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不介意,但很记仇(9)

作者: 张饮修 阅读记录

“打住,”吴百万背对着她摆手,打断她的话,“我知道他很用心了,反正你爷最好是吧。”

“本来就是呀……”边忱小声说了一句。

她意识到自己犯下的小错误了。

有些喜欢和欢喜,是不能随时、随地、随便跟人分享的。会掉价。

她必须强迫自己记住这一点。

2

从那以后,关于作者小哥哥/张挽微/挽微大大/爷……这个……她到现在都还不知道该怎样称呼才比较恰当的存在,边忱渐渐地不再跟身边的同学朋友谈起。

她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他的文字表达本身,转移到微博上那些跟她一样喜欢他的读者,转移到每一个夜深人静想要想念某个人的时候。

总而言之,转移到一种越来越不可思议的精神领域的境地。

在边忱眼中,他可以是一个具象的人。

也许长得特别好看,有着他笔下每一个男主角都有的主角光环,有着每个女孩都想象过的那些光鲜社会地位和身份。

他也可以只是一个无名无姓的讲述者。

没有面目,不会说话,只有心中熊熊燃烧的语言和思想,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她面前,让她知道,在某个完全陌生的人生方向上,她并不孤单,还有另一个人走在前面引导着她。

他甚至可以只是一个少数人才懂得的符号。

相当隐秘,却给予她力量。代表着一切皆有可能,代表着某些独一无二的思维方式,代表着这个混账世界的反面,代表着所有不可想象却可追寻的未来。

边忱喜欢他的真实,也喜欢他的虚无。

晚上刷微博时,看见他关注的那位读者发了他说过的几句话。她就悄悄记录下来,过两天再在邮件里写下自己的感想,然后又小心翼翼地给他发过去。

读者群里有通知,说她们给他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

于是边忱就每日三看,虽然那个公众号并无动静。

他有一小群特别关注他并且特别理智的读者,可以称得上是热爱了。边忱觉得那种氛围极其难得。

在其带动下,她也不自觉地养成种种跟他有关的小习惯,只有她们这一小群人才懂得的小习惯。

比如,每天晚上跑到他的微博底下盖楼,美其名曰‘文艺的表白’;再比如,从来不会对他的私人生活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虽然其实,她心里还是很好奇的……

谁能做到完全不好奇呢?

他就那么明目张胆地存在着,对于她们这些用心想要找寻光亮的人而言,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谁又能做到完全不去设想他的真实面目呢?

谁能跳过每一个空隙,不去想象这同样的时刻里他正在做什么呢?

谁能忽略自己内心的软弱无力,不去渴望得到来自于他的点滴回应呢?

谁能无视现实生活里的不如人意,不去假设世界上存在着一个真正符合自己所有期待的人呢?

反正边忱对自己坦诚:她就是做不到一点都不好奇。

但是边忱也要求自己:要用合适的方式去喜欢这样一个真实又虚无的存在。

他不可能注意到她;所以她也不可能失去他。

这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入喜爱,无关风月。

3

边忱在支付宝上以他的名义种下一棵小树苗。

可气的就是,她的能量总是被自己的支付宝好友偷走,所以小树只能以慢吞吞的速度成长。

缓慢得如同她了解「张挽微」这个存在的进程一样。

她所拥有的途径只有小说文字和微博读者的分享。

十二月的一天,边忱习惯性地在微博上寻找他的痕迹,看见有位读者 po 出一张手写生日祝福,落款处是有点熟悉的「——张挽微」。

边忱激动得从床上坐起来,一不小心还眼眶发了热。

这是他亲手写的耶。

就像是从水底下浮出一丝涟漪一样,本该是很平静的湖水,一下子有了别样的动静。

边忱把那几张照片保存下来。

心里想着:这是他自己写下、拍下来、发给这位读者的吗?

他是否并不那么抗拒跟网络上的读者亲近?

他是否并不介意突破某些隐形的坚固界线?

他是否并不吝啬为了这些真实而虚无的东西付出情感?

难道他不知道吗?这样的举动会让她这种蠢蠢欲动的忠实粉丝燃起某种不切实际的期盼。

寥寥几个黑色字体,看起来像是毛笔写的,又像是软毛签字笔写的。

在此之前,边忱没有设想过他的字体该是怎样的。所以亲眼看到时,只觉得,他的字就该是这样——说不上苍劲漂亮,反倒有一种狡猾的手段藏于其中——因为他选的那种笔,让人无法分辨出他的字体特点。

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才会用手写的方式给一位素不相识的网络读者送生日祝福?

4

一个不喜欢过生日也不喜欢跟别人说生日快乐的人。

垂下眼眸,张脸色冷清,目光扫过平板屏幕上的qq信息。

「今天生日,发烧,明天还要参加考试」……这是几条来自读者的留言。

这已经不是第一位跟他说自己今天生日的读者了。

张忍不住开始思考:人们为什么一定需要特定某个人的祝福?

是不是没有得到祝福和关怀就无法正常生活?

是的。

他知道,是这样的。

没有得到特定某些人的注意、关怀或者爱,正常人的确无法继续正常的生活。

只有像他这样不正常的人才不被算在其内。

所以他可以理解,但无需效仿,也从不效仿。

上一篇: 偷偷的爱你 下一篇: 我和本命比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