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青:“……”
额,这个……“我也不知道,听说是什么工艺发酵的,你要感兴趣的话,直接去沿海城市看看,学套工艺回来,保管不愁生意!”
乔老板有些心动,这一天天的牛养着,料吃着,产得出来却卖不出去,他们接手奶厂的资金还是找大舅子担保贷的款呢!一天天只赔不赚,贷款利息却照样刷刷刷的跑,他愁得头发都快白了。
一听说有转机的可能,顿时就把她的话放在心头,寻思着晚上跟老婆商量一下,不行他就真跑一趟。
“你们家卖不完的牛奶还倒掉啊,怪可惜的,不知道有没有煮熟的,能不能给我半小碗?”
“有有有,别说半碗,半锅都有呢!中午儿子煮了喝的,还剩不少,我拿个桶,全盛给你提回去吧?臭小子还放了糖呢!”
李曼青忙道:“不用不用,只要半碗就行了。那头过来见了只小狗,怪可怜的……”
乔老板明白,叹口气:“唉!那窝狗崽确实挺可怜的,三天前拉煤的大货车把母狗给碾死了,我家那臭小子还追着人家货车骂呢!”
“啊?!”李曼青惊呼出声。
母狗死了啊……那一窝狗崽可怎么活?
“乔老板见有人收留它们没?”
“这一窝才生了三只,都说不三不四,就是两只或者五只也行,独独三只,没人愿意养的……不吉利。”其实他儿子也想养,但他不同意。
养狗有忌讳,只有一只的独狗不能养,三只四只的也不能养。
李曼青却不信这个,一胎能生几个,这就跟人一样,不是母亲能决定的。她不能眼睁睁看着三只嗷嗷待哺的小东西被饿死。就是没被饿死,冷也要冷死的。
当即就跟乔老板要了个纸箱,拿上伞,再端上半瓢熟牛奶出门。
果然,刚才只看到一只,现在她仔细在周围找了找,又在不远处的草丛里找到另外两只。都是一样的黄黑毛,塌耳朵,身上的毛蓬松得很,看着像几只小胖狗,手拿上去才知道,全是假象,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了。
因为没有狗妈妈照管,三只脸上眼睛鼻子全糊作一团了,也不知道是生病了还是脏的。
眼见着天越来越黑,马上就要有暴雨来临,李曼青赶紧把塑料瓢放它们鼻子下,“嘬嘬”两声,三小只就摇着尾巴“嗒嗒嗒”舔起来了。
等它们舔完牛奶,还把瓢的里里外外给舔了一遍,李曼青用纸箱把它们装了,赶紧往家赶。
一进门,院里都是饭菜的香味儿,丰梅见她抱了个纸箱,奇怪道:“嫂子买了啥?不是说去牛奶厂嘛。”
因为不确定狗狗有没有带病,她也不敢把它们抱到人前,只远远的站在门后。“路上捡了三只小狗,怪可怜的。”
丰梅和芳菲毕竟是年轻女孩儿,对这些猫猫狗狗的特别感兴趣,正要凑上前去,曼青拦住她们:“大家先别来看,等我把它们收拾好了再说。”反正她抱都抱过了,一事不烦二主。
后进屋没人住,她就抱着纸箱去那头,在屋檐下捡了几块砖头,随意搭了个狗棚,上头用块竹篱笆盖顶,怕待会儿下雨淋湿了,又拿了两条蛇皮口袋来盖上,可以防水。
窝里给它们放了堆稻草,刚放进去,三小只就趴在干爽的稻草上摇尾巴。
正看得出神呢,唐丰年在旁边道:“怎么拿了这东西来?”一副非常不喜欢的模样。
“怪可怜的,我不捡回来的话,晚上一场暴雨,说不定就没命了。”
“那丢远些,放这儿拦着人走路。”
李曼青看狗窝在房子侧面的屋檐下,除了老太太种菜,根本没人会走到这儿来,怎么就挡人了?
“嗨,你是不是不喜欢小动物啊?”见男人不出声,她就小声嘀咕:“真是没爱心!”
