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1开始瞬移全球(201)
老太太又大大咬了一口,嗔怪道:“这么好的面做的,能吃上这个,就不错了。在我们农村哪儿有什么过期不过期的,只要闹不死人。真按城市那样,咱们这陈米陈面不也是过期的。”
“您说的不错。我也就可惜这么好的东西都被他们丢弃了,这才捡了些。谁家要是不嫌弃,等兑换完东西,送几个。”
“……”
两人说好的功夫,老头已经将秤拿过来了。看到老伴在吃东西,愣了下。不过,看到张坤水同样在吃,便放下了心。
“等一下。”张坤水在俩青年帮忙搬藕上秤的时候,阻止道,“这泥巴太多了,带回去我不好卖。我先清理下再说。”说着,在场四个人就见他手指动动,然后屋内泥巴糊糊的莲藕干净了不少,“这样就行了,太干净了,显得咱们不正宗。”
俩青年:……
俩老两口:您这正宗,着实吓人了些。
“嘿嘿,以前在道观学过几手。”张坤水冲四人憨厚的笑了笑,“就几个小法术,伤害不了人,顶多就是不想洗澡的时候,能清理下衣服。”
老太太看着张坤水竖起大拇指:“哎呀,您这也是真本事了。”
张坤水不好意思:“这又不能吃,又不能喝的,顶多打扫屋子方便,有啥用。”
其他三人听他这么说,心里的敬畏少了不少,但也不敢怠慢。
“一共三百九十八斤,快四百斤了。”负责称秤的青年叹息道,“早知道今儿就多挖点。”
张坤水笑道:“你们要是愿意,过几天我再来。我也是算错了时间,以为大家都挖了。”
老太太道:“有早的,自然是已经挖了。晚的,大家基本都靠近年根下那会儿才挖。咱这些是自家私有的,也是想着提前挖了,去收购站换点粮食。”
“没事,赶早不如赶巧,要不然我也不会闻着味来了。”张坤水说着,“咱们算四百斤吧,整数好算,你们想换啥。”
“大米白面各换五十斤。”老太太利索的开口,“剩下的换十斤五花肉,十斤板油,大骨头和鸡骨头各换十斤,下水十斤。有糖吗?红糖?”
“有,糖贵一些,十斤藕可以换三斤。”
“行行行。”十斤藕换三斤糖,还不要糖票,真是太划得来了。
“还剩下十斤。”
“那,那就换这个面包吧,不过期的。”
“行。”
东西很快兑换完毕,结束的时候,张坤水拿出五个汤盆大小的过期面包给老太太:“多谢大娘一家照* 顾。”
“哎呦,客气了,客气了。”老太太一边说,一边麻利的接过面包,完了,忽然想到什么,低声道,“对了,你,你还换吗?”
张坤水笑:“当然。”他来一趟,可不会只换这几百斤藕就走。
而且这村子里也不是只有这一家家里有藕。
张坤水出去了一趟,再回来时,框子里又换成了肉和粮食。
而在唐老太太热情的帮助下,他又连续找了好几家,收获了近三四千的藕。
不过,这显然是不够的。为了不白跑一趟,他决定之后再去其他村子转转。
但是临走前,他还是向之前那样,给了老太太三条海带,表示感谢。
老太太显然是见过海带的,对于这份礼物很是喜爱,跟张坤水介绍他们这边最多再过个半个月就要大势挖藕,到时候他们家能分不少。
“行,到时候我一定来。您要棉花吗?瑕疵布也有。”
“哎呦,这可都是好东西。咱可说好了。对了,海带,海带您也给带点,到时候我多换点。这东西能放,就是现在只有大城市有。我小儿子上次从S省回来给我带了两条,说是这东西能预防大脖子病。”
“行。”看样子要什么时候下海去走一走了。
离开第一个村子,张坤水很快又找到一个有存藕的村子。有肉和白米白面在前面诱惑,几乎没有人家不愿意换的。
一连换了几个村子,眼看存货越来越多。张坤水不知不觉就有些飘了。等他换到不知道第几个村子的时候,居然误打误撞进入了本地大队长的父母家。
正在称秤的时候,大队长来了。
对于他这个陌生人,大队长一开始很警惕,可是在看到老爹老娘换到的米面肉后,他就从警惕变成了后悔。
看到老爹老娘吃换到的面包,口水差点没流下来。
他就算是大队长,也不能天天吃这样纯面的馒头,不,面包。
还有他家大孙子小孙女都好几个月没吃到猪肉了,也就因为生活在水边,平常能逮点小鱼,用鱼汤哄哄嘴。
可现在什么都是国家的,鱼汤什么的也是不能天天喝的。
当然,他也馋肉,可他又不好跟父母要,便拉着张坤水小心翼翼的问要不要萝卜白菜,要不要芹菜。
“我们这边是上面安排的西芹试验点,这东西是冬天不可缺少的青菜。嘿嘿,您要不要试试弄去其他地方,说不定就有人喜欢。”
“说什么鬼话。”对于大队长的不要脸,大队长爹妈有点脸红,可是儿子家也不容易,不得不帮忙说话道,“大兄弟,这东西的确并不是什么人都喜欢,这两年连我们这儿收购站都不怎么收了。但是俗话说得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您看……”
张坤水笑道:“可以。我来得时候看到了。不过蔬菜的话,可能要比藕低点。最多两斤半芹菜一斤米面,怎么样?”
“行行行。”大队长说着就拉着张坤水走。
不过,张坤水要把前面换到的藕收起来,便让他先回去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