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御刑(112)
“嗯。确实。苦了他了。”赵珩道,“可是我顾不上这些了,颜知。人不都得先紧着自己吗?”
颜知不知要如何解释,世人不总是只紧着自己的,无论他怎么遣词用句,赵珩都不可能理解。
他只能试图唤醒赵珩那好似办家家酒的父爱和作为万民君父的责任心:“薛王殿下如此年幼,难免皇权旁落,受人挟持,甚至可能遭宫变身亡。到时候,天下大乱,多少生民要受难?”
赵珩道:“难道我就一定要为了天下人,自己忍受百年苦楚么?”
“苦楚?”颜知气结,“你有什么苦楚?”
赵珩这种出身,从小到大,恐怕也只有他欺辱伤害旁人,不会有人敢对他造次。在书院时,栖梧院紧着他,后厨紧着他,官差,县衙,甚至连江先生都对他俯首称臣。
而卢师兄不过无意间进犯了他,便惨遭逐出师门;颜知自己,也因一时不自量力,食了十年的恶果。
他的存在就是对人的迫害,又有什么资格说苦楚?
赵珩没说话,只是定定看着他。
这一刻,他看起来好像什么都不懂,又好像什么都懂。
最终他只是说:“颜知,我说过的。在遇到你之前,我过得一点也不好……我不想,再回到那个时候了。”
在颜知看来,赵珩无非是想通过示弱换取自己的心软与善意,若换做旁人这般,颜知或许会得饶人处且饶人,可赵珩却是天底下最没有资格说苦楚的人。
“赵珩,自小到大,你就从未过过一天缩衣紧食的日子吧?皇帝是你的父亲,皇后是你的母亲,你住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长乐宫少说有几百个宫人照顾你的衣食住行。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兄弟阋墙,你连手都不用伸,皇位和玉玺就已是你的命中之物。你可知道,寻常百姓家的孩子,多的是十来岁便要下地干农活的,好些姑娘七八岁便被父母卖进青楼,除去这些,还有饿死的,病死的,枚不胜举。你深居宫中,看不见那些便也罢了,却还口口声声念着自己的苦楚,着实可笑。”
“那些经历,我确实从没有过。”赵珩一声不吭地听他说完,眼中没有分毫情绪,只反问,“可是这八年来,我也不曾苛待你吃穿用度,府邸按王府的规格为你建,上百个仆人贴身伺候你,你又为何终日郁郁寡欢,一心只想离开?”
颜知陷入沉默。
他几乎怀疑赵珩这八年来的“封赏”,并不是为了做礼贤下士的样子给无关紧要的旁人看,只是为了等着这一刻的反击,想要他明白自己口中那种人上人的[苦楚]。
赵珩仍蹲坐在那里,双手抱着膝盖,可他的眼神却已经像毒蛇一般缠绕了上来:“颜知,你为什么心里总是惦着那些素味平生的人,却看不见我?明明我比世上任何人都需要你。”
“你这样聪明通透,若能把那些挂念分我一点点,就一定会理解我,你却不肯,从书院初遇起就这样,唯独待我苛刻。”
赵珩发起的控诉着实令颜知费解。
他待赵珩苛刻?那时整个书院从上到下把“岑玉行”伺候的舒舒服服,自己不过一个小小的杂役,只配跟着大伙给赵珩端茶倒水,哪里敢开罪分毫?
即便是后来他一念之差去勒索了对方,却也不过只是二十两银子罢了。东宫太子,真会在乎区区二十两银子么?
那之后岑玉行步步紧逼,他也是频频忍让,直至退无可退。
如果说他找江先生告发罪行便是“苛刻”,那之后岑玉行对他做的事,岂不是“虐待”?难道那一天在栖梧院发生的事,还不够报复吗?
赵珩却那之后折磨了他整整十年,到如今,他已一无所有,对方还仍不肯善罢甘休。
“当年换了青麓书院的任何人撞见你杀人,都会和我一样,设法告发你。这叫天道公理自在人心,没有人苛待你,赵珩。”
颜知实在无法忍受赵珩将莫须有的罪加到他头上,终于撑着泥地站起身来,拾起地上的柴刀准备离开。
赵珩没有阻止他,只是在他身后也跟着直起身来,问道:“那撞见那个苏禄女人杀人的时候呢?”
“……”颜知脚步一顿。
“你又为什么,要替她遮掩一切?”赵珩问。
第99章 上贼船
“赵珩,你拿自己和一个身不由己的弱女子比么?”颜知对他的厚颜无耻感到震惊。
“弱女子杀人,便是天经地义?”
“我替她遮掩,是因为她不下手,死的人就是她。大衡律法中并未考虑这样特殊的情况,我认为依律判罚有失公允,这才出此下策。”
“你瞧,都是动用私刑,你能体谅旁人,却唯独不想理解我。”
“理解你什么?!你不杀人,也会死吗?”
“我和你说过的。我不杀人,便没法感到快乐。”赵珩道。这一次,他硬生生吞下了后半句不再提。
这种事让人怎么理解?!颜知不想再和他多费唇舌了,他再次认定赵珩的脑子听不进任何常人的逻辑,于是掉头就走。
赵珩也当真不拦他,只是阴魂一般跟在他后头,甩也甩不掉。
这时,思南从前方的灌木里钻了出来,他背上还背着一个蓝衫的青年,看见两人走在一起,讶异了一下。
“颜大人。”
颜知看了看思南背上陷入昏迷的太医,不安地回头看了一眼赵珩:“季太医为何在此?”
“他俩都是跟着我一起来的。”赵珩答道。
思南看出了颜知担心的表情,忙解释道:“颜大人莫慌,季太医不过是方才见血吓晕过去了,属下正准备带他回马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