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姐,不可以(123)
跪在龙华殿的地砖上,手碰在地上,韩昭发现,这地砖竟是热的。
皇宫里火墙烧着,屋里每个地方都是暖的,那暖意渐渐驱散了一些她候在外头多时,身上的寒意。
“草民韩昭,见过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是昨日温弘文怕她不懂礼仪,特意教她的。
“起来吧。”皇上道。
筹谋多年,终于见到皇上,韩昭忍住心内激动,深吸了口气,镇定地谢过皇上,方起身。
萧宜岚的目光轻飘飘地掠过韩昭,不着痕迹地打量了她一眼。
方才那两盏灯让她倒有些好奇,做出这样花灯的究竟是什么人?
竟然只是个少年?瞧着年纪很小的样子。
皇帝抬眼,瞧着站在殿中的俊秀少年,笑道:“你做的花灯很好,朕很喜欢。”
他年轻时也是个好吟诗作画的风雅之士,只是后来政务繁忙,没有许多时间去精进。
见到有才之人,难免喜爱些。
“能得皇上喜爱,是草民的荣幸,从小爷爷就教导我,要力争做最好的花灯,为有一天走到皇上面前,得一句皇上的称赞。”韩昭低着头回道,口齿清晰,不卑不亢。
这是昨日温弘文教她的话。
温弘文默默点了点头。昨天教的她都记住了,的确是个聪明人啊。
萧宜岚也不由得抬眼又看了韩昭一眼。
这少年的表现,镇定的竟一点不像初次见皇上的。
李映真在公主身后,克制着自己不由自主看向清妹妹的眼神,可实在又担心,不时瞟两眼。
皇帝玩味地笑了下:“你爷爷倒忠心,听温弘文说,你爷爷曾经见过微服私访的先皇?”
韩昭回道:“的确,先皇还曾称赞爷爷做的花灯精美。”
皇帝眼眸微闪,提起先皇,他也不由地想起已仙去的父皇来。
虽然父皇最后那几年年迈多疑,但的确也曾有过父慈子孝的时候。
不由怀念唏嘘,问道:“先皇还曾对你爷爷说过什么?”
韩昭:“先皇的确还曾对爷爷说了其它的话,可是这话,我只能对皇上一个人说。”
话音一落,龙华殿内,众人神情各异。
温弘文一见这变故,不在自己预料之中的,立刻着急起来,不知这小灯匠要搞什么鬼,可在皇上面前又不敢太过造次,只能厉声喝道:“放肆,皇上面前,岂容你提这种要求?”
温阁老未发一言,探究的目光落在韩昭身上。
“咚”一声,韩昭跪了下来,膝盖磕在地砖上。地砖虽暖,却也坚硬。
“是草民斗胆,可爷爷和我说,先皇跟他说的话,确实只能跟皇上一个人说,还请皇上成全。”
韩昭头磕在地砖上,身上的暖意也传递到怀中揣着的册子上,闭了眼,视死如归地等着上位之人的答复。
第69章 呈罪证惊魂归家门
李映真站在公主身后,紧紧地攥着手中的帕子,担忧的目光落在跪在地砖上的清妹妹。
殿中其余人不由地悄悄瞥向书桌后坐着的皇上,企图从他脸上窥见一些天子心思。
毕竟这个小灯匠是够大胆的。
皇上姿态闲适,放松地往后靠在了椅背上,像闲话家常般,笑道:“爱卿那么紧张做什么?不过是说句话而已。”
又对跪在地上的韩昭一抬下巴,道:“你先起来吧。”
韩昭站起了身。
温弘文直觉事情朝着自己不可控制的局面发展了,心里不由慌张,怕韩昭跟皇上说什么不该说的,劝阻皇上道:“皇上,臣是怕她不知分寸,冲撞了皇上。留她一人和皇上,若她居心叵测,臣就罪该万死了。”
皇上瞥了温弘文一眼,很快收回目光,笑道:“这工匠不是你们工部筛选的人吗?若连你亲自推选的人都保证不了安全。那看来,朕要考虑换几个能堪大用的人到工部。”
轻飘飘的一句话,吓得温弘文差点儿要跪下,急忙辩解:“皇上,臣不是这个意思。臣……”
“好了,朕只是说笑罢了,”皇上也不想再听温弘文的辩解,直接打断他的话,道:“你们都下去吧,留她一个人。朕想听听,先皇究竟还说了什么。”
皇上下了令,温弘文再不情愿,也只能和众人一块儿出了龙华殿,殿门在众人面前缓缓地合上,再看不见里面的光景。
萧宜岚退出前,和皇上告了退,直接回自己宫里了。
李映真想留下也没有理由,只能忧心忡忡地跟着公主回去。
殿外天气阴沉,寒风刺骨,小太监很识相地把温家父子引到旁边的偏殿候着。
龙华殿里,宫女太监都退了出去,此刻殿里只有稳坐太师椅上的皇上,和离案桌五六步远的韩昭。
窗户前的帷幔已被拉开,但外面天色阴沉,屋里也显得昏昏暗,宫人已经把烛台上的蜡烛都点燃,室内才又明亮起来。
“好了,现在就只有你和朕了。说吧,先皇还曾和你爷爷说了什么吗?”皇上被吊足了胃口,他倒要看看这个小灯匠大费周章究竟要做什么?
韩昭此刻终于抬头,直视皇上,明亮的眼睛里似乎燃烧着两簇火苗:“说之前,草民想说个故事给皇上您听。”
“最近一个两个,倒都爱说故事”皇上笑道,竟难得有耐心,“说吧。”
韩昭深吸口气,尔后殿堂里响起她沉稳的声音:
“此事要从八年前说起。那年春天,我家门口来了个小叫花子,爷爷看她可怜,收留了她,才发现那是个八九岁的小女孩,然而没几天之后,那个小女孩就去世了。临死前,她交给我一本小册子,她说她家是京城的,她父亲是京城高官,姓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