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 姐,不可以(13)

作者: 银河吹风 阅读记录

接下来莺儿又说了一些待遇。

听到每个月满勤能领到三钱银子的基本工资,提成另算,多劳多得之后,大家都掩盖不住的兴奋起来。

这个基本工资已经赶得上世面上普通工种的报酬了,竟然还有提成。

出来找工的哪一个不是勤劳能干,靠着自己双手吃饭的的人。手脚麻利点就能挣的比三钱银子还多。

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恨不得现在就开始穿针引线。

嫁了人的婶子们就不像小姑娘那么腼腆了,作势就挽起了袖子。

“贺小姐要绣什么样的花?我今天就给绣个十副八副的。”

惹来大家的哈哈大笑。

等笑声渐停,贺兰君拿起手边的画轴,竖着展开。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那画幅上。

那是一副庭院闲趣图,只见画面的右面是一个空着的秋千,左面一棵树,树下还有只猫正趴在那儿睡觉。

工笔画笔触精细,画的猫儿活灵活现。蓬松的一团细看猫毛却根根可见。

“要绣的就是这只猫,要绣的和画的一样逼真。”

“猫?”

大家面面相觑,她们绣过花开富贵、绣过鸳鸯戏水,就是没有绣过这睡懒觉的狸花猫,况且还要和这画里的一样真。

“老天爷啊,这怎么绣得出来呀?这画里的猫跟真的似的。”

“就是啊,我从来没学过这这种。”

“这得用什么针法?什么线能绣出来呀?”

绣娘们交头接耳的讨论着,贺兰君都听在耳里。

“是有点难度,这也是我把各位聚在这里的原因,希望大家能集思广益,想出好的办法。”

贺兰君的话让大家又安静下来。

忽然一个弱弱的声音响起:“这画上的猫颜色过度自然,单只用平帧针法的话,色块紧实,很难绣出这猫的灵动。”

大家的目光都落在说话的人身上。那是一个看起来年纪就很小的小姑娘。因为被众人盯着,脸刷的红了。

郑晓月紧张地又攥了攥自己的衣角,话卡在了嗓子眼里。

贺兰君鼓励的向她点了点头,她才接着往下说。

“若是用针时,后一批的线插入前一批的线的两线之中,针脚能藏在两线之间,颜色也能过度自然些。这样的方法也许可以试一试。”

小姑娘说完就低下了头,其余的绣娘开始讨论起来这种绣法能不能行得通。

贺兰君思索一番,索性带大家去刚整理好的绣房试一试。

绣房里十张绣棚整整齐齐的排列着,各色绣线齐全。绣娘们坐下开始穿针引线,不时的小声交谈。

等到这天快结束,贺兰君去绣房查看的时候,才发现另外一个问题。

绣娘们在下针之前需要在绣布上画出要绣的图样,今日因为是照画临摹,没有提供绣稿,大家的绘画水平在绣布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只有一两个能勉强入眼,也与画上的猫相差甚远。

一个优秀的绣娘会画画是必不可少的,看来有必要请一个画师来教导。

贺兰君正在这边暗自思索,忽然莺儿走了进来:“小姐果然在绣房啊。”

贺兰君收回思绪:“怎么了?”

莺儿递上手里的请帖:“方才王家小姐送来请帖,邀小姐三月三出城游玩。”

第8章 三月三城外好风光

转眼就到了三月三当日。

吴柯一大早就坐着马车到了韩昭家,韩建德乐呵呵的开门迎客,韩昭只好停了今日的活计,换上衣裳,上了吴柯的马车。

马车慢慢的往城外驶去,韩昭不时的挑开车帘,看着外面的景色由错落的商铺渐渐转换为平坦的田地。

吴柯是个嘴里闲不住的,一路上时不时的点评这家酒楼的八宝酥色香味美,那一家的酒像是掺了水,或是谁家的说书先生讲的好。

马车很快停在了一条小溪边。

韩昭下车的时候发现溪边已经聚集了四五个人,正跟吴柯打招呼。

吴柯一一回礼,又向众人介绍起韩昭。

“久仰,久仰,早就听双林兄说起韩兄画工了得,今日终于得以一见。”

这种人情捧场,她八岁之前就见过许多,在后面的讨生活中,更是饱尝人情世故。

因此也没有放在心上,只一笑,谦虚带过。

话题很快转向别处,大家来到溪边,有仆人端来酒水茶果,铺好餐布,一群人席地而坐,开始高谈阔论起来。

一群读书人自然离不开考功名这个话题。

一行人除了一个年纪稍长的赵姓书生过了乡试,中了秀才,其余的皆是连乡试都未考过的童生,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未来登科及第,高中状元的憧憬。

畅谈了一会儿,赵秀才叹了口气:“空有才华,又有何用?没有银子,怎么在官场上行得通?”

“赵兄为何有此担忧?圣上爱惜人才,他日若高中,必会有一番大作为!”一个年纪比较小的书生宽慰道。

赵秀才冷哼一声:“圣上英明,只是朝中有恶人蒙蔽圣听,更有那官官相护,我等何日才有那出头之地?”

赵秀才直言不讳,只为一书心中郁闷,听到他这话的其他人却神情各异。

年纪尚幼,不知世事的一脸诧异。了解些朝廷时事,党派之争的了然地互看一眼。

韩昭眼皮动了动,是害死她爹娘的恶人吗?

那小书生还想再说些什么另外一个人忙圆场:“新皇去岁即位就大赦天下,可谓是一派新景象。朝中官职也多有调动,赵兄也得向前看,假以时日,必有锦绣前程。”

韩昭的思绪却停留在那句“大赦天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