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1开始瞬移全球(284)
不过,却没当着众人的面儿教训孙子,还转身感谢张糯米和洪哥。
张糯米:“俺主要是怕他烫着自己。”
小牛:“才不会,俺已经四岁了,又不是三岁小孩,俺是大孩子了。”
小牛奶奶笑眯眯:“对对对!”
张糯米撇嘴,嘀咕:“四岁哪里大了?”
洪哥:要不是忽然发现有摄影机在拍摄,真想笑。这群孩子太有意思了。
家里有大孩子的,端汤这事儿基本就不用大人操心,但也有那家里最大七八岁,最小两三岁的,大人不来,根本端不回去。
于是,等这些大人来的时候,剧组汤锅边就多了不少酸菜,茄子干,蘑菇干,豇豆干或者其他乱七八糟的。
遇上这样的,张糯米每次都特意捞锅底的肉给添上。
洪哥在一边交代:“大嫂子晚上不用做饭,晚上咱们剧组做大锅饭。大嫂子家里要是有多余的酸菜,或者其他菜,咱们按照比收购站高一倍的价格收购。”
“大娘您太客气了,一下给这么多山药蛋。糯米儿,给大娘的孙子多打点肉。”
“好嘞!”
送走最后一家,已经是下午一点了。
不过,另一边导演,摄影师,编剧,张坤水和张队长等人也吃得差不多了,他们这边刚刚秋收结束。
听说吃完饭可以回家睡觉,不耽误地里活。张坤水就做主拿了酒出来。
酒过三巡,大家的拘束感也少了。
徐导演,编剧等凭借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和寨子里的几个有主见的老少爷们混熟了。
于是,在确定了晚上请寨子所有人吃大锅饭,以及几个未来拍摄‘景点’后,又就村里那些人可以当‘主要演员’讨论了起来。
喝了酒的人,脑子松。
几经讨论之后,‘主要演员’差不多的时候。一个吃旱烟的老头,就开始酒意微醺着大嘴巴起来:“你们说要找有鬼子来过痕迹的地方,俺就知道一个地方。就是不知道你们敢不敢去?”
“那地方不好走。”张糯米的驼背爷爷摆手,“那地方俺也想过,可是距离咱这儿翻山越岭得大半天。”
“你们说得不会是哪儿吧?”张昌林忽然道,“不行不行,上面说了,让咱们没事少靠近,万一有病毒,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导演和编剧对视一眼,导演道:“不会咱这儿真有以前小鬼子留下的实验基地吧?”
“怎么可能没有。”张糯米养父张昌森道,“万人坑都有。之前上面还查过,就后来不知道咋滴就没下文了。”
“……”
第146章 第 146 章
第一百四十六章:
中午的酒并未能耽误剧组的拍摄进程。
作为龙城娱乐公司的元老, 哪个不是身经百战的酒桌人物。别人喝完酒只会想睡大觉,他们喝完酒,还能再战二十四小时。
为了避免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众人也是提着十二分的精神。
下午两点, 送走队长张昌林和几个老头后。导演, 编剧等人就整理妥当, 在张糯米的带领下, 带着几个摄影助手,分头在土匪寨子里进行拍摄。
毕竟是未来电影的主要场景之一。
能早拍摄完,也算完成一项大任务。
当然, 最主要的还是, 他们的身份经不起调查,先拍完这边的免费场景,后期山里的场景,就算不在这附近拍摄也没关系。
土匪寨子不大,但为了追求完美, 拍摄组四个摄影机也从下午两点多, 拍摄到晚上七点才结束。
本来还可以继续拍摄下去的,但是没办法。作为到来后的第一顿与村民的大锅饭,未来还要需要村民们的配合, 要是剧组的导演, 编剧和负责人都不出现,那就太看不起人了。
何况,为了这顿晚饭, 村里的妇女下午三点开始,就陆陆续往剧组厨房送菜。什么野生木耳, 猴头菇,鸡油菌, 松蘑等平时舍不得吃的,都拿出来装排面。有人还拿出了五六年,七八年份儿的小人参。
因为年份低,这样的人参收购站都懒得收,偶尔收,也就给几块钱意思意思。对于普通农家人来说,几块钱也是收入。但对于老参客,还不够跑腿的钱。
今天剧组大方,请整个寨子里的人吃饭,寨子里的老参客,自然也不想被人看轻了。
正好下午张坤水出去转悠,回来带了五六只野鸡,配上他们带来的鸡架,炖上一大锅人参鸡汤不要太补。
这是一顿对于寨子里上至七十多岁,下至刚刚会吃饭的小不点,这些年吃得最好的一顿。
大米饭,红烧肉加鲍鱼,红烧骨头配卤蛋,红烧鱼块,菌子炖鸡,爆炒猪肝,肥肠,卤制鸭架,猪头,牛杂等。
平常一个萝卜炖肉,土豆炒肉片子,白菜猪血粉条子就算开荤。现在一桌十几个菜,大部分都是肉,全村人吃得那叫一吃一个不吱声。
这年代可没有小孩挑食一说。一个个人不大,抢食起来,多少大人都比不过。要不是大人管着,多少小孩恨不得撑破肚皮。
也因为这顿饭,将村里人劲头刺激的足足的,导演盛情难却下,不得不安排了一场人头多的夜戏。村民们在酒精刺激下,发挥的不要太好。就是最开始争论谁演小鬼子的时候废了一番功夫。
没办法,这年代,就算是演戏,大人孩子都不想当鬼子。
让半大小子去演,人家能哭一场给你看。
最后,一场戏里演鬼子的每人给两块钱辛苦费,才勉强请动了几个不爱说话的大叔和大婶。
“张先生,这场戏里需要胡先生出场。我们可以分开拍摄,但是这万一被人看到了……”导演拍完剧本里人数最多的一场戏,提心吊胆的心放下一半。可他虽然家人很早就去了龙城,在龙城也算半个土生土长的,但对内地当下的环境也有些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