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御刑(64)
那人没见过大理寺的人,更不认得什么大理寺少卿,只以为是来了客人,急忙打起精神招呼:“客官,您这来的也忒早了!姑娘们都还没起呢!”
“我来办案。”陆辰不多废话,直接亮出大理寺腰牌,“你们这儿的朱大呢?”
那人见来人是官府的,急忙赔上笑脸,可听见问话却是一怔:“朱、朱大?他早不在这儿干了!”
“什么!”陆辰急了,“他去了哪里?”
“这……小的是那人走后才被雇来的,小的哪能知道?”
“那我要见你们东家!”
“东家?”那男的反应了一下,才明白对方指的是老鸨,于是道,“张妈妈去了苏州。”
“去苏州?!去那么远的地方做什么?”
“那儿前阵子不是遭了水患吗?张妈妈当然是去那‘进货’的了。”男人促狭地笑。
“去遭灾的地方进货?进什么货?”
陆辰隐约觉得对方意有所指,刚问完,便听见身后一个熟悉的清亮声音响起:“遭灾的百姓为了口吃的不得已卖儿卖女,您说进什么货?”
陆辰回头便看到之前那个与他有过几句争辩的少女走出房间。
在对方的提醒下他才听懂杂役的意思,一时无言。
他先前竟从未想过这红袖阁里的女子都是哪里来的。
这些被家人们舍弃的女子齐聚在此,早已将彼此当做了亲人,也难怪她们会为那个叫曲清清的花魁如此抱不平。
因上回的事,少女对他仍有些许敌意,继续话中带刺道:“陆大人怎么又来了,是见红袖阁近来生意好不容易有了起色,又想着来生些事端么?”
陆辰收起腰牌:“并非如此,本官只是想来找朱大问话。”
“谁受得了被您这般三天两头的往大理寺请?那朱大早就跑了。”
“姑娘可知他去了哪里?”陆辰问。
“……”少女无言,对方不卑不亢的态度总是让她觉得一拳打在棉花上。
“朱大对案件关系重大,如果姑娘知道他在哪,请一定要告诉我。”
见他问得诚恳,少女终于松了口:“我只知道他兄弟的住址,不知他是否在那。”
陆辰眼睛一亮,几步跑到少女跟前:“烦请姑娘为我带路!”
那少女上下打量了眼前的青年一番,只觉得对方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子不沾世俗的纯净。
这种纯净像晶石一般,叫人映出自身的污秽来,某种程度上……是相当伤人的。
“也不是不行。”少女道,“只是我有一件事要先问。”
“姑娘请问。”
少女有些不自在地别开视线:“上个月,衙门颁布了一条律令,允许奴籍为自己赎身改籍。雍城里都传是大理寺一个姓陆的官员上书,才有了这条律令。这人,是你吗?”
“是我。”陆辰道。
少女的眼神微微动摇了,先后闪过质疑,不可置信,最后,隐隐要浮现出几分敬佩来。
陆辰又道:“不过,这其实是我们大理寺卿颜大人的主意,我只是上书之人,不敢邀功。”
少女的脸突然一热,掩饰一般忿忿道:“哼……我就说,就凭你这榆木一样的脑袋,能生出这种想法来?”
“……”陆辰莫名白挨一顿骂,困惑地眨了眨眼。
“等着吧。”少女大发慈悲般,道,“我去换身衣裳,便带你去找朱大。”
“多谢姑娘!”陆辰大喜过望,“不知姑娘如何称呼?”
“苏茵茵。”
少女说完,一脸骄傲地转身进了房间。
第57章 怀缅恩师
苏茵茵很快便换了一身浅粉色的外出衣裳,带着陆辰离开了红袖阁。
她心直口快,又相当健谈,一路上一直在说话。
她说姐妹们为清清姐筹了治病的钱,病情日渐好转。
说近来好些姐姐筹够了买身契的钱,红袖阁快跑空了,张妈妈才急的跑去了苏州。
她还说她也快要筹够银子了,等改了籍,她想回豫州老家去做点小买卖。
陆辰是待近了才发觉少女长得标致可人,孤男寡女这么走在一块,他一路都红着脸。
最后,苏茵茵说:“陆大人,谢谢你。”
不等陆辰反应,她便立刻接着道,“如果可以见到本人,我也想谢谢颜大人,还想谢谢皇上。虽然像我这样的人,这辈子也不可能见到他们俩,但我,苏茵茵,这一生都记住你们的。”
陆辰惶恐道:“姑娘言重了。”
他忽然想起颜知来。这么多年,判官案虽毫无进展,可颜大人却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做。
颜大人做的事救万民于水火,远比找出一个凶犯更有意义……
想起自己先前竟还误解颜大人不作为,当着百官的面弹劾颜大人,陆辰实在是惭愧至极。
“陆大人,您是个好官,虽然有点笨头笨脑的,但是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解决这个案子。”
听见这句,陆辰当即回神:“谢谢,但是苏姑娘你为什么总说我笨?是我办案时遗漏了什么?还是做错了什么?”
“唔……就是这一点很笨呢。”苏茵茵肯定地点了点头。
“……?”
“可是陆大人做事很认真,所谓勤能补拙,所以我才说一定没问题。”
陆辰闷闷道:“那就……借你吉言了。”他就像是受了苏茵茵的影响,也变得健谈起来,“实不相瞒,我有必须要解决判官案的理由。”
“是什么理由?”
陆辰苦笑,他原本只想将这件事告诉颜大人,却几番被对方打断,最后居然对着一个萍水相逢的姑娘诉苦:“是为了我的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