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个皇子来种田(81)
周行川说要教他念书也没食言,他早早把刑部的事处理好,下午早些回来,教他读书写字。
初始的每日还会交代任务,让徐风来学会十个大字,每个字按照他的笔迹临摹,得融会贯通,他回来会检查,叮嘱邓公公看着他,不许偷懒,是一点夫夫情分都没念。
一旦发现徐风来没写好或者没写够,就变着法在床上折腾他。
说是惩罚,不过假公济私罢了。
在他第一天提出这想法的时候徐风来就知晓他的打算。
只是他没想到周行川居然这么狠,半点不肯通融。
有好几次他坐在书房的椅子上,如坐针毡。
这日子一眨一闭也就到了九月初。
要说起这段时日,还有一件事。
徐风来自入京后,其实也收过世家的请帖,但那都是与文家沾亲带故的。
可当他成了三王妃Ⅹ后,来自其他世家的请帖也下到了三皇子府。
成日不是这家小姐邀请他赴宴就是那家公子邀请他。
第53章
偏徐风来近段时日忙得脚不沾地, 脑袋都快埋进书里,实不想应承。
但京城世家的来往比上巧村要复杂,徐风来不能自作主张。
因此等周行川下值回来, 他就把这事告知了周行川。
周行川就对他解释道:“如今你嫁入三皇子府, 身为三王妃,代表的就是我的脸面,既是有邀约,去赴宴也无妨,若是有人胆敢对你不敬, 你只管告诉我。”他是不能让来宝受欺负的。
徐风来听明白了。
难怪他入京月余这些人也不见请他, 原是因为未成亲前, 他就是个无名哥儿, 如今别人也不是请他, 而是请三王妃。
加上递帖子来的是大理寺卿家的千金,徐风来就带着慧贵妃派来协助他的方嬷嬷和重五去赴宴。
要说宴上也无事发生,来赴宴的公子小姐对他客客气气。
就是太客气了,让徐风来倍感无聊, 心想还不如回去练字。
于是他在宴席上专心吃喝,不得不说, 大理寺卿府上的厨子不错, 有几道点心做的很合徐风来口味。
其中一道是蟹黄酥, 倒要比三皇子府的厨子做的精细。
加上来赴宴的公子小姐还自成一派, 只徐风来这个半道冒出的乡野哥儿跟谁也不沾边。
他们聊闺中趣事,兴趣来了做什么行酒令、吟诗作对之类的。
这都是徐风来不会的。
而宴席还久, 没一两个时辰散不了。
徐风来听的头疼, 可又不能失礼中途走人,只能硬生生坐下去。
好不容易散席, 只感头痛欲裂。
下午周行川从刑部回来,问他玩的如何。
徐风来摇头道:“他们的热闹与我无关,我坐的屁股都疼,还不如在家念书写字。”说完又怕周行川觉得自己丢人,“你是知道,我一不会作诗二不会写词,就算丢人也不是我想的。”
周行川听他的话,好笑道:“我何时这样想过?难不成我第一天知道?”
徐风来倒不是自卑,相反他在宴席上不卑不亢,连方嬷嬷都说他架子端的好。
只是周行川太好,不论是人品、家世亦或是学识,他都值得更好的。
他主动投怀送抱,圈着周行川的脖颈:“我会努力跟上你的。”
周行川回搂住他的腰:“跟不上也无妨,我比你早接触这些年,合该是要为你遮风挡雨的。”
“日后再有这些宴席我就不去了,我要学习。”
周行川都只有一个字:“好。”
他的偏爱一向明目张胆,徐风来也就没多想。
接下来的日子他除了每日回徐府看看爹娘和小妹,对于那些邀约一应都拒绝了,倒也没把话说死,而是让邓公公备了礼,人不到,礼是送过去了的。
就这么又过了半个月。
那日徐风来在书房临摹周行川留下的字帖,忽然邓公公来报,说是户部尚书孟大人家的公子递了名帖,要求见他。
徐风来还很是诧异,他一向与这些名门贵子没有交集,怎户部尚书家的公子找上他了?
但不管如何,人总得去见见。
徐风来只能搁下毛笔,随邓公公前去正厅会客。
孟大人家的小公子年方十六,生的眉清目秀,气质如月皎皎。
近来入了秋,京城的天冷了许多,孟小公子不仅一身锦袍,外头还搭了一件披风。
他应也是刚引进正厅,徐风来进来时,他刚把披风解下交给跟过来服侍的同是哥儿的小厮手里。
见了徐风来,他又起身行礼:“明钰见过三王妃。”
徐风来请他坐下:“不知你找我有何事?”
他向来有话直说,也不会兜兜绕绕套一番亲近再来讲,显然这样的性子在京城不是很吃得开。
孟明钰面色有片刻的呆愣,但很快恢复正常:“后日是我的生辰,我想请三王妃到府上做客。”
又是宴席啊,徐风来正想拒了,却眼尖看到邓公公在给他使眼色,于是话头一改:“好。”
孟明钰似乎没料到他这么爽快答应,还愣了愣。
徐风来记挂着今日的任务,随着他对文字的熟悉,周行川加了数量,从前边的每日十个大字到现在的十五个,如今他才练了五个,还有三分之二没写完呢。
见他不说话,就想送客:“还有事?”
孟明钰回过神来:“那我在府上静候王妃光临。”
“嗯。”
孟明钰起身告辞。
不用徐风来吩咐,会有小厮送他出府。
等他走了,徐风来才问邓公公:“你先前有话要说?”
邓公公对他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王妃很是无奈:“孟小公子的生母乃是太子妃的亲姑姑。”估计跟王妃说哪位大人他也不清楚,不如直接点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