自己只顾着嘀咕了,没注意到那副噘着嘴巴不乐意的模样,跟生气的闺女特别像,活脱脱就是放大版的小双。
唐丰年心内也跟着一软,知道是自己挑剔过头了,没见还好,既然见了,总不能让它们在荒郊野外等死吧。唉!大不了以后长大了能养活自己了,再把它们扔出去!
三只狗:……瑟瑟发抖。
“那快洗洗去,瞧你一身狗味儿!”
李曼青哭笑不得,她以前怎么没发现,唐丰年的嘴巴这么毒。
不过,不用他提醒,她也肯定要洗的。把澡和头发洗了不算,甚至连今天穿出去的一身衣服她都洗了,拿过狗的手,她还用肥皂清洗了好几遍。
众人才刚吃上饭,外头雷声大作,没一会儿,倾盆大雨就来了。
“这么大的雨,大平地怕都出不了门了。”
“是啊,还好咱们小麦早种了,下点雨也好,田里的油菜不用专门回去浇水了。”
“别,快过年了,就是不浇水也回去背点菜来,在这里啥都得花钱买……”
老两口身在县城,心却还在大平地,城里千好万好,就是连吃的菜都得花钱买这一点不好。想他们以前在大平地的时候,当季蔬菜从来吃不完,最后喂猪的多的是呢!
饭是吃完了,但雨下得太大,唐家院子里已经有两三公分深的积水了。雨下个不停,也没办法去厨房洗碗,一家子就坐着聊天。
大双小双刚吃饱喝足,精神得很,放小车车里坐不住,都要争着出来爬毛毯。一家子围坐一起,把她们围在中央,大双可兴奋了,居然抓着凳子脚,想要站起来了。
“哈哈,大丫头可厉害,爬都爬不利索呢,就想站起来走了!”
众人一看,可不是,双膝跪地,小手手抓着李曼青的衣角,跃跃欲试呢!
“小丫头来,奶奶抱,咱们不跟姐姐学,好好的一步一步来啊,走路早了也不好,以后容易罗圈腿……”
可能是真能听懂大人的话,老太太口中的“大丫头”赶紧放开妈妈的衣服,又跟条毛毛虫似的趴回地上去蠕动。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有了她们,整个家里不知多了多少乐趣。
这样其乐融融的夜晚,要是能再有台电视机就好了!李曼青不无遗憾的奢望。
不过,等过了年,这也就不是奢望了,买是肯定要买一台的,让老人家有点娱乐活动打发时间也挺好的。
到了腊月二十七,大姑姐来接闺女了,顺便说了下杜峰闯祸的后续。
听说杨家一口咬定要三千块,杨家族人又彪悍,警察只让他们自己解决,唐丰菊两口子没法,最终东拼西凑还是拿了三千块钱出来,把儿子给“赎”回去了。
这一赎可是伤筋动骨脱层皮了,杜家老两口还算狠得下心,硬是把两口子骂得抬不起头来,就差跪地保证会好好教孩子了。
当然,至于唐丰菊怎么痛哭流涕她就没当着老太太说了,老人家一听女婿还是把钱凑出来了,倒放下心来,又知道儿子脾气,不敢再提要接济他们一家的话。
接下来几天,有老人带孩子,李曼青每天都烤四箱,十点出门,四点归家,反正重活都由唐丰年干,中午饭也是他送去的,终于赶在除夕前挣够了过年的钱。
第56章
到了腊月三十这天, 整个宣城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 最热闹的一天。早上天还没亮, 大门外过路的拖拉机“突突”声就没断过。
尤其是年关,矿上都放假了, 没了运煤的大货车, “突突”声愈发明显。
除了两小只,所有唐家人都起了,赶着要在最后一天卖一波年货, 一家老小全出动了。就连屋后狗圈里那三只,也“汪汪汪”的跟着凑热闹。
刚抱回来那天,老太太还不大情愿,念叨什么“人都吃不饱呢哪有粮食喂它们”, 可每天人吃剩的汤汤水水,残羹冷炙,有时甚至就猪食啥的, 胡乱喂它们一盆,居然很快的就通起人性来。
半夜有个风吹草动它们比谁都机灵,一吠家里人都醒了。