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 姐,不可以(111)

作者: 银河吹风 阅读记录

第62章 冬冷夜围坐烤番薯

迎着贺兰君探究的目光,韩昭睁大无辜的双眼,用眼神示意,问她怎么了?

贺兰君收回目光,轻轻摇摇头,而后对莺儿道:“也没什么,不过是一些家常闲聊,聊得起兴也就忘了时辰。”

莺儿本也就是随口问问,自然也不会刨根究底地再追问,伺候着小姐洗漱完,大家各自都睡去。

隔了两日,李映真就把那日听来的韩昭的经历,写成了一册传奇般的话本。

恐细节有误,她又来找了一趟韩昭。两人一个在宫里当公主伴读,一个在永安府上工,依旧是只有晚上有时间。

这一次莺儿没有拦着了,两人依旧在韩昭的房间内关门密谋,莺儿自顾自的在厨房忙活。

厢房里,韩昭花了一盏茶的功夫读完李映真写的话本,抚卷赞道:“李姐姐果真文笔了得,纵使是我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经姐姐妙笔润色,读来也是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啊。”

的确是写的太好了,要不是她知道自己前两天跟真姐姐说过这些事情,只怕以为是什么新故事呢。

李映真笑道:“引人入胜就最好了,大家才乐意听。我只怕有些细节写的还不对,还得清妹妹校阅一遍,好增减改删。”

那日她也只是简略记一记,怕有些情节记忆有误,两人又对着油灯,在稿纸上删删减减,修修改改了小半个时辰,有了最终的定稿。

“好了,等我把它修改完,就联系博远斋的掌柜的,让她交给说书先生们,”李映真估摸了下,“兴许一个月内就能传播开来。”

韩昭先前就见识过客栈里说书先生的口舌,对真姐姐推测的这个时间倒不做怀疑。

李映真整理着手中的书稿,沉默了一会儿,看着韩昭欲言又止,纠结了一番,还是轻声道:“清妹妹,去皇帝面前告御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知道吧?”

撰写故事的这两天,她想了很多。她可以帮清妹妹,助力她去到圣上面前。

可是这并不是一条万无一失的路啊,古往今来,忠臣良将,往往是以“文死谏,武死战”为标榜,说到底,还是昏君无能,皇帝偏信奸馋臣子,才会使臣良将只能以命相搏。

如今圣上登基不到两年,即使是明君,也未必会清理前朝冤案。

而清妹妹要告的是内阁大臣温阁老,这条路无疑更加艰辛重重。

“极有可能,你会遭遇不测,就算这样,你也要去吗?”她私心其实并不希望清妹妹拿着证据直接去面圣,这样太危险了。

韩昭的眼神在灯光下闪烁了几下。

她知道真姐姐的担忧,可她不得不这么做。

“我爹临死前,以性命相托,让我把册子交给陶伯伯,让他转交给圣上。”

“我可以不去,那样我能继续安全地苟活在这世上,可是我爹和我娘,还有府里的其他人,就要背负着叛国罪臣,畏罪自杀的骂名,冤魂继续不得安息,陶伯伯和陶姐姐也会在宁古塔的苦寒之地,不知待到什么时候。”

“我既答应了我爹,就要做到。从小我娘就跟我说,做人要信守承诺。”

韩昭的声音轻缓,却又透着一股坚定。

顿了下,她接着笑道:“我知道真姐姐你的担忧,可我也不一定会有事的,对吧?我爹和我娘在天之灵,一定会保佑我的。”

李映真见她心意已决,深吸了口气,拍了拍她的手背,道:“放心,我也会助你一臂之力。”

她现在当公主伴读,好歹也算个宫中女官,万一要真有什么事儿,自当竭尽全力,护清妹妹一个周全。

两人商议好,方打开房门。

莺儿端着个筐,从厨房出来,正巧见着要出门的两人,笑道:“李小姐,韩昭,吃烤番薯吗?刚出灶的。”

她把手里端着的蔑条平底小筐往上举了举,给两人看她刚烤好的番薯。

她自小在贺府长大,跟厨房的嫂子大娘们关系都很好,有的时候,厨房里做了一些小零嘴,例如烤栗子,烤番薯之类的,她也能淘到一份。

番薯这种东西价格便宜,烤起来也不费劲,往往是灶上熄火了,把番薯往还有余温的柴火灰烬堆里一放,煨上那么一段时间就熟了。

她前几日在街上买菜,好容易见到有卖番薯的,就买了几个。今日做完饭后,就势埋在了灶里。如今扒拉出来,烤得正好。

韩昭站在台阶上,往下看,只见莺儿端着的蔑筐上放着五六个烤得软软的番薯,冷风里,时不时送过来一阵阵暖暖的烤番薯香气,非常诱人。

她笑着应道:“吃,多谢莺儿了。”

又心里庆幸着,莺儿对她的态度可算正常了。

前两日不知怎么的,莺儿的目光老落在她身上,时不时的,从头到尾打量一遍自己。

被莺儿盯得,她心里都有些发毛,还以为自己又做了什么惹到她的事。

还好今天就正常了,又像从前一样。

她转头又问道:“李姐姐吃吗?”

李映真看着筐里的烤番薯,似乎表皮外面隐隐还有一层灶里带出来的灰。

她自小家教严谨,极少吃外面摊上的东西。

仅有的那么几次,还是小的时候,和她们姐妹俩一块。

后来入了宫,陪公主吃饭,吃的又是御膳房里御厨们精心制作的美味佳肴。

这种市井的零嘴,她倒是有些心动了,于是矜持地点点头。

“那一块来厅里吃吧。”莺儿见两人都点头了,欢快地端着筐往正房客厅去,还把贺兰君也叫上,“小姐,番薯烤好了,我们趁热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