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帝国双璧之子(汉)(15)
瞧着少年一时不吭声,刘彻又道:“你也是,明知道朕对你有安排,还偏要借机将丞相家的幼孙打一顿出气。他多大你多大,丢不丢人?”
霍去病早就给自己寻个挡箭牌:“公孙南一可是欺负无忧和登儿的紧。”
“那他活该。”
“……”
殿中,四喜轻咳一声,刘彻这才收敛几分,冠冕堂皇道:“去……你去给朕好好反省反省,还有朕方才说的事也要尽快办!别总想着肆意任性,让朕跟在后头,净是处理御史参你那一本。”
霍去病:“陛下的黑锅不也扣在臣头上了,彼此彼……”
话没说完,被刘彻蹬了鞋子丢他。
少年郎嘻哈笑着躲开,从案几上顺手牵羊拿走俩澄黄的杏子,冲刘彻拜别后,溜出了未央宫。
来宫中走一趟,他的目的
第28章 两个爹!
前头几个都是祖宗庙,替阳信长公主去祭拜一趟,卫无忧完全可以理解。
可是没事儿去龙渊宫干嘛?
小团子眉心一蹙,第一反应是刘彻要搞事情。
历史上刘据被封为太子的时间在两年之后,卫无忧不敢保证,自己的到来和推出的一些技术会不会引起了什么蝴蝶效应,让刘彻改变了想法。
生庙这地方,若遣皇子前往,实有敬告天下的意味。说白了,就是让刘小据给老百姓夸夸他老爹如何棒。
而这一举动,也有刘彻看重儿子,给朝臣们通个气儿的意思。
挺好。
他们父子情深,可是关我什么事?总不能陪着刘据一起进龙渊宫吧?
卫无忧满头黑线,脑海中,之前那个从未敢深入想过的猜测又冒出头来。
他应该……不太可能是刘彻的儿子吧?
在小萝卜丁有限的人际关系中,只有霍去病能够构成怀疑对象,可他一看见霍去病策马奔腾,意气风发的样子,他又很难相信这货对男女之情能开窍。
除了霍去病,这个长安城里还有谁能让卫青和阳信长公主心甘情愿的帮着养孩子?
答案早就在卫无忧心中发过芽,可他到底没敢多想。
毕竟刘彻年近三十才有了第一个皇子,他缺儿子缺得紧,又怎么会往臣子家中送呢?
从潜意识里,卫无忧也并不想跟老刘家扯上干系。
他从小在西汉明星天团中间长大,习惯了这些人史书背后的平凡一面,已经能够泰然自若的与卫青、霍去病等人相处。
这些是家人,是亲友。
可刘彻不同,对于当今大汉的皇帝陛下,卫无忧的感情其实相当复杂。
毕竟,你搞不清楚刘小猪什么时候不当人。
心事重重的小仙童一张脸上写满欲言又止,看得刘据一怔,“噗”地笑出声来:“忧弟或许是误会了,龙渊宫作为最后一处,只需吾去敬告祈福,忧弟自然不必代替姑母行此一遭。若忧弟想瞧一眼,在外头看着便好。”
卫无忧松了一口气,把头摇成拨浪鼓。
“不了不了,我远远等着据表兄一道回城。”
刘据心中暖洋洋的,伸出手轻轻拍了两下无忧的脑袋:“好,吾快去快回。”
第29章 两个爹
夏蝉未尽,霍去病“妓馆认子”的事儿便传开了。
毕竟是京都消息最灵通的八大馆,文人世族附庸风雅,多出没于此。被小女娘们逗个趣儿一传,竟还有人当场作出一篇赋来。
名《牛郎赋》。
此篇汉赋之妙,令人称绝。
于是,在东方朔带头点赞之后,长安中上层几乎人人都拜读过了。
看热闹不嫌事大者,将之一解读,才发觉原来不是在贬皇帝陛下身边的少年侍中,而是乱七八糟让人脸红的赞歌。
也就秦楼楚馆才能传的出口了。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都坐在家中关起门骂人了。
陛下向来偏宠卫霍两家,这回犯了这么大的事儿,竟还能刷一波民间声誉,这小子是投了什么绝世好胎?
民间确实是有一些说法。
临近初秋,卫青等将军蓄势待发,霍去病这样的少年前锋也不例外。
百姓们自然而然从少年郎的这种“神武”,发散到了那种神武。
因此,当事件发酵,原本就不愿给霍去病机会,叫他们霍家也更上一层的人,此时终于逮到出征前的机会,齐刷刷参上一本。
刘彻随手翻了两纸帛书,嗤笑道:“瞧见了,这朝野之间究竟安的什么心思?”
霍去病脸上顶着一嘴小牙印,盘着腿坐在榻上,叹了口气:“陛下,您瞧瞧臣的脸,还能看吗?”
刘彻眸中尽是笑意:“嗯,这回两张脸都不能瞧了。怎么,被臭小子埋怨了?”
霍去病指着脸:“证据不都在这儿。”
刘彻一阵畅笑,先前那点辈分上的耿耿于怀也烟消云散了。
他很快肃穆,告诫霍去病:“此事,民间已有许多你的英勇传闻。阵前换将乃是兵家大忌,你如今有民心所愿,朕会将此事驳回,给你个剽姚校尉的头衔出征。至于仲卿那里,很大可能会授予你壮士。”
霍去病如今听到这些称号,总感觉有些怪怪的,但只要能领着期门骑兵深入敌后,亲自试上一次他满心所愿的打法,叫他做什么都行!
没等他高兴起来,刘彻又意味深长:“此次出征之事能顺行,多亏了你有一子。既然已经父子相认,无忧便不好还住在长平侯府了。”
霍去病:“啊
第30章 两个爹~
这可是酒精外溢燃烧啊!
大小也算个实验室事故了。
卫无忧不敢停顿,招呼着院里的官奴婢用水打湿粗布进行扑灭,又让刺儿去寻些沙土来。毕竟实验室里都是蒸馏器具,用水浇还是存在一定风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