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 姐,不可以(16)

作者: 银河吹风 阅读记录

“真是羡慕公子画的一手好画,不像我们府里的招的那些绣娘,一个个不会画画,连绣的花都丑了许多。”

韩昭是知道贺兰君府上招绣娘的事,王大娘就是被招的绣娘之一。

王大娘有时还会帮她和韩爷爷缝缝补补。绣的针脚很扎实。

她仍旧不知道贺兰君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没有出声。

见她这么谨慎,贺兰君也不兜圈子,索性直接说出自己的目的。

“不知韩公子有没有兴趣到我们府上教绣娘画画?”

韩昭疑惑:“画画和刺绣有什么关系?”

贺兰君解释:“一般的刺绣和画画是没有太大关系,可是我想以画入绣,把画上的景象绣到布上。这就要求绣娘必须会画画。韩公子画技高超,如果能到我府上执教,报酬丰厚,说不定比你卖灯笼还要挣钱。”

“以画入绣?”韩昭喃喃的重复了一遍,“倒是个好主意。”

贺兰君欣喜:“这么说韩公子是同意了?”

韩昭却轻轻的摇了摇头。

如果她只是个会画画的小灯匠,那她肯定毫不犹豫的就接下这笔合作,挣钱谁不乐意呢?

可是她不是。她得到京城,她得去见到皇上,她身上背负着两家人的冤屈,要去申诉。

作画时就算她挣的盆满钵满,她也不能去到京城见到皇上。

她的希望在花灯上,她得在花灯上打败严家,拿到去京城的资格。

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给她挥霍了。

这些理由却是一个也说不出口的。

韩昭不是个斤斤计较的人,可是她忽然想到上次贺兰君拒绝她时说的话。

她轻轻的笑了:“按理说是可以教的,只是若世上事事都能按理说,那就没有完不成的事儿。画画又岂是朝夕可以得成的事?”

韩昭把贺兰君上次拒绝她的话又原封不动的还给了她。

“在下的时间,还是想更多的花在做花灯上。”

回旋镖扎到自己身上,贺兰君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竟难得的说不出话来。

韩昭也觉察到氛围有点僵硬,瞟了一眼贺兰君的脸色,站起身来:“韩某还是先告辞吧。”

转身就要往外走。

“等一下!”身后传来贺兰君的挽留。

“如果韩公子上次提的条件,我答应了呢?”

韩昭脚步顿住,转过身来。

只见贺兰君一脸认真的道:“如果上次韩公子提的灯笼布改进,我答应了,公子可否教绣娘画画呢?”

如果韩昭也拒绝了,那满城她可能真的找不到一个能教绣娘画画的画师了,她必须得留下韩昭。

韩昭犹豫起来。教画画势必会耗费很多时间。可如果灯笼布真的改良了,她又可能会有很多进步的空间。

可万一这只是贺小姐的缓兵之计呢?

正当她犹豫着,沉默不语的时候,隔间的门被推开,小二进来,上了一道甜品。

“冰雪冷元子,凉爽又香甜,客官趁凉吃啊。”

韩昭犹豫了下,又落座了,两人面前分别摆着一碗冰雪冷元子,暮春之际,天气也热了起来,这种冰冰凉的甜品格外受客人喜欢。

贺兰君也乘势向韩昭介绍起这款甜品,打破这沉寂的氛围:“韩公子尝一尝这新上的甜品吧。听说是用黄豆粉做的,竟是一点儿看不出来呢。可费时间了。”

只见青花瓷的小碗里盛着十来个圆圆的颜色不一的小球,有浅绿的,有淡黄的,还有晶莹剔透的,上面点缀着黄色的桂花蜜,甜甜的味道飘散在隔间里。

和她小的时候在京城经常吃的冰饮很像,那时她贪嘴,爱吃甜的,母亲总是不让她多吃,怕冰坏了肚子。

她不由得拿起勺子,舀起了一小块,放进了嘴里。凉凉的,甜甜的,让她想起遥远的小时候的味道。

“可以。”不知过了多久,贺兰君听到韩昭说了这么两个字。她才反应过来,韩昭这是答应了要教绣娘们画画。

她心下大喜,这件事终于搞定了。

因为韩昭大部分时间还是要做花灯,最终定下是每五日到贺府一趟,教绣娘们画画半日即可,每月也是三钱银子。

和贺兰君约定好第二日见面的时间,韩昭就离开了茶馆。依旧去灯市卖她的灯笼。

桌子上的果脯点心几乎没怎么动,贺老爷平时在家叨叨最多的就是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本着不浪费的原则,贺兰君叫小二把点心打包了,准备带回家孝敬爹。

回到家正好是晚饭时间,厨房正在张罗着开饭。

贺兰君和莺儿快走两步,果然在厅堂见到了贺老爷,阴沉着脸坐在上首的椅子上。

贺兰君忙把手中打包的点心往上提了提,笑得一脸殷勤:“爹,知道你爱吃,我特意给您打包了点心。”

贺老爷的脸色缓和了一点,但语气仍旧严肃:“谁家姑娘像你似的,成日在外?今日又去了哪儿?”

贺兰君一脸无辜:“没去哪啊。就去了茶馆。吃了几碗茶,点心我都给您带回来了,一点没浪费。”

贺老爷也不知信没信:“听说你在找画师,教绣娘画画?”

贺兰君没想到他的消息这么快,点了点头。

“你反正是要招婿的,我就不说什么。可是你招的绣娘,还有尚未出嫁的小姑娘,你找个男子来教,要是被别人知道了,她们的名声怎么办?还怎么嫁人?”

老爷苦口婆心的劝着。

“爹,我们只是画画,又不做什么!”

“人言可畏!”

贺兰君哑住,她是不惧流言蜚语,可是那些年轻的绣娘们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