柳家格格不入,偶尔也会想,真要嫁去柳家该怎么讨生活,好在上天怜悯,在这桩婚事要成之前取消了。

溧水书院允许家属探访。

因溧水书院的学子大都住在书院内,偶尔家属过来送东西或者找人,书院都给这个方便。

这也便宜了周行川。

两人在山门处登记过后,便有童子引他们前去学子居住的宿舍。

溧水书院坐落半山腰,书院内的一景一物都讲究自然。

周行川见多识广,溧水书院的奇特只引来他视线的划过,而徐风来不同,他是第一次涉足此地,瞧哪哪新鲜,就算是一丛竹子或者三两棵玉兰他都觉得好看。

周行川走在他半步前的地方,不经意回头瞧见他东张西望,一脸好奇,不禁露出笑容。

来宝在家里只管显露出成熟稳重,这还是他第一次有少年心性的样子。

见他好奇,不由放慢了脚步。

他慢下来,徐风来也跟着顿足,而前边的童子不知他们停下,还自顾自走着,徐风来看看他又看看童子,一头雾水,眼睛眨了眨,似乎在问怎么了?

周行川道:“你若是觉得有趣,一会我们再多逛逛。”

徐风来心想,书院这般神圣的地方,哪是能像市井任由他观看的?

周行川读懂了他的眼神,以前他没发觉,其实来宝的心思很好猜。

“走吧,先把事办了。”

徐风来点点头。

两人快走几步,跟上童子的步伐。

童子带着他们七绕八绕,走过长廊,穿过小径,终于到达一处院落前。

身着蓝色衣衫的童子揖礼道:“此处便是柳秀才居住的宿舍,你们先在此等候,一会柳秀才下学就会回来。”

周行川颔首:“有劳。”

童子退下。

“进去坐。”说罢迈开脚步,穿过圆拱门进了院子。

宿舍共有八大间屋子,对门而设,很是宽敞,每间屋子前边还摆有圆石桌石凳,而院子里架了好几条竹竿,分别晒着学子的衣物。

徐风来不小心瞥见,连忙移开目光。

怕不小心再看见,他还转过身,面朝着拱门。

周行川了然,坐到他旁边,抬手遮住他的眼:“靠着我歇会?”

知他好意,徐风来就没拂开他的手:“不用。”

周行川手掌宽大,把他的眉眼与鼻梁都遮了起来,只留下挺翘的鼻尖与淡色的唇。

那俊秀的五官即便遮挡了最动人的双眼,可鼻尖与嘴巴单拎出哪样都好看。

徐风来俊就俊在线条偏硬,少了哥儿的柔软,因此才被上巧村称丑哥儿。

偏偏就是世人所不懂,周行川才能捡到这块宝。

他看着被他蒙住双眼全身心信赖的徐风来,忽然想到那日他用帕子蒙住口鼻打扫的模样。

一时间不由口干舌燥。

徐风来听着越发靠近的呼吸,仿佛就在脸侧,问道:“怎了?”

他的脸微微歪过来,差点就和不自觉靠近的周行川碰了个正着。

意识到场地不宜,周行川猛地坐直了腰:“无事,只是忽然想到我们来早了,学院下学还要好一会。”

“抱歉,我不知晓这事。”

“要说也是我的错。”周行川笑道,“早知我们先在山下逛一会再上来。”

徐风来没再说话。

好在周行川坐的这处位置背阴,哪怕日头越爬越高也晒不到他们,而且山上凉爽,即便日上三竿也不觉得热。

上一篇: 我被敌国昏君俘虏后 下一篇: 谁人不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