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秦始皇获得大学生召唤系统后(28)
唐慈点头:【超有名。】
王侍中叹气:“是下官见识浅薄了。”
想到赵高对书法也颇有研究。王侍中眼眸一亮,邀请道:“赵大人不如前来一观?”
赵高欣然应下,走上前来,笑容逐渐透露出深思。
怎么感觉如此熟悉,像康书,又觉得陌生得很。
不知不觉间,赵高身子逐渐弯曲,试图看清沉木牌匾上赫然写着的几个大字:【褪孒脃哋灿烂ヽ诉説芣唍哋过厾。】
迷茫的赵高:好像看懂了,又好像没看懂。
…
屋内。
“原来如此,华夏文明果真源远流长,竟有如此之多治国之策。”
在纪子昂款款而谈和林月华时不时的补充下,嬴政也明白了后世现今的方针所为何。
感慨治国方针之多的同时,嬴政随即倏然泛起一个念头,朝着默默品茶的林月华说道:“朕有一事,想要麻烦林博士。”
林月华看向嬴政。
“不知林博士能否与朕细说,秦朝覆灭的缘由?”
林月华自然无有不应,放下茶杯,措辞半响,娓娓道来。
“公元前209年,人心不一,文化俱灭,秦二世无治国之能。
一场大雨,一个男人振臂一呼,在大泽乡点燃一颗炸弹。
秦朝苛政,此举产生的联动效应彻底摧毁了庞大的帝国。从此举民揭竿而起,反秦义军声势浩大,挥舞着铁锄镰刀踏上从未进过的王城,咸阳攻陷,秦世亦然。”
林月华说完后便捧着茶杯,低垂着眼,澄澈的茶水中静静地倒映着自己的脸庞。
帝王食指清点案桌,声音细微,却威仪漫天,让身旁的纪子昂僵着身子一动不动。
半响,嬴政淡声道:“如此。”
说罢便拿起茶杯,杯中晦暗的眼眸一晃,随即茶水便被一饮而尽,嬴政评价道:“此茶新颖,的确令人耳目一新,却劲力不足,无足轻重。”
茶底与案桌相触,发出轻响。
“茶叶别无二致,只看如何陈泡。”
嬴政得到想要的答案后,便起身离开,纪子昂好林月华赶忙起身相送。
“吱呀——!”
两人先一步推开房门,门前聚集的三个脑袋就映入几人眼帘。
三人身影齐齐一顿,赵高和王侍中连忙起身向嬴政行礼,而唐慈见嬴政视线落到三人中央,将地上的牌匾竖起来正对嬴政。
嬴政下意识想夸,但没看懂写得个什么。
“褪了色的灿烂,诉说不完的过去?”
一旁的纪子昂下意识念出声,然后嫌弃道:“你写这个做什么?名字不是已经取好了吗?”
唐慈:【做家园签名。】
纪子昂&林月华:……
第18章
一句家园签名再次让三个人产生分歧。
唐慈力排众议,眼疾手快地将火星文立在通往宫殿的必经之路上,美其名曰:看得懂的都是大学生,能够有效区分敌军和友军。
纪子昂和林月华一合计,的确无法反驳,也就随唐慈去了,甚至还给牌匾更换了一个皮肤。
纪子昂出主意,林月华动手用布拼出了一朵大红花,将牌匾包裹起来,远远望去,就像是一朵畸形有特色的长方形大红花。
秦始皇的看中,加上政家苑几人的特立独行,让政家军一举成为学宫的风云苑舍,众多学士议论纷纷,有慕艳,有不屑,甚至还有效仿之人。
三人原来在学校本来就是风云人物,这些议论三人都已经司空见惯,在安置好自己的家园后,三人便纷纷投入到主线任务中。
嬴政对报社的期望很高,加上纪子昂的积极落实,报社很快就整修完毕,报社和邮驿的对接也很顺利。
报社是国有,本应该设在邮驿站附近,但邮驿站因为涉及到皇书,设立在隐秘性更高的宫门附近。
宫门附近戒备森严,常人不会到此闲逛,而报社的受众群体却偏偏是百姓。
因此,最好的地段选择,反而是离百姓和帝王都方便的位置。
咸阳城的大大小小的集市颇多,但大体分为三个:
东集都是山东游商设摊,也就是百姓常说的“外市”;西集则是老秦人设摊,百姓私下叫“内市”;南集则是政府所辖贩卖盐铁的商铺,被叫做“官市。”
而纪子昂的报社,就设在三个市场及咸阳宫的中心交汇处,不管对于贩卖消息或者让秦始皇控制信息,都极为方便。
纪子昂在四线相交中心,找到一处因使用旧秤而被查停的茶楼,共有三楼,一楼广阔,二楼中间镂空俯瞰一楼,三楼则是被划分为包间。
茶楼装修简约精致,只要将大厅的桌椅收拾妥当,将印刷的书籍摆放整齐就可以立马营业。
纪子昂找好地段后,发消息向嬴政申请项目经费,嬴政批文盖章走流程,不过一天的时间,就已经审批完毕,甚至在第二天的时候,还送来了自己亲笔的牌匾。
【大秦报社】的康体强劲有力,写的大开大合,颇具气势。
纪子昂细细品读一番,再联想起大篆繁琐的笔画,两者两结合,大致脑补出让程邈老哥哥勇敢做自己的字迹是何等模样。
晃了晃脑袋,纪子昂乐滋滋地让人将牌匾挂了上去,用红绸点缀,让喜气一同攀升。
开业那天,嬴政应着纪子昂的强烈要求,站在烈阳下,顶着百姓激动的视线,一刀将拉直的红绸一分为二。
起初,百姓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情进入这间报社,可一进报社,映入眼帘的就是大厅中央陈列着的大家着作:
有陛下亲自阅读并做过标注的独版文作,有当朝臣李斯相亲作的词赋及见解,有大将军王翦行军时的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