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帝国双璧之子(汉)(33)

作者:鸦瞳 阅读记录

刘彻回过神来,他儿子已经抹抹嘴巴退开了。

刘小据还特意甜甜致谢:“父皇太好啦,给儿臣分享了一小丢丢呢。”

刘彻:“……”

感觉儿子不好骗了,朕心甚慰啊。

吃个酸辣粉吃出感慨良多,刘彻将此归结为最近心情烦闷所致。

皇帝陛下想到卫无忧这个

73. 小雨地软 少年不识愁滋味。

陇上起了一阵微风。

刘彻负手而立,淡淡凝视着卫无忧:“风大,你方才说的什么,朕没听清。”

皇帝陛下黑着脸,就差直接吼一句“有种你小子再说一次”了。他觉得自己特别宽容,还特意多给了卫无忧一次机会。

卫无忧缩着脖子像个小鹌鹑,和刘据对视之后,从对方惊恐的眼神中确认,自己果然嘴瓢了。

小殿下第一反应便是袒护无忧:“父皇,无忧就是想问您讨一些农事上头的方便,我都记下啦,回头转述给您。”

刘彻:“哼,朕就要听他自己说。”

猪猪陛下傲娇起来,谁都没办法。

其实,刘据自己也说不上来为什么要这般亲近卫无忧。他是从小在皇室长大的皇子,按理,应当与臣下之子拉开一些距离才是。

起先,听父皇说要与卫青舅父家的同龄小子一道去书肆,刘据是半惊半喜,只觉得能有个表弟作伴,便不会孤独了,可是后来呢……

见到无忧之后,他就心生亲近之情,而后再近一点……

就好像,他们天生血浓于水,比任何人任何关系都该亲密一般。

刘小据这般想着,无奈地冲卫无忧笑了笑。

卫小四倒是挺淡定的,安抚地递个眼神过去,已经接受了自己嘴瓢的事实。

他歪着脑袋看向刘彻,一脸正经扯谎:“老姨夫耳朵不好,就别跟我见外嘛,我可以凑近一些,大点声说。”

萝卜丁说着,迈开小短腿凑到刘彻腿边。

刘彻顿时严阵以待,生怕这孩子又闹什么幺蛾子。

只见卫小四亮亮嗓子,拿出朗诵古诗词的腔调和音量:“我是说,请您帮忙盖个猪舍,弄点猪饲料,再挖一条引水渠。”

“顺便呢,下回您在上林苑围猎的时候,大发神威捉两头大野猪赏给我,可以嘛?”

小矮墩子仰头看来的时候,一双小鹿眼清澈又机灵,里头饱含信任和期待之情。

刘彻只垂眸望了一眼,便移开视线,随后忍不住笑了。

这兔崽子,要不是刚才那句大逆不道的话听得清清楚楚,恐怕还真骗到朕了。

刘彻拿这孩子有点没办法,索性顺着卫无忧的瞎话装作不知情,放这臭小子一马。

74. 币制改革(二更合一) 从未见过如此厚……

仲夏与季夏交接时候。

天越来越热,人心也特别容易躁动。

这不,淮南王刘安人还在长安扣着,都城寿春就赶在长安坊市分立开设之前,发生了一起不大不小的民闹。

刘安对此也很懵逼。

他现在埋头在新开设的军.火处“大展身手”,对自己封地的事儿两眼一抹黑,还不如刘彻了解呢。

刘彻索性甩手找来了丞相。

丞相公孙弘的身子骨已经大不如前,自打上回被刘彻敲打,孙子公孙南一又被霍去病追着打屁股后,他就再没什么心劲管事儿了。

公孙弘想要躺平,然而刘彻偏要他去查查,寿春那头到底怎么回事。

公孙老丞相亲自督办,手下的办事效率自然提高了。

没两日,公孙弘上报:“倒也并非什么大范围的动静。只是寿春边上有铜矿,今年淮南天灾又起,大旱之后年景不好,百姓们聚在一处,商量着夜里去盗铜矿矿山,被官府抓住闹了起来。”

这听起来规模不小啊,都算得上暴动了。

刘彻抬起眼皮觑一眼公孙弘:“你倒是心宽。淮南闹灾怎么不见上报?盗矿的百姓有多少人?”

公孙弘:“约莫数百人。”

至于天灾上报朝廷之事,大约与陛下您扣留淮南王有点干系。不过,这话公孙弘没敢说,只用和善的昏花老眼瞅着皇帝陛下。

刘彻被丞相提醒着总算是想起来了。

他轻咳一声:“淮南干旱,先命刘安赈济灾民吧。朝廷连连征战,暂时也拨不出多余的银钱,便免了淮南王封地今岁的朝觐聘享,叫他从军.火处出来,回封地先赈灾。”

公孙弘揖手:“陛下圣明。”

刘彻又道:“朕记得淮南水源众多,大部分都分布在寿安附近,此番大旱河水竟全都见底了么?”

提起这事儿,公孙弘可就有些心虚了。

先前陛下要在大汉推广那什么劳什子水车和高转筒车,公孙弘与门下是投了反对票。而刘彻本人十分坚定,力排众议,选择先在长安试行推广。

没想到,这风车竟恰巧破了泾渭两河的春夏汛期倒灌农田一事,令长安今岁大丰收。

公孙弘心中知晓,这件事儿背后,最大的功臣不过是个六岁的

75. 三更 独家发表

卫无忧画图纸的时候,已然料到会惹得皇帝陛下不高兴。

但他还是这么干了。

刺儿打着扇子,在旁无脑捧场道:“公子,您给陛下画的肖像真好看啊。”

他说的是那副诸葛亮像。

卫无忧小盆友就比较皮了,笑道:“你说哪幅画像?”

刺儿没听懂,南风倒是面色复杂地看了过来,几欲张口,最后还是选择了闭嘴。

他的职责是守护公子,其余的,便权当没看到。

两番调戏猪猪陛下之后,卫小四还是乖巧地奉上了他的想法,顺道还画了个参考图。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