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秦始皇获得大学生召唤系统后(79)
这人将所见所闻告知百姓,百姓都不可避免地,再次想起最近沸沸扬扬的“血衣”流言,言论再次发酵,称——此乃天谴之象,专为邪祟所下,警语众人。
咸阳城内的方士一时炙手可热起来,排队求辟邪的人络绎不绝,而大秦报社因为存在两位红衣人,稿子愈发稀少。
赵高也清闲了下来,每日按时上直,到点回宫,直到今日赵高前脚刚出报社,后脚就被一位方士打扮的小童揽住。
赵高认得对方——是一直跟在徐福身边的小药童。
“赵大人,我家先生有请。”
赵高略微诧异,但还是跟着小药童来到了徐福的药炉,自从上次他向徐福求了些制妖之法,都不管用以后,赵高就再也没有踏入过这里。
比起上次的见面,这次两人的见面要正常许多,徐福跽坐案前,正不紧不慢地斟茶,涓涓流水落入白玉盏中,见到赵高示意赵高落座。
赵高也没有客气,礼貌作礼后就与对方面对面相坐。
“不止仙师唤高所谓何时?”
赵高开门见山,徐福也没有绕弯子,放下茶壶,拿出一个锦盒放到赵高面前,解释道。
“陛下的丹药一向是赵大人亲自取用,在下算好陛下病发的日子,已经制好丹药多日,此药存放条件尤为苛刻,倘若不按时服用,效用就会大打折扣。”
“在下忧心陛下身体,但并未见赵大人,所以今日才贸然请赵大人前来。”
“如此。”赵高微微一笑, “徐仙师有心了,不过陛下今日身体无恙,况且……”
赵高悠悠道: “陛下已经很久没有服用丹药了。”
徐福讶异地挑眉: “陛下寻得能治陛下顽疾的神医了?”
不知是想到什么,赵高嘴角微挑,眼底划过一丝冷意, “是啊,天台山的山水钟灵神秀,真是养人。”
赵高看着若有所思的徐福,将锦盒推向对方,眼眸微眯,意有所指。
“或许,再过不久,咸阳的方士便所剩无几了。”
徐福听明白了对方的言下之意,没有丝毫慌张,只是欣慰地颔首道: “如此甚好,陛下无恙,乃是大秦之幸。”
见徐福面不改色,似乎真的不为所动,赵高笑着告辞。
“不过,以徐仙师所能,想必也无甚影响。在下事务繁忙,便先告辞了。”
徐福颔首,命小药童送对方离开,等大开的房门再次紧闭,徐福脸色突变,笑意陡然冷了下来。
垂眼看着桌面的锦盒,捋了捋白须,思索半响,推开锦盒,提笔写了一道秘书,让人传书至淮阳。
…
赵高回到府邸,面色阴沉。
方士毫无用武之地,他何尝不是举步维艰,如今之能龟缩在报社,做一些无关紧要的杂事。
秦始皇对红衣人如何信任,流言传得如此离谱,陛下依然稳如泰山,无法撼动红衣人的地位半分。
或许……
赵高深吸一口气,眼中满是毅然。
他得发展一下自己在朝中的势力了。
…
赵高派人秘密散发的贤士招募不过几日,便有不少人应招而来。
虽然赵高实际上已经被嬴政疏远,但在外界看来,赵高任职中车府令,并且一直参与“大同”政策的实行,依旧是最接近嬴政的人。
倘若能够为对方效力,他们无疑有一朝飞黄腾达的可能。
赵高的秘密私宅前人影进进出出,赵高一一简单勘问过众人的学问,虽然都有所成,但还远远不到惊世骇俗的地步,赵高心下不禁泛起燥意。
正在此时,门外进来一人,气质雅正,相貌英俊,一席白衣,称得对方愈发面如白玉。
来人不卑不亢地朝赵高鞠躬行礼。
“在下张良,字子房,见过大人。”
————————
昨晚理了一下大纲,太晚了今天还要上班就没码字,放过作者狗命一条(再次熟练滑跪。jpg)明天就正常更新了
第43章
大秦的官吏每隔七日都会前往章台殿述职,汇报各项进度。
大秦报社的出现,让天下大同的趋势逐渐平稳,也不再需要李斯和冯去疾亲自盯着。
但作为要务大臣,两人卸下的只是其中之一的重担而已,除此以外,还需要考校前来投奔的众多学子。
两人甚至现今大秦的现状,所以万万不敢懈怠,每次都是亲自考校。
前来的贤士鱼目混珠,有才干的人不少,但也有不少平庸人士,层层筛选下来,可用之人也不过才30人而已。
小朝会结束,嬴政遣退众人,官吏行礼退下,唯有留下李斯。
“朕听闻,今日丞相带了一位生人前来?”
李斯拱手行礼,这也正是他今日想和陛下讨论的事情。
“陛下英明,大秦求贤令已遍至天下,臣领命筛选考察人才。前两日臣遇到一位自荐的能人,学识渊博,智谋出色,想向陛下举荐一番。”
嬴政眼眸微动,放于案几上的食指微动,没有丝毫意外之色。
“哦?是何等人也。”
李斯: “此人出身于贵族世家,乃亡国宰相之子,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亡国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
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先前盯着赵高的暗卫呈上来的密报中,就提到此人。
嬴政当即让暗卫探查此人来历,但对方一直在淮阳求学,深得淮阳学子推崇,履历清清白白,似乎只是因为赵高发布的募集令,所以才前来咸阳。
本应该是赵高本人举荐,但赵高为了洗脱对方和自己的联系,动用人脉,将此人送往丞相府,自行举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