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子御刑(62)

作者: 张听劝 阅读记录

那些年,家徒四壁,饥寒交迫,可日子再难,母亲都从不曾弃他而去。

他知道县里有个鳏夫商贩托人来说过亲,希望母亲去他家续弦,那商贩与亡妻无儿无女,自然不愿要一个十来岁的拖油瓶。

来说亲的媒婆劝母亲,十二岁已可以自立维生,实在不成,托付给孩子伯父也行,但母亲仍旧是回绝了这门亲事。

母子俩相依为命十多年来,回想起来,无论颜知做什么,母亲都只是在他背后默默支持着。

颜知本以为考上进士,又被安插在了雍京,能从此让母亲少辛劳几分,多享些清福。

可事实上,这八年在雍京,他自己一半多时间都过得浑浑噩噩,另一半时间又被杂事所累,回想起来,实在忽略了母亲太多,以至于连母亲早已病重至此都毫无察觉。

这八年来,母亲跟在他身边,真的过得快乐吗?

府中这些阴奉阳违的下人们,待自己尚且冷淡,想必也不会与母亲亲近、交心。

论孤独,足不出户的母亲感受到的绝不会比他少。

母亲从不推拒说媒的人,一是真心希望他能成家,二来,或许也只是想有人能和她说说话吧。

颜知想起方才母亲再度提起的成家一事,眼神不自觉渐渐的黯了。

如今,他竟然连这个心愿,都无法满足母亲……

颜知在旁坐了许久,才轻声起身,离开了母亲的卧房。此时他才发现,卧房外躲着一个仆人。

不知人待在这听了多久,颜知心里一咯噔,可那人却仿佛无事一般道:“老爷,贵客来了。”

贵客是颜府下人都知道的说法,在季立春之前,颜知的府上从来没有其他客人。

唯一的贵客,就是赐下这座宅子的赵珩。

第55章 徐徐图之

颜知一进卧房,便看见正中的桌子上摆放着一个东西。

那是一个精美的四方笼子,用的是上好的红酸枝木,里面有只白色的鸟,上下跳着,歪头左看右看。

坐在一旁的赵珩道:“左丞相送的,说这鸟叫玄凤,会说吉祥如意,稀奇得很。送给你了。”

颜知隔着那道道监牢似的木条看向里面的鸟儿,只觉得没有比这更讽刺的礼物了。

赵珩从没指望能讨到颜知的好,却也没想到颜知的脸色会愈发阴郁,不解地问:“你不是喜欢鸟?”

“……”颜知也不解。

他究竟何时和赵珩说过自己喜欢鸟?

飞禽走兽,谈不上讨厌,但颜知也没有特别喜欢的。

“……罢了。不喜欢,你就让下人拿去炖个鸽子汤吧。”

那玄凤突然直喊:“吉祥如意,吉祥如意!”

屋外的下人都被逗得笑出声来,可屋内的两人闻声却只是静默着看了鸟儿一眼,然后又先后移开了视线。

“我听思南说了。”赵珩道,“也不是什么紧急的事,为何如此紧张,急着让思南来通知朕?”

颜知听着他的口吻像是起了疑心,还没想好如何开口,屋外便传来一声:“陛下,小人有事容禀。”

颜知回头一看,正是方才来通传的那个下人。

在赵珩的默许之下,那人走入屋内,伏在他耳边低声说着什么。

颜知听不清他说了什么,只是站在那,觉得浑身发冷。

一个下人竟敢当着主人的面出卖他以邀功,这世上荒唐的事算是全让他给遇上了。

这所谓的颜府,又何尝不是一个鸟笼子呢?

赵珩听完,满意道:“去账房讨十两赏吧。”

待那人离开房间,赵珩起身,将僵立在门前的颜知牵到屋内。

“就说今日怎么脸色不好,是为了这?”

“……”颜知不确定那人说了些什么,便一时没有回话。

赵珩摸着他的脸道:“这也不难,娶妻不过是赐个婚的事儿。至于生子,你正值当年,想来也容易。”

在听到后半句的时候,颜知脸上都不免流露出震惊的表情。

几个月前他不过回头看了一眼大理寺少卿,赵珩便和打翻了醋坛子似的对着他发疯,这会儿居然一本正经的和他说去找个女子生子。

赵珩似乎是看穿了他的想法,道:“朕盼你有妻儿,真心的。”

颜知不解,但还是回绝道:“不必了。”

“为何?”

“女子嫁人本就是一生一次的豪赌,既非良人,何必耽误人家?”

“话虽如此,可颜卿又哪里不是良人?想嫁给卿的女子只怕满雍京都是。不说别的,苏禄进献的那个美人,她一定愿意嫁给你。”

颜知不想回答,只是沉默。

“难道你心系朕,想学女子,为朕守节?”一向少笑的赵珩这次被自己逗笑了。

而颜知却是实实在在被刺痛了。

如果不是当年在青麓书院遇见这个人,他原本也许会有一段平静顺遂,幸福美满的人生。

如今他过得颠三倒四,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每天都浑浑噩噩的,可毁掉他人生的人却只当这是一个笑话。

他不想娶妻,哪怕是为了母亲的遗愿,他也不愿去做,正是因为他不想让一个无辜的女子卷入他这一团糟的处境中。

陪着他,受赵珩阴晴不定的摆布。

“陛下怎么想都行。”颜知冷淡道,“臣不愿娶妻,言尽至此。”

“哪怕你娘这般望着?”

“不错。”

“这可不像是大孝子会说的话。”

“臣并非孝子。况且,孝字在自身,何必牵扯到他人?”颜知已经快按捺不住不耐烦的情绪了,“陛下究竟来颜府做什么?”

上一篇: 唯见君心 下一篇: 帝国